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師范畢業后我被分配到一所農村小學任教#65377;這所學校條件很差,我承擔了一個“復式班”的教學工作#65377;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我就遇到了難題#65377;開始時,我每節課都手忙腳亂,效果還不好,面對這種情況我非常著急#65377;沒辦法我向校長請教,校長安慰我不要著急,并給我幾本《黑龍江教育》說:“這幾本雜志也許對你會有幫助#65377;”這是我校惟一的一種教育刊物,我如獲至寶,每天有時間就看,從此《黑龍江教育》成了我工作的伙伴,備課的助手,教學的參謀#65377;我的課堂教學也因此有了活力,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65377;在1991年同江市首屆“復式班”課堂教學競賽中我榮獲二等獎,這給了我很大觸動,著實讓我激動了好長時間#65377;在后來的工作中我不斷在《黑龍江教育》中汲取營養,先進的教育理念,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實了我的頭腦,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逐漸地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教學之路#65377;正因如此,我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轉機#65377;1996年暑期,同江市教育局要在農村教師中調一部分優秀教師回城任教#65377;就在這次考試與賽課中,我成績優秀,被順利調到市第二小學,結束了長達6年每天騎自行車往返16里路的艱苦生活#65377;城里學校教學條件好,訂閱的刊物種類多,但在眾多的教育刊物中,我依然對《黑龍江教育》情有獨鐘#65377;
我在品讀《黑龍江教育》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富有個性的教學設計及教育專家精彩論述的同時,更關注“班主任工作”欄目#65377;學習那些優秀班主任的工作經驗,從他們身上,我感悟到怎樣做一個好的班主任#65377;針對班級中不同類型的學生,我采取不同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5377;對優等生我細心栽培,讓他們優中更優;對學困生我耐心輔導,讓他們“浪子”回頭;對殘疾生我精心呵護,讓他們堅定信心;對貧困生我悉心幫助,讓他們戰勝困難,班級形成了團結互助,文明向上的班風,在各項活動中表現出色,考試成績始終名列前茅#65377;我因此多次被評為佳木斯市#65380;同江市優秀教師#65380;優秀班主任#65377;
回顧過去,我所取得的成績,都源于《黑龍江教育》#65377;我感謝《黑龍江教育》伴我同行16個春秋#65377;今天當我手捧珍藏多年,紙張已經泛黃的《黑龍江教育》時,仍然感到親切和愛不釋手#65377;我愿繼續與《黑龍江教育》牽手同行,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65377;
(作者單位:同江市第二小學)
我與《黑龍江教育》
劉占福
在我12年的教學生涯中,書刊是我終日相伴的友人#65377;夜晚,在燈光的撫照下,在靜謐的氣氛中,打開自己喜愛的書刊,好比有一位富有個性的友人,在同我娓娓交談,讓我聆聽智慧之聲#65377;
法國作家伏爾泰說:“第一次讀到一本好書,我們仿佛找到一個朋友#65377;再一次讀這本書,仿佛和朋友重逢#65377;”這如同我的心聲——每次捧讀散發著幽香的《黑龍江教育》,那份欣喜,宛如見到久別重逢的摯友一樣#65377;
記得6年前,我剛擔任聾生班班主任,面對思維呆板#65380;脾氣倔強#65380;自卑心理極重的聾啞兒童我感到束手無策#65377;正在這個節骨眼上,我發現了“她”——《黑龍江教育》#65377;一口氣讀完《談談與學生的個別對話》《增強自信心#65380;克服自卑感》兩篇文章,我領悟到了怎樣做一個優秀的班主任#65377;從此,我的案頭上又多了一位好老師——《黑龍江教育》#65377;“她”使我明白了殘疾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在于教師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65377;教師要面向全體殘疾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既要關心#65380;愛護,又要合理引導,給他們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65377;
如今,《黑龍江教育》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熱心讀者面前#65377;“她”的封面上,有精神抖擻#65380;風采各異的教育精英;“扉頁”催人奮進;“特別報道”#65380;“教學紀實”#65380;“教學設計”#65380;“教學片段”#65380;“班主任手記”等欄目使我傾聽同仁們的心聲,共同探討教育新略#65380;教學真諦,領略教育精華,走向知識的前沿;“杏壇文萃”#65380;“百花園”使我關注今日焦點,把握時代脈搏#65377;她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享受,知識的充實,更重要的是對特教工作的啟迪#65380;事業的幫助#65377;
(作者單位:樺南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