1 企業檔案工作的問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企業檔案工作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隨著企業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管理、體制的變化,產權結構的變動和調整,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領導或法人檔案意識淡薄,弱化或輕視檔案工作的現象比較普遍,使企業領導或潛檔案直識淡薄,弱化或累視檔案工作的現象比較普遍,使企業檔案工作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1 檔案管理水平低。有些企業,特別是經濟效益較差的企業,檔案工作處于比較薄弱或停頓狀態,企業領導對檔案工作往往是管理不到位,議程排不上,企業一旦被兼并或是倒閉破產,該企業的檔案便成了沒娘的孩子,得不到應有的支持,被損被毀或散失的可能性相當大;有些原來已經“達標晉級”的企業,由于失去有力的監督和指導,出現了“五目標、無壓力、檔案工作無動力,干好干壞一個樣”等放任自流的現象。有的檔案工作人員不知該干什么,怎樣去干,部分企業的檔案工作處于自生自滅或自行消亡的狀態。
1.2 無主管企業檔案監管出現“真空”。以前檔案行政部門通過主管部門,用行政手段抓基層企業的檔案工作,由于資產重組,產權變動,企業主管部門行政管理職能淡化或被取消,不能承擔管理基層企業的任務。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又無力顧及這么多的基層企業,致使這些企業檔案工作的監管出現“真空”。
1.3 企業檔案流失嚴重。一些企業的領導層和職工對檔案資料缺乏正確的認識,加上管理疏漏等原因,使企業檔案資產在企業改制中嚴重流失。如:應該歸檔的檔案資料散失在個人手里,據為已有,由于人才流動帶走檔案資料而引起法律糾紛的事時有發生;有的企業的檔案雖然實行了集中存放,統一管理,但由于投入不足,致使檔案保管條件惡化,出現蟲蛀、霉變等安全隱患。
2 加強對企業檔案工作的指導,協調和服務
2.1 更新觀念,解放思想。檔案部門要根據企業產權變動和發展規模情況,針對企業檔案工作現狀,采用幫助建檔、提供咨詢服務、提出工作目標等形式,樹立主動為企業服務的思想。檔案行政部門要更新觀念,轉變作風,由行政管理型向協調服務型轉變。同時,要大力宣傳檔案在企業發展中的服務功能和典型應用實例,增強企業,特別是企業法人的檔案意識。
2.2 堅持依法治檔。把《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作為處理企業檔案管理監督指導的標尺,把國家檔案局頒發的企業檔案工作管理方面的一系列行政規章和標準規范作為做好企業檔案的依據,促使企業檔案工作規范有序、依法依規治檔。
2.3 倡導為企業服務,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指導思想。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充分調動企業“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成立由檔案行政部門、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組成的檔案協會,充分發揮檔案協會的作用,加強對企業檔案和檔案工作的服務、協調和指導。
2.4 對于非公有制企業的檔案和檔案工作,在加強監管、協調、服務的同時,尤其是規模較小的非公有制企業,應依靠企業檔案協會、協作組或寄存中心等組織形式,通過幫助立卷歸檔、達標升級、督促檢查、年度驗收等形式,加強非公有制企業的檔案工作;也可抽調業務骨干幫助指導非公有制企業建檔,重點幫扶,以點帶面,采取現場指導、經驗交流、參觀學習等形式,促進非公有制企業檔案工作全面開展。
(作者單位:許昌市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