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用之于商業,則可視之為市場超限戰。
商場不是戰場,沒有炮聲隆隆硝煙滾滾。但商場競爭的慘烈和悲壯卻也不遜色于普通的戰場。因此,自古就有“商場如戰場”的說法。2005年秋天,重慶某機關食堂和其旁邊的兩個小館子之間就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老虎”和“老鼠”的生死游戲。
龐大的“紙老虎”和兩個精靈“鼠小弟”
我們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老虎”和它的兩個“鼠小弟”。
“老虎”就是某機關食堂。隨著2004年秋機關新大樓落成,機關事務管理局專門辟出底樓的一半作為食堂,給機關工作人員提供午餐。
距離機關大樓的對面不到五十米,是兩個小飯館,一個是賣各種面條和米線的“王姐牛肉面”,一個是賣米飯和炒菜的“家佳飯館”。我們姑且稱之為“鼠小弟”。這兩個小飯館主要提供早餐和午餐。必須提醒各位的是,由于機關大樓和這兩個飯館構成了一個基本封閉的空間,除了周圍零星的人流外,整個消費群基本上就是機關里的幾百個工作人員。
既然目標群體一致,交鋒自然難免。
為了管理的方便和靈活,機關食堂承包給了一個私人老板。本以為用市場化的機制能有好的效果,誰知這個小老板卻是一個鼠目寸光的人。擁有500多平方米的食堂,提供的卻是三流的菜品與服務。以菜品為例,該食堂的大師傅就做到了旁人難以做到的水平——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只要在食堂就餐四五天,都會不約而同地感覺到所有的菜都被炒成了一個味道。服務也差,餐具的清潔程度實在不敢恭維,有一天突然下大雨,機關工作人員出不了大樓,蜂擁而至,結果餐具吃緊,于是前一輪吃過的盤子涮了一下就接著給下一輪的人用。目睹此景,很多人掉頭就走。加上不提供早餐,于是人心漸失。久而久之,這個龐然大物成了紙老虎。
究其緣由,有兩點,一是老板自以為規模大,實力強,機關附近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幾乎處于半壟斷的優勢,你來也得來,不來也得來。壟斷企業的弊病顯露無疑。其二是承包合同只簽了一年,下一年還是不是自己承包小老板心里沒底。于是小投資者急功近利的心態使得他無心長期經營,只注重眼前的利潤率。
兩種弊病融合到了一起,所以,在兩個“鼠小弟”眼里,那時的“老虎”只是一只“紙老虎”,不僅不可怕,反而有些可愛。
首先,他們從“紙老虎”的薄弱環節——不提供早餐人手,天蒙蒙亮,兩個“鼠小弟”就開火燒水,熱氣騰騰的鍋里翻滾著面湯,蒸籠里蒸著包子饅頭,還有一口大鍋煮了豆漿。一派誘人的景象,引得眾多來不及在家里吃早餐的機關工作人員紛紛駐足。由于“王姐牛肉面”味道好,“家佳飯館”份量足、方便,于是,眾多機關人員由早餐開始,到中餐,甚至晚餐,逐漸被吸引過來。“紙老虎”的客源被分化了。
為了進一步打敗“紙老虎”,兩個“鼠小弟”的老板還經常混入食堂就餐,然后針對性的開發一些新產品。比如“王姐牛肉面”的老板注意到機關工作人員比較注重營養,于是在面里加了雞蛋,鹵雞蛋也可以,煎雞蛋炒雞蛋也可以,總之,可以根據顧客的需要增加面條,蔬菜和雞蛋等。讓食客們感覺很如意。
“家佳飯館”則觀察到“紙老虎”不提供湯,于是他專門煮了一鍋湯,每個人都送上一碗。于是很多人就沖著這碗湯,從機關食堂“叛逃”出來。
在“鼠小弟”的銳利進攻下,“紙老虎”的市場份額迅速縮小,一到中午,機關工作人員就成群結隊地跨出機關大門,到兩個“鼠小弟”這里進餐。相比較而言,“王姐牛肉面”生意奇好,高峰時候需要等十多分鐘。“家佳飯館”生意也不錯,這可以從老板滿意的表情和快樂的心情反映出來。
這樣平靜而快樂的日子,對“鼠小弟”來說持續了大半年,直到有一天“老虎”要睡覺了……
“老虎”睡覺樂煞“鼠小弟”
時間一晃到了2005年秋,由于機關食堂菜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差,引起了眾多機關干部的不滿。本來機關設立食堂是為了讓大家吃得好一點,誰知道不盡人意。以至于到后來,成為人們口中的談資,說老板肯定給了誰誰回扣等,整棟大樓對食堂都彌漫著一種不滿的情緒。為此機關領導和相關管理部門決定利用承包合同到期的機會,對食堂的經營體制進行徹底整頓。于是,一張告示貼出,“近期因故,停業整頓”,為期半個月的停業整頓開始了。
“老虎”睡覺了,吃飯的時間一到,大批的顧客只能涌向兩個小飯館。
兩個“鼠小弟”被突如其來的幸福擊暈了!在“老虎”停業整頓的日子里,王姐牛肉面館和“家佳飯館”的老板簡直喜出望外,因為吃飯的人排得長長的,銷售額比平時高出了幾倍。
這段時間里,兩個“鼠小弟”也爆發了一場內斗。戰斗首先由“家佳飯館”挑起,他們看到“王姐牛肉面”的面生意好,于是也要分一杯羹,開始賣小面。無奈“王姐牛肉面”實力雄厚味道上佳,而且老板在面生意方面深有體會,這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學會的。挑戰延續了三天,沒人吃,于是偃旗息鼓,撤掉小面品種。當然,這點兒小插曲不影響大局,一連半個月,生意好得不得了。兩個“鼠小弟”高興得眼睛都笑彎了。
不過,正如大多數中國小老板一樣,陶醉在幸福中的這兩個老板,不僅沒有考慮和考查機關食堂整頓后可能出現的不同競爭狀況,也沒有對暴漲的消費群和從天而降的幸福產生任何警惕。他們得意洋洋、沾沾自喜,服務的質量和熱情度也下降了,有時候甚至對顧客還流露出一點小小的不耐煩。比如服務態度,由于食客突然增多,有時候面條還沒熟就撈了起來。“王老板,你怎能這樣呢?面條還沒有熟呢!”老板也是輕描淡寫地幾句話就帶過去了。換在從前,立馬倒掉重來。但現在不了。他們不愁客源,你不吃有人吃,“紙老虎”的弊病傳染到“鼠小弟”身上了。
這段時間里,“鼠小弟”最大的愿望是,“紙老虎”永遠是“紙老虎”才好啊!
“紙老虎”變“真老虎”,“鼠小弟”遭滅頂之災
半個月后,“老虎”醒來了。兩個“鼠小弟”原以為食堂整頓不過是換個老板而已,不會對競爭格局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但是世事難料!睡下去的是“紙老虎”,醒來的卻是一只“真老虎”!
首先,機關食堂進行了改制,由原來的承包經營改制為國有直營,即由機關事務管理局直接招聘人員進行經營。為了保證改制成功,整個改制過程只有機關事務局主管知道,其他人概不知情,更不用說“鼠小弟”了。
這一轉變減少了中間環節,節約了采購成本;在強化管理的同時,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因為管理人員是機關工作人員,不需要食堂創造利潤發工資。
其次,“老虎”的經營策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它利用行政資源的優勢,給每個機關工作人員發飯卡,方便他們進餐。同時,利用價格差,即持卡消費比用現金消費便宜,造成潛在心理影響,促使機關人員在食堂進餐。
其三,嚴格機關大樓管理制度,不允許外賣送進大樓,這一招擊中了“鼠小弟”的要害。
很快,“老虎”的菜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就有了實質性的改變。一是增加了菜品的數量,包括各種蔬菜和時令鮮湯,許多人就是因為一碗可口的湯而留在食堂進餐;二是菜品質量上也進行了較大的改進,特別在菜品色、香、味的結合上下工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服務方面,從服務人員的精神狀態、餐具的清潔度,到衛生紙巾的質量等各方面均有改進,得到了機關人員的認同。
更令人叫絕的是,“老虎”采取了兩招特別有效的杜絕浪費和節約成本的措施。一是每個人進餐完畢后要自己把餐盤交回,這樣的好處是每個人在要菜時就不能不考慮吃不吃得完的問題,如果剩得太多,面子上就不好看,就很不好意思。利用“面子心理和面子文化”達到節約的目的是一絕。第二絕是在菜品的排列組合上進行了巧妙的調整。最初“老虎”把成本高的肉菜、葷菜放在最前面,成本低的素菜放在后面,結果是肉菜消耗很多,素菜消耗少;后來他們把素菜和葷菜的排列順序顛倒,肉菜放在最后,果然成本大幅降低,因為等你看到葷菜時,素菜已經很多了,你害怕吃不完,只好少要葷菜。
“老虎”醒來的第三天,“鼠小弟”開始招架不住了。吃飯時間到了,下面條的鍋里翻騰著滾燙的開水、米飯冒著騰騰的熱氣,“鼠小弟”老板們望眼欲穿,可原來蜂擁而來的客流不見了。除了一些鐵桿面條迷外,機關里的大多數人不出來吃飯了。由于經營的食品和食堂相似,遭受打擊最大的自然是賣米飯的“家佳飯館”。當“老虎”決定連早餐也提供,而且是非常便宜和可口的早餐的時候,“家佳飯館”的末日也就到來了。可憐的“家佳飯館”,在“老虎”醒來不到兩個星期,就一命嗚呼,匆匆離去了!
絕地求存,“鼠小弟”超限戰終于站穩腳跟
不過只要有市場,總會有勇敢者到來。就在“家佳飯館”關門不久,另一位勇敢的老板在原地重起爐灶,更名為大眾飯館,和“王姐牛肉面”一起絕地求存。
大眾飯館老板采取的第一步依然是知己知彼。他先潛入食堂連吃三天,發現食堂主要提供自助餐,不提供炒飯和面條。深入了解后,他發現,如果食堂同時提供自助餐、炒飯和面條,那么就必須配置三套相對獨立的人員,而吃炒飯和面條的人屬于個性化需求,和自助餐的流水線大眾化供應必然產生沖突,會擾亂自己的產品線。敵人未殺已經自損八百,顯然不劃算。還有一點就是,面條和炒飯的質量不見得就能競爭過兩個“鼠小弟”,如果說食堂以規模取勝,“鼠小弟”則以個性化服務取勝。
于是,大眾飯館的老板將以前特色不明確的米飯和炒菜,調整為以快餐炒飯和砂鍋燒菜為主的特色飯館。他在炒飯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經常到外面有名的快餐館去觀摩,看人家有什么新菜品,然后回來進行改良,基本上一個星期就會推出一種新品種。俗話說食不厭精,很快,習慣了食堂口味的食客們開始回頭品嘗大眾飯館的新派炒飯。
王姐牛肉面經歷了被“真老虎”打壓的痛苦階段后,意識到原來的做法多么愚蠢,再也不敢對顧客有所怠慢了。和大眾飯館的老板一樣,她也發現,機關食堂如果也提供面條,那么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專門人員和場地,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即讓食堂放棄規模優勢與“鼠小弟”進行個性化競爭,那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顯然不劃算。
不經意間,兩個“鼠小弟”在競爭升級后,在“真老虎”的優勢之中,不約而同地發現了生存的縫隙。于是順勢而上,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食客們很快就發現,“王姐牛肉面”的面里多了不少內容。原來,老板在面里加了一些美味的肉末用以提味,面自然更加鮮美。面的品種也多了:寬面、窄面,干面、水面,食客想吃什么,她就煮什么。如果早上吃面,每人還有一碗免費的豆漿。到了節假日,就餐的多半是加班的人,老板則會臨時送上一些小菜,同時還利用店小靈活的優勢,延長服務時間,給加班的人做夜宵。總之,人情味十足,產品超值,服務到家。
這段時間里,“真老虎”也下足了功夫,比如增加炒飯和面條,延長服務時間,提供個性化服務……意圖將兩個“鼠小弟”徹底趕出競爭圈。
但是努力了一個星期后,他們沮喪地發現:為之付出的成本太高。正如兩個“鼠小弟”所觀察到的,他們需要專門的人員來負責炒飯和面條需求。于是,一部分人正常上下班,另一部分人卻要從早上值班到晚上,內部分工不好協調,工作時間不好安排,工資的發放也很難權衡,負責炒飯的人說自己工作的時間長,而做自助餐的人說自己創造的效益大……
諸多問題不好協調,三思之后,“真老虎”發現實在不能把兩個“鼠小弟”怎么樣,于是停止了進攻步伐、收縮戰線,戰局就此穩定下來,一場實力懸殊的戰斗最終以超限戰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有人為此得出一個經驗:不論公司大小,市場上總有縫隙,只要用自己最銳利的地方,去攻擊龐然大物最薄弱的地方,總有獲勝或生存的機會。
這就是商場超限戰。
(編輯 楊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