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西游記》里,唐僧最愛念叨的一句話就是“阿彌陀佛”。其中的“阿”字,電視劇中讀的是“ē”。查《現代漢語詞典》《辭海》《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發現注音都是ē??墒?,在現實生活中,也就是在人們的日常口語里,特別是在很多地方的方言中,“阿”字多念ā。
眾所周知,佛教是在兩漢時期由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的?!鞍浲臃稹笔怯设笳ZAmitabha音譯過來的,是佛教中一個佛的名字。那么,“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個佛呢?原來,“阿彌陀”的意思是“無量的光明”,所以“阿彌陀佛”也就是“無量壽佛”或“無量光佛”?!鞍浲臃稹痹诜鸾讨斜蛔馂槲鞣綐O樂世界的教主。
我們再來看另外幾個梵語音譯詞?!鞍⒛呛笔氰笳Zanagamin的音譯,為斷盡欲界煩惱,不再到欲界來受生的圣者名。“阿伽陀”是agada的音譯,意為萬應靈藥。“阿那波那”是梵語anapana的音譯,佛教靜修之法,數鼻息的出入,使心境恬靜寧一?!鞍⑴_摩”是梵語abhidharma的音譯,指佛教三藏中的“論藏”?!鞍㈦y陀”是梵語Ananda的音譯,釋迦十大弟子之一?!鞍⑻m若”是梵語aranyaka的音譯,意思為寂靜處或空閑處。
漢語中,由“阿”字起頭的音譯外來詞除了來自梵語之外,還有來自其他語言的。比如,“阿訇”是波斯語akhūnd的音譯,指伊斯蘭教主持教儀、講授經典的人?!鞍⒗笔前⒗ZAllah的音譯,指伊斯蘭教所言的真主。梵語、波斯語、阿拉伯語都屬于印歐語系,它們的文字是表音體系的文字。我們把上述幾個音譯外來詞排列起來看:
阿那含anagamin
阿伽陀agada
阿那波那anapana
阿毗達摩abhidharma
阿難陀Ananda
阿蘭若aranyaka
阿訇akhūnd
阿拉Allah
不難發現,漢字“阿”的字音對譯的正是拉丁字母a的讀音。其他“阿”頭音譯詞中的“阿”都讀ā,唯有“阿彌陀佛”中的“阿”字讀ē,從語音一致性上看似乎是講不通的。事實上,我們查《現代漢語大詞典》“阿”字,凡是讀ē的,義項大都是“大的丘陵”“山坡”“水邊”“曲從、迎合”等實語素義,而讀ā的大多是虛語素義。音譯詞中的“阿”字當然是沒有實在意義的,所以“阿彌陀佛”中的“阿”字讀作ē從義理上看也是講不通的。
查《廣韻》,“阿”字是“烏何切,平聲,歌韻,影母?!备桧崒俟麛z,瑞典漢學家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對果攝歌韻字的韻母擬音是[a]。
由此可見,“阿”字在中古當是讀[a]音的,后來,隨著語音的演變,這個元音發生了前化和高化?!鞍ⅰ弊衷诮裉炱胀ㄔ捴杏袃蓚€讀音,實際上是語音的歷時平面在共時平面的疊置。
同樣的例子還有。比如《敕勒歌》中“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中的“野”字,《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字,在中古屬假攝開口三等麻韻,高本漢構擬的音值是[ia],在今天的很多方言中,比如黃河沿岸的陜西合陽、大荔、韓城、宜川等縣的方言以及山西吉縣、河津、鄉寧等地的方言口語中,這兩個字的韻母都是[ia]。后來,同樣是語音演變的結果,韻母的主要元音前化和高化,這樣“野、斜”兩字的韻母[ia]也就相應地變成了[ie]。
語言是符號系統,同時又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和人們日常生活分不開的。語言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但人類是可以對它進行有意識的作用的,這種有意識的作用通常是通過政府行為來實現的。“阿彌陀佛”中的“阿”讀ā是從語言符號層面上來說的,但既然權威部門或權威字典把它統一規范為ē,我們也應該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