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照《檔案法》規定,檔案館是集中保管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檔案并為社會提供檔案信息服務的科學文化事業單位。在原來的條塊分割、文檔分離的管理體制下,現行、半現行文件都分散在各行政機關檔案室,檔案館無法有效地全方位地向社會提供服務。如果在檔案館設立文件中心,不但可以繼承和發揚檔案管理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揮和利用檔案館所具有的館藏豐富、熟悉文件來源的優勢及管理文檔資料的成熟經驗,而且堅持了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原則;通過對檔案管理體制的創新和業務范圍的拓展,使檔案館優勢與文件中心的優勢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達到“文檔互補、文檔一體”的要求,而且實現了滿足社會各方面信息需求的目的。
2 可以充分發揮檔案館開放文件的優勢,為文件中心提供利用服務奠定良好的基礎。服務性是檔案千作最重要的屬性,在檔案館內設立文件中心,可以最好地體現這一屬性。長期以來,檔案館工作的重點就是搞好檔案信息的利用服務。在多年的實踐中,檔案館已形成了較強的服務意識、較好的服務思路和服務方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加之檔案館在長期的工作中,具備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社會地位。這些都為文件中心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設立文件中心,通過各種檔案資料的提供利用和信息反饋,檔案館工作人員可以從中發現和摸索出新的服務線索和服務內容,向社會各界提供更為廣泛、更為齊全的檔案信息。
3 可以充分利用檔案館現有設備、技術及人才方面的優勢。檔案館擁有齊全完整的、符合檔案管理要求的庫房和閱覽室,并在長期的檔案整理與提供利用工作中,摸索出了一整套檔案存儲與檢索技術,建立了齊全完整的檢索工作體系。在檔案館內設立文件中心,不需要增加大的投資和人員編制,只用檔案館自身的現有條件,即可實現文件中心的職能、任務。檔案館本身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化檔案管理與服務人才隊伍,可以順利實現向文件中心職能的轉變或過渡,可大大減少適應期、降低運行成本。
4 有利于檔案事業的發展。檔案事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社會基礎是社會對它的需要和它能滿足社會對檔案信息的需求程度。在檔案館內設立文件中心,不僅可以拓寬檔案館的職能,擴大檔案館的服務范圍,提高檔案的利用率,還可以擴大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重塑檔案館的時代形象,使社會公眾樹立自覺、科學的檔案觀,認同、理解檔案館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存在價值,還將極大地推動檔案館向大眾化、公共化方向發展,為檔案館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潛在的讀者群體,為檔案館的未來發展創造條件。
(作者單位:鄭州市惠濟區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