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教科書的要旨,是以文章和法則互為經緯,兩相融合,于文章中發現法則,將法則應用在文章上。
——沈仲九,1925年
教材的選擇須因目的而定,因了這目的,就發生三個不同的主見:
(1)國文須注重文學而藝術化,以實施人文教育
(2)國文須注重思想而學術化,以實施文化教育
(3)國文須注重實用而社會化,以實施實利教育
——張文昌,1927年
教科書無論如何編得完善,總是死的、呆的、有限的……教書的往往死守著教科書,看他好比“金科玉律”一般,依照了教下去;也不管他時令顛倒、程度深淺、分量多少、學生是否需要。……這種教學法,簡直依著教科書敷衍罷了!
——吳研因,19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