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杜老潤生在《炎黃春秋》2002年迎春座談會上曾經說過:要把《炎黃春秋》辦成《資治通鑒》現代版。我查了一下,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資治通鑒》總共九千多頁。《炎黃春秋》15年出了172期,如果每期都是80頁,總共就是一萬三千多頁了。每頁的字數也比《資治通鑒》多許多。總計應該有兩三部《資治通鑒》那么多了。當然,重要的不在字數,而在于它是“現代版”。《資治通鑒》基本上是供帝王將相作鑒戒的,“資”的是專制統治的“治”。到了新中國,這些應該說是“俱往矣”。將近三十年前辭世的現代偉人,生前也經常把這部大書放在身邊,大概從里面也曾領會到不少治國謀略,實行起來自然不會原樣照搬,而是“還看今朝”,我們是身受其惠的。
《炎黃春秋》“資”的什么“治”呢,應該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民治”吧。現在,中國的民不知道還是不是所謂“子民”,看來還是在有人“為民作主”的狀態下的民,還不能說已經是自己作主的民,“民治”的機會還不是很多。“民主”這個詞語說得不算很少,但總使人覺得是形而上的,摸不著的。《炎黃春秋》所“資”的“治”,看來是比較具體的,可以捉摸的。她使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于若干歷史真相“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驚嘆“原來如此”。她讓越來越多的民眾從以往的許多事件的本真狀態和許多人物的切身經歷中,不僅僅是知道,而是痛切地感受到“治”“亂”之本,明白“治”的成敗得失之道,因之有所惕勵。這也是一種啟蒙,就是揭開蒙在歷史上的種種迷彩服,使人們知道許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漸漸懂得那些假惡丑的東西再也不能讓它卷土重來,明白怎樣才能走進真善美的境界。
作為讀者,我們想要知道也特別應該知道的歷史真相,在于過去的三個28年中至今仍然被隱蔽著的事實。40年代以至50年代初,我們曾被反復告知奉《聯共黨史》為圭臬,后來才知道其中充滿了謊言。我們看到許多有關我們自己的黨史事件的著作,到了新時期又看到一些當事人的敘述,對照起來才得知原先的記載中也有許多是假的。對歷史造假,不只是為某些人臉上刷金粉而已,其嚴重后果是不能接受歷史上的沉痛教訓,以致給人民造成更大的禍害。1921-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不絕、國無寧日、黨無寧日的情勢下苦斗了28年,終于創建了新中國。其中許多隱情不為眾人所知,與后來又發生令人扼腕的事情不能說沒有關系。1950-1978那28年間,得以安寧建設的日子仍然不多,終至天下大亂,遭逢浩劫,余波三年不息。1978年至今的28年,終于得以以建設為中心,可以說是進入“大治”時代了,而其間仍有風波起伏,且官員腐敗現象愈演愈烈,壟斷橫行,民生仍然艱難。究其源,還在于改革只有經濟這一半,而且這一半也還殘缺不全,政治改革極其緩慢。不但是跛足前行,而且是在暗箱操作中前行,許多事情仍然是不透明的,“民治”的程度很低。
《炎黃春秋》對這三個28年中以往人們不了解不明白的許多人和事,盡力揭示其本來面目,這是最大的功德。她走過的路也崎嶇不平。越是遭遇曲折,她越受讀者歡迎,讀者群不斷擴大。我們的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有長足進步,不知為什么,在新聞出版自由方面卻常常退步。與《炎黃春秋》同類的刊物越來越少了。因此人們就更珍愛她。祝愿她健康長壽,蒸蒸日上!
200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