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系河南省檔案局2004年度科研計劃項目《綜合檔案館條形碼文件級檔案管理系統》的階段性成果。文章著重介紹了條形碼的碼制,幾種常用碼制的特性,通過對目前各行業中普通采用的多種條形碼碼制進行對比,結合綜合檔案館的實際提出了綜合檔案館檔案管理條形碼碼制選擇的若干基本原則和適合檔案管理中運用的碼制。
關鍵詞:條碼 條碼技術 條形碼 條形碼技術 碼制 檔案 檔案管理
1 碼制與條形碼編碼方法
1.1 碼制
條形碼的碼制是指條碼符號的類型,每種類型的條形碼符號都是由符合特定編碼規則的條和空組合而成。每種碼制都具有固定的編碼容量和所規定的條形碼字符集。條形碼字符中字符總數不能大于該種碼制的編碼容量。 ”
每個碼制都有一定的編碼容量,這是由其編碼方法決定的。編碼容量限制了條碼字符集中所含字符的數目。對于用寬度調節法編碼、僅有兩種寬度單元寬度的條碼符號,編碼容量為:C(n,k),這里,C(n,k)=n(n-1)…(n-k+1)/k!。其中,n是每一條碼字符中所包含的單元總數,k是寬單元或窄單元的數量。
條形碼字符集是指某種碼制所表示的全部字符的集合。有些碼制僅能表示10個數字字符:0到9,女IIEAN/UPC碼,25條碼;有些碼制除了能表示10個數字字符外,還可以表示幾個特殊字符,如庫德巴(CODABAR)條碼。39條碼可表示數字字符:0~9,26個英文字母以及一些特殊符號。
1.2 條形碼編碼方法
條形碼編碼是指按一定規則,用條、空圖案對一數字或一字符集合的表示。條碼編碼方法一般為兩種:寬度調節法和模塊組配法。寬度調節法是指條碼的條(空)寬的寬窄設置不同。用寬單元表示二進制1,用窄單元表示二進制“0”,寬窄單元比一般控制在2.00~3.00。39條碼、庫德巴條碼、交插25條碼均屑按寬度調節法編碼的調碼符號。模塊組配法是指條碼符號的每個條碼字符的條與空分別由若干個模塊組配而成,一個模塊寬的條表示二進制“1”,一個模塊寬的空表示二進制“0”。通用商品條碼(EAN碼)、UPC碼、九三碼(code93)、128碼等均屬按模塊組配法編碼的條碼符號。
1.3 條形碼符號的結構
一個完整的條形碼是由兩側空白區、起始字符、數據字符、校驗字符(可選)和終止字符以及供人識讀字符組成。 (見圖1)
2 常用碼制及主要性能比較
2.1 碼制的分類
條形碼可分為一維條形碼、二維條形碼和多維條形碼三類。
2.1.1 —維條形碼。一維條形碼,就是普通的傳統條形碼。它在一個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達信息,而在垂直方向則不表達任何信息。應用一維條碼可以提高信息錄入的速度,減少差錯率。但是一維條碼存在數據容量較小門0個字符左右)、只能包含字母和數字、條碼尺寸相對較大(空間利用率較低)和條碼遭到損壞后便不能閱讀等不足之處。如商品上的條形碼僅能容13位的阿拉伯數字,更多的描述商品的信息只能依賴預先建立的數據庫,離開了預先建立的數據庫的支持,這種條形碼就無法發揮作用,因而應用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
2.1.2 二維條形碼。二維條形碼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維空間存儲信息的條碼,二維條形碼除具有一維條形碼的優點外,還具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錯誤糾正能力強、碼制公開、保密防偽性強、易于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見圖2)
2.1.3 多維條形碼。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圍繞如何提高條形碼符號的信息密度,進行了研究工作。多維條形碼和集裝箱條形碼成為研究、發展與應用的方向。
2.2 常用碼制主要性能比較
為了選擇與檔案管理工作相適應的條形碼,我們對一些常用條形碼的性能進行整理,限于篇幅,且考慮到大家對比閱讀的方便,我們不再一一細述,而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供大家參考。
2.2.1 常用一維條形碼相關指標對比。(見表一)
2.2.2 常用二維條形碼相關指標對比。(見表二)
3 綜合檔案館檔案管理條形碼碼制選擇助原則
綜合檔案館在設計條形碼應用系統時,碼制的選擇非常重要。選擇的碼制合適,就能充分發揮條形碼應用系統成本低、速度快、準確等優勢,有助于提高綜合檔案館管理工作的效率;如果選擇的碼制不合適,就會使條形碼應用系統失去優勢,有可能還會導致事情功半的結果。
3.1 共性原則
影響碼制選擇的因素很多,一般來說包括識讀設備的精度、識讀范圍、印刷條件及條碼字集中包含字符的個數等因素。因此,在碼制選擇時我們應遵循以下共性原則。
3.1.1 使用已制定為國家標準的碼制。由于檔案館工作的特殊性,必須從國家(或國際)標準中選擇碼制。為了實現信息交換與資源共享,對于已制定為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條碼,必須嚴格執行。在沒有合適的國家標準可供選擇時,可以考慮暫緩上條形碼系統。
3.1.2 常用碼制。雖然綜合檔案館使用的條形碼應用系統是封閉運行的系統,但考慮到設備的兼容性和將來系統的擴展,應該選擇常用碼制。非特別必要一般無需自行設計碼制。對于一些特殊的檔案管理系統,用戶可自行設計碼制。
3.1.3 條碼字符集。條碼字符集的大小是衡量一種碼制優劣的重要標志。檔案館在選擇碼制時就應該考慮所選擇的碼制應具有盡可能大的字符集和盡可能少的替代錯誤。每一種碼制都有特定的條碼字符集,所以綜合檔案館管理系統中所需代碼字符必須包含在要選擇的碼制的字符集中。
3.1.4 印刷面積與印刷條件。如果印刷面積較大時,可選擇密度低、易實現印刷精度的條形碼制,反之若印刷條件允許,可選擇密度較高的條形碼。如果印刷條件較好時,可選擇高密度條形碼,反之則選擇低密度條形碼。
3.1.5 識讀設備。每一種識讀設備都有自己的識讀范圍,有的可同時瀆多種碼制,有的只能識讀一種或幾種。所以我們在現有識讀設備的前提下選擇碼制時,必須考慮這一問題。另外,在各種識讀設備中,有的分辨率高一點,有的低一點,我們在選擇碼制時也應加以考慮,以便與自己的現有設備相匹配。
3.2 環境因素
影響綜合檔案館碼制選擇的還有以下環境因素:
3.2.1 單位信息化工作的基礎。主要指檔案館目錄數據庫與文件數據庫建設情況。目錄數據庫與文件數據庫建設完備的為好,不完備的為一般,沒有建立的為差。
3.2.2 實施條形碼管理的目的。以輔助檔案館館藏檔案管理為目的的為實體管理,以對檔案館館藏檔案內容管理為目的的為內容管理。
3.2.3 單位技術保障水平。指檔案館自身或可依賴的外部計算機信息技術力量(人員)。
3.2.4 單位資金保障水平。指檔案館每年度可獲得的用于信息化的維護經費支出及專項開發經贊的保障。
3.2.5檔案庫存量。
4 可供綜合檔案館選擇的幾種碼制方案
依據已有各種碼制的特點,考慮條形碼碼制選擇的共性原則和環境因素,綜合檔案館采用條形碼管理系統時可以有如下幾種碼制選擇方案。
4.1 不論單位信息化工作的基礎如何,檔案庫存量多少,只要技術與資金有保障,并以內容管理為目的,都可以選擇二維條形碼。如:PDF417碼、Code One碼,Maxicode碼。
4.2 不論單位信息化工作的基礎如何,檔案庫存量多少,只要技術與資金有保障,但以實體管理為目的,建議選擇一維條形碼。如:39碼、128碼。
4.3 單位信息化工作的基礎好或者一般,技術力量強、但資金保障一般,檔案庫存量大,以內容管理為目的,可選擇二維條形碼。如:PDF417碼、Code one碼、Maxicode碼。
4.4 不論單位信息化工作的基礎如何,檔案庫存量多少,雖然技術保障有困難,但資金充裕的,以實體管理為目的,建議選擇一維條形碼。如:39碼、128碼。以內容管理為目的,建議選擇二維條形碼。如:PDF417碼、Code one碼、Maxicode碼。
4.5 單位信息化工作的基礎差,技術力量強、資金保障一般,檔案庫存量小,以實體管理為目的,可選擇一維條形碼。如:39碼、128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