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的《檔安管理》“人物”版塊,2005年6期先后設置有領導者、局館長主化壇、名人檔案、通訊、編讀互動、評論員文章、讀者推薦、酸甜苦辣等8個欄目。全年共發表文章67篇102版面,平均每期發文12篇17個版面。(編者:劉先生是細心人,如今這樣的人已不多了。)從第1期到第6期欄目的不斷調整完善中可以看出編輯們對該版塊的重視程度和為讀者編輯精品的良苦用心。作為《檔案管理》的忠實讀者,著實為編輯們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同時,也想對“人物”版塊部分欄目談點建議與看法,供編輯參考。
1.“人物”版塊名稱欠妥。一個雜志版塊的名稱,決定著這個版塊內文章的內容,對整個版塊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人物”版塊雖以“人物”命名,但從2005年全年欄目的設置和發表的丈章來看,內容是很龐雜的,既有領導講話,又有經驗交流;既有讀者來信,又有讀者推薦的小品文;既有局館長論壇,又有評論員文章。以這樣的文章內容來對應版塊“人物”名稱,很容易使讀者產生錯覺,進而影響讀者對《檔案管理》整體編輯水平的看法。(編者:有道理。這個版塊下的文章的確龐雜,分類有些亂。收到劉先生的來信,我們緊急約見有關專家組成員研究,第三期將做一些調整。)既然編輯“當初設置人物版塊只是為了區分文章大類,并沒有從‘人物’的定義去考慮”,那么何不用一個更加妥切的名稱來命名呢?其實,從“人物”版塊欄目設置和已發表文章看,就是一個綜合性的版塊,用“綜合”來命名此版塊,與后面的“專業”、“休閑”相對應,似乎更貼切些,也不易造成讀者的誤解。(編者:“綜合”之名也不妥當,范圍更大,也容易更龐雜。劉先生以為如何?)
2.“領導者”欄目有些文章太長,做作味太濃。(編者:劉先生實話直說,“領導者”可能會有些不自在。實際上,領導者相對普通人來說是舞臺表演者,“唱念做打”如何,臺下的觀眾一目了然,表演豈能不慎之又慎!當然,表演者有時候不得不按表演程式走,難免有套路化程式化之嫌。這實際上給領導者提了個醒:觀眾才是真正的評判者。)“領導者”欄目2005年頭發文14篇28個版面,每期都有一些耐人尋味的好文章,使讀者從中受益匪淺。但bk2005年該欄目發表的文章看,有些文章太長,占用三、四個版面,如同一篇長篇報告,很難使沒有耐心的讀者讀下去。(編者:林語堂語:紳士的講話如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雖說是玩笑之語倒也說明問題。領導者下筆開講之時,不妨想一想這旬笑話。)一些采訪地方主管檔案工作領導的丈章,千篇一律,沒有新意,讓讀者一看,就知是作者自己在做作??且恍┑胤街鞴茴I導關心支持檔案工作的文章,對于提高地方檔案部門在領導心目中的位置很有必要,但不一定都要采用記者訪問的形式。圖片報道、新聞報道的形式都可以用,也可以讓領導對當前檔案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提看法、談認識、撰文章。文章井不一定要長篇大論,關鍵在于新,要體現不同領導的個人風格。筆者認為,第3期《讓歷史文化為現代文明的提升發揮作用》和第6期《提升檔案月良務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兩篇文章,就很好地彰顯了領導的水平,效果會更好。(編者:看來關鍵還在表演者自身的素質和觀念。為什么有些領導寫的文章受到普遍歡迎?登臺演出既是榮耀,也容易露丑啊!)
3.“局館長論壇”欄目文章應當少而精?!熬逐^長論壇”欄目全年發文10篇12個版面,主要集中在1—2期,5—6期沒有丈章刊出,這也許足編輯考慮讀者意見的結果。筆者覺得,“論壇”這個欄目設得好,給各地、市、縣局館長一個平臺,讓其就檔案事業管理全局性的問題充分發表預測、看法和意見,對全省檔案事業建設是很有裨益的。如第3期刊登的《風險管理是檔案工作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和第4期刊登的《論歷練》,就很有借鑒意義?!罢搲标P鍵在于“論”,文章應當少而精,那些經驗吏流性、,業務研究性的文章就不要在此刊登了。(編者:局館長論壇同樣如此,新思路、新理念、新鮮的語言肯定受歡迎,如果只是套話空話大話不說也罷。)
4.“名人檔案”欄目文章應回歸到“檔案”上來。2005年,該欄目共發表文章14篇25個版面,涉及檔案界名人或以館藏名人檔案為素材的文章只有2篇。筆者認為,作為檔案專業雜志欄目的“名人檔案”,其文章應該以檔案界名人或以館藏名人檔案為素材,回歸到“檔案”上來,才能彰顯檔案專業雜志的本色。用大量檔案專業刊物的版面(平均每期4版)來刊登戲曲、書畫名人的藝術成就、作品風格、作品賞析,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不僅有貶低這些名人的嫌疑、而且也會造成大量專業版面的浪費。(編者:是有些問題,這是編者閉門造車之果。)這些名人也絕不會因檔案專業雜志介紹其作品賞析、作品風格、藝術成就而感到自豪,因為那樣有點小他們的身份。試想,如果把檔案界的某位名人,放在《河南林業》雜志上去介紹其學術成就,能不讓林業工作者覺得怪怪的嗎?(編者:“名人檔案”從今年第2期已經取消。今后總的方向是貼近基層,貼近專業)。
5.“讀者推薦”欄目應當調整到“休閑”版塊?!白x者推薦”欄目全年共發表文章3篇,都是精品文章,寓意深刻。該欄目原來在“編讀互動”中,第4期單設,以后沒再出現,不知編輯是否已經作了調整。筆者認為,像這樣的精品短文,雖說放在“人物”版塊不太合適,但放在“休閑”版塊卻能提升“休閑”版塊的品味,增加編讀之間的互動性。(編者:“讀者推薦”文章很好,只是后來沒人投稿。下一步可以考慮約稿,更歡迎廣大讀者推薦。)
以上觀點,實屬狂言亂語,不對之處,還望編輯海涵。
(編者:劉先生言之有理有據,真誠相見,我們為有這樣的讀者感到興奮。)
(作者單位:許昌縣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