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對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標教材1~6冊(共18冊)中的詞語進行了考察,〔1〕發(fā)現(xiàn)了一些用詞錯誤、用詞不當之處以及生造詞和生僻詞,現(xiàn)分別列舉如下:
一、用詞錯誤和用詞不當
(1)那一雙雙躲閃的目光又從四面八方慢慢地回來了。(人六P74)〔2〕
這是個數(shù)量詞與名詞的搭配問題,可以說“一雙雙眼睛”或者“一道道目光”,但是不能說“一雙雙目光”。
(2)那時我不認字也不懂算術(shù)。(北三P98)
“認字”的含義是認識分辨字,強調(diào)動作,“識字”的含義是認識文字,強調(diào)能力,表示語言學習中的一個特殊過程。根據(jù)上下文,此處應是“識字”,即認識文字,讀書識字。
(3)你們今天誰跑得最出色?(蘇二P39)
在該文中,只有兩只兔子參加賽跑,不存在三者或者三者以上的比較,只可能是誰跑得比較出色、更出色,不能使用“最”之類的最高級比較用詞。
(4)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蘇四P35、北四P108)
“發(fā)射”與“興奮”和“驕傲”搭配顯然不當,可以改為“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滿是興奮和驕傲的神情”或“……散發(fā)出興奮和驕傲的光彩”等。
(5)唐老師望望張爺爺,張爺爺望望唐老師,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人二P52)
可以說“發(fā)出了笑聲”“露出了微笑”,不宜用“發(fā)出了微笑”。
(6)小鳥……好奇地問:“你能讓我爬到你身上坐一坐嗎?”(蘇四P128)
“爬”指“昆蟲、爬行動物等行動或人用手和腳一起著地向前移動”,用到小鳥身上不合適,此處可以改成“你能讓我到你身上坐一坐”或者“你能讓我飛到你身上坐一坐”等。
(7)他們一個個都捧著一盆花。(北三P82)
“一個個”表示每一個,具有遍指意味,而“一盆花”則特指某盆花或強調(diào)數(shù)量只有“一”,所以前后搭配有些不一致,可以改成“他們每個人都捧著一盆花”或者“他們一個人捧著一盆花”。
(8)媽媽給我兩塊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個……哥哥給我一盒歌片,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北二P45)
“個”改為“塊”才前后一致,“頁”改為“張”才更通俗。
(9)我們要消滅破壞和疾病。(北五P44)
“消滅”應改為“消除”,因為“消滅”和“破壞”搭配不當。“消除”既可同“破壞”搭配,又可同“疾病”搭配。
(10)為什么蘋果只向地面上落,而不向天上飛去,也不向左、向右拋開呢?(北三P29)
“拋開”是可以自主的,但是蘋果無生命,不能完成“拋開、跑走、跳開”等動作,此處可以改為“漂去”或“飛去”。
(11)太陽光越強,船夫越是熱得難受,他哪兒再有力氣搖船呢?(蘇四P39)
“再”應改為“還”,表示意義的遞進而非動作的重復。
(12)把房間假裝成學校也很好玩。(北五P94)
“假裝”是指“故意做出某種動作或姿態(tài)來掩飾真相”,“假想”指“想象,假設(shè)”,此處可把“假裝”改成“假想”。
(13)那輕輕的潮聲啊,是她睡熟的鼾聲。(蘇一P113)
“睡熟”改為“熟睡”更佳。“睡熟”更側(cè)重過程,“熟睡”則主要表示狀態(tài),且語音更順暢。
(14)千萬雨點。(北一P31)好像千萬小眼睛。(北二P69)
“千萬”作為數(shù)詞用時,一般應加上量詞,否則容易誤解為副詞。
(15)它的聲音里滿含著清脆和柔美,唱的時候,好像“自然”也含笑著傾聽一般;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北五P58)
“自然”不必打引號;“含笑著傾聽一般”改為“含著笑傾聽一般”更通順。“箭也似的”文言色彩較濃,可以去掉“也”或者改為“像箭一樣”。文章作者是冰心,對于入選教材的名家文章,也應該適當修改,以便更好地傳播規(guī)范性的知識。
二、生造詞和生僻詞
生造詞是指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而憑空造出的詞語。生僻詞是指現(xiàn)代漢語中不常見的詞語,如一些文言詞、方言詞、歷史詞、詩歌特殊用詞、不常見的成語等。低年級小學生接觸的書面詞語應該是漢民族共同語中通用的、常用的、規(guī)范的詞語,小學教材中不宜出現(xiàn)生造詞和生僻詞。
(1)麻雀老雕 大雁(蘇四P76)
“雕”是一種兇猛的鳥,《現(xiàn)代漢語詞典》“雕”字和“老”字下都沒有“老雕”詞條。此處可以用“老鷹”或直接用“雕”代替“老雕”。
(2)五顏六色的禮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蘇三P26)
“映亮”改為“照亮”更通俗。
(3)人一己百(蘇三P111)
《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沒有該詞條,《辭海》《中國成語大辭典》收錄此成語,謂別人用一份力量,自己用百倍力量,即以百倍努力趕上別人。這個成語較難理解,出現(xiàn)在小學二年級上學期過早過難。
(4)若問我為什么眼力這么好。(北三P16)
我何必要自找苦吃呢?(北三P20)
惟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蘇四P42)
“若”“何必”“惟恐”這幾個文言詞出現(xiàn)在小學二年級都為時過早。在具體的語境中完全可以用“如果”“為什么”“生怕”等常見的詞語替換。
(5)我的路在石砌的馬路牙上延伸。(北四P52)
《辭海》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都沒有“馬路牙”這個詞條,該詞為方言詞語。
(6)pópo(婆婆)(北一P29)
“婆婆”本是個常用的詞語,但表示“祖母,外祖母”或“對老年婦女的尊稱”時,是方言詞。
(7)森林里到處飛著牛虻、蚊子和小咬。(北六P109)
“小咬”是個方言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方〉名指蠓、蚋等類昆蟲。人被叮咬后局部腫脹、奇癢。”
(8)它的外果皮像皮草一樣不易透水。(蘇五P58)
“皮草”用詞生僻,可以改成“皮革”“毛皮”等。
(9)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著。(北五P58)
“啁啾”是個生僻詞,在北師大版前四冊均未出現(xiàn),此處應該改換其他詞或者注音,并歸入相應的認字表或?qū)懽直怼?/p>
(10)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蘇五P37)
“明潔”用詞生僻,可以改成“明凈”“明亮”等。
通過對以上詞語的考察,我們從字詞方面對教材編寫提出三條建議:首先,應該盡量避免在小學課本中出現(xiàn)生造詞,并減少生僻詞的使用;其次,應該注意詞語的搭配,明顯的用詞錯誤可以在修訂版中訂正,對于一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用詞,要多加斟酌,選用最佳搭配;最后,對于一些名家名作,尤其是一些早期現(xiàn)代白話文作品,在選入教材時可以適當修改變動,不能為了保持原創(chuàng)性而犧牲規(guī)范性。
〔1〕人教版1~6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3年出版;北師大版1~6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003年出版;蘇教版1~6冊,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2004年出版。
〔2〕人教版第6冊第74頁寫為“人六P74”,蘇教版、北師大版依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