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海”是一種常見的用來治喉痛、聲啞、咳嗽等的中藥。“胖大海”這個名字聽來十分有趣,但其得名又是緣何而來呢?
“胖大海”之“胖”和“大”均不難理解,理應(yīng)與這種植物的種子浸水前后形狀的變化有關(guān)。浸水前,種子呈梭形、有皺紋、黑褐色,浸水后即膨大成海綿狀,而且是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而慢慢膨脹變大的。與浸泡前干巴巴的形狀相比,當(dāng)然是又胖又大了。“胖”有“大”義,這有文獻注疏為證,《說文解字》:“胖,半體肉也,一曰廣肉。”段玉裁于“一曰廣肉”下注云:“此別一義。胖之言般也,般,大也。”
由此,“胖”和“大”得到了解釋。那么“海”字又該作何解呢?其實,這里“海”也是“大”義。姜亮夫先生《昭明方言疏證·釋詞·釋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海、駭、赫”條:“海,昭人謂大曰海,稱人肥大亦曰海。海有平上兩聲,如‘好海呀’猶‘好大呀’,‘好海實’言其大而結(jié)實也,兩例讀陰平。稱大碗曰海碗,言人大貌曰海樣子,兩例讀上聲。”“海”之“大”義,《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語文辭書都作了收錄。《漢語大字典》:“⑧大。《玉篇·水部》:‘海,大也。’《水滸全傳》第三回:‘魯達(dá)在逃,行開個海捕急遞的文書,各路追捉。’”《漢語大詞典》:“⑥比喻極多、極大。郭澄清《大刀記》第十三章:‘“哎,二楞,這二天來找零活的挺多嗎?”“嗬!海啦!”二楞說。’克非《春潮急》七:‘莫看不起人,我氣力可大哩!你沒見我扛這么海的一捆竹子嗎?’”其下還收錄了“海碗”“海量”“海杯”等詞條:
海碗:特大的碗。清施鴻保《閩雜記》卷十一:“閩俗盛宴,各饌必用大碗為敬,稱為海碗……或謂海者,極言其大如海也。”《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一個小小子兒給他捧過一個小缸盆大的霽鹽海碗來,盛著滿滿的一碗老米飯。”老舍《駱駝祥子》十三:“親友們吃三個海碗,六個冷葷,六個炒菜,四大碗,一個鍋子。”
海量:指很大的酒量。元耶律楚材《題平陽李君實吟醉軒》詩:“長鯨海量嫌甜酒,彩筆天才笑小詩。”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這天中午,李過在筵席上放開海量,同黑虎星和眾頭目猜枚劃拳,開懷暢飲,直吃到紅日西斜。”
海杯:指容量大的杯子。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杜甫嗜酒終身》:“就用大海杯罰我一百杯,我也不推辭!”
以上是“海”作形容詞的用法,此外,“海”還可作名詞,指酒器之大者,如唐溫庭筠《乾 子·裴宏泰》:“有銀海,受一斗以上。以手捧而飲,盡,踏其海,抱索馬而去。”《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都收錄了此義。再有宋元市井語言又稱酒為“海”,王锳先生《宋元明市語匯釋》(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海老 海郎”條認(rèn)為以海指酒當(dāng)出于借代,系以工具代事物本身,即從“海”指酒器之大者借代而來指酒。
“海”這三種意義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表示為:大→酒器之大者→酒。
綜上所述,“胖大海”是從這一植物的種子浸水之后膨大而得名,即其命名得義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