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記多音字
漢字形近字多,同音字多,給識字教學帶來了重重阻力#65377;一般而言,教師利用集中歸類識字,拼音輔助教學等多種方法逐一破解漢字的特點,使教學有一定的規律可循#65377;同樣,多音字教學的難點可以根據在語言中識記的規律快識#65380;巧記,
具體的操作過程是:
1.把要識記的多音字找出來#65377;
如:“好”字hào-hǎo#65377;
2.落實到相對熟悉的語言之中#65377;
如:
(1)“好”hào-hǎo
媽媽的愛好(hào) 是做一手好(hǎo)吃的菜#65377;
(2)“樸”piáo-pǔ-pō
樸(piáo )將軍衣著樸(pǔ)素手持樸(pō)刀好威風#65377;
(3)“強” jiàng-qiǎng-qiáng
倔強(jiàng)的小剛總是強(qiǎng)迫小狗打敗強(qiáng)大的對手#65377;
(4)“和”huó-huò-hè-hé-hú
媽媽會和(huó)面又會和(huò)藥,我會和(hè)詩,媽媽和(hé)人打麻將就是不會看和(hú)#65377;
3.練習#65377;
讓學生在教材中找出多音字,用喜歡的語言環境識記,可以自己練習,可以同桌練習,可以小組練習#65377;這種練習生動有趣,不拘一格,按學生的能力,各盡所能,多識多記#65377;
4.講評#65377;
講評的方式分兩種#65377;
(1)寫在作業本上,由老師幫助批改#65377;有特別好的句子,老師要給予特殊的評定,幫助學生在樂趣中學習,使學生更有成功感#65377;
(2)口頭交流,大家評議#65377;一方面吸取別人的學習技巧,一方面創造了口語表達的環境,為寫作積累了素材#65377;
(虎林市實驗小學 王喜忠)
“大對號”的啟示
作為一名教師,批改作業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批改作業的時候總要分出三六九等,然后再寫上評語#65377;我批的對號和等級只占兩行空間,同事大多也是這樣的#65377;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一名同事批的作業上“對號”大大的,整整占據四行的空間#65377;當時我就想:嗬,好大的手筆啊!卻一直沒明白為什么批得那么大,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其中的奧妙#65377;
有一次批改作業,我看到一名一貫作業寫得不好的同學,這次寫得特別好#65377;心里一激動,我批上了大大的“對號”,寫下一個大大的“優”,又在后面加了一個大大的“笑臉”#65377;那個學生收到作業后,看得特別專注,眼神里充滿了激動#65377;在接下來的課上他表現得很好,注意力集中,思維也比平時活躍#65377;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我,沒想到一個大“對號”,一個笑臉對學生的影響會如此之大,一個小小的贊揚就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65377;
從那以后,我批到好的作業時,都特意畫上一個大大的“笑臉”#65377;對于寫得較差的寫上一個小小的良或中,再寫一些激勵性批語#65377;學生看到那個大大的“優”和那個大大的“笑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寫得較差的學生就會重寫一遍,為了能得到那個大大“優”和大大的“笑臉”#65377;
后來,學生的作業情況越來越好,而且課堂教學氛圍也越來越好,我喜上心頭,真的要感謝那個大大的“對號”#65377;
(浙江省臺州市富山學校王忠清)
六招搞定作文小標題
小標題的擬定應遵循三個原則:其一,小標題要圍繞中心,體現行文思路;其二,小標題要符合邏輯,體現內在聯系;其三,小標題要格式一致,體現工整美感#65377;
1.時間串聯法按時間先后順序安排材料#65377;
(1)按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65377;如寫交朋友的話題作文,小標題可用“相識”#65380;“相知”#65380;“分別”#65377;
(2)將材料分散在四季之中,如描寫農村一年四季生活的《傾聽鄉村》,小標題擬為:“蛙聲”#65380;“牛鈴”#65380;“打谷”#65380;“雪地”#65377;
(3)將材料分散在人的一生之中,以大的時間段進行間隔剪輯#65377;如以環保為主題的《畫家的一生》,其小標題分別為“公元1989年”#65380;“公元2015年”#65380;“公元2024年”#65380;“公元2047年”#65377;作者以畫家一生中的四幅畫為素材,巧妙地突現了環保的主題#65377;
(4)將幾則材料濃縮于一日之中#65377;如《一日三餐交響曲》的小標題:“晨曲”#65380;“午唱”#65380;“暮歌”,通過一日三餐的喜和憂,表現學生對“吃”的獨特感受#65377;
2.空間排列法按不同的空間#65380;地點安排材料#65377;如《新世紀暢想》的小標題:“生態園”#65380;“海底世界”#65380;“月球村”#65377;
3.并列組接法把材料以分鏡頭的方式組接起來#65377;如《我在初三》為表現好勝#65380;歡樂的“我”,小標題分別是“明爭”#65380;“暗斗”#65380;“同樂”#65377;
4.音樂串聯法以音樂作小標題,給所寫的平淡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了動感#65377;
5.顏色串聯法如《寢室三色》從氛圍入手,“紅色——興奮不眠夜”#65380;“灰色——時時心無奈”#65380;“黑色——夜深人靜時”#65377;
6.層層遞進法作者敘述事情或由輕到重,或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安排材料#65377;如《春天在敲門》,以“消失的春天”#65380;“與春天抗爭”#65380;“春天的蘇醒”#65380;“久違的春天”為小標題#65377;
(山東省臨清市北門里街233號20號樓張保東)
數學名詞猜謎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概念#65380;名詞眾多,給小學生識記#65380;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65377;教學時,教師不妨給數學名詞設置謎語,讓學生猜測,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收到一定的教學效果#65377;
如:
1.入坐——進位
2.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數
3.道路沒彎兒——直徑
4.廢律——除法
5.齊頭并進——平行
6.從嚴判——加法
7.從輕判——減法
8.風箏跑了——線段(斷)
9.天平——對稱
10.最高峰——頂點
11.五角錢——半圓
12.考試作弊——假分數
13.全部消滅——整除
14.下完圍棋——分子
15.彼此盤問——互質
16.討價還價——商數
17.我先走了——不等
18.不用再說——已知
19.搬來數一數——運算
20.隔河相答——對應
21.十八斤——分析
22.大家的樣子——公式
23.大家發表意見——討論
(山東省臨清市北門里街233號20號樓二單元一層西戶 林楚)
小學作文教學“三要”
一#65380;要合乎邏輯 文章開頭#65380;中間#65380;結尾不要互相矛盾,要有內在聯系,形成統一的整體#65377;有些同學常犯不合邏輯的毛病#65377;如:有篇作文表揚助人為樂,小作者寫她有位同學天天上下學和她一起走,一同做作業,不會的給她講#65377;這些事與助人為樂沒有內在聯系,材料表達不了主題#65377;
二#65380;要合乎語法 也就是說句子結構完整,詞語搭配恰當#65377;如:我們把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65380;整整齊齊#65377;“打掃”與“整整齊齊”搭配不當#65377;
三#65380;要較好的修辭也就是說為了表達得準確#65380;得體#65380;鮮明#65380;生動而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對語言進行修飾#65377;如:岳飛在《滿江紅》中寫到“怒發沖冠”, 頭發是無法沖起帽子的,他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更好的渲染出自己當時的氣憤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效果#65377;
(林甸縣花園鄉中心小學徐 明)
培養學生“有問題”
以前每講完一節課,我總是習慣地問一句:“同學們,有沒有問題?”聽到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問題#65377;”我引以為豪,覺得這節課很成功#65377;
一天我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以色列的孩子放學后,父母問的第一句話是:“今天問了老師幾個問題?問住老師了嗎?”而中國的孩子放學后,父母問的第一句話是:“作業做完了嗎?有問題嗎?”不同的問題意識決定了以色列的孩子和中國孩子的成長#65377;如今處于阿拉伯國家包圍之中的以色列仍然可以說是很強大的,這和他們的教育意識是密不可分的#65377;
我意識到我錯了#65377;
孩子從會說話開始,就有問題,各種各樣的問題#65377;到了小學問題變少了,到了中學更少了,到了大學幾乎沒有問題了#65377;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教育研究者在北京選取了一個幼兒班#65380;一個小學六年級班#65380;一個高中三年級班,他用粉筆在黑板上點了一個點兒,問那是什么#65377;幼兒班的孩子在兩分鐘里答出星星#65380;眼睛#65380;圓兒等20多個答案;小學六年級的學生,20分鐘后才給出了幾個答案;高中三年級的學生,40分鐘內沒有一人說出那是什么#65377;為什么幼兒班的孩子能輕而易舉回答的問題,小學六年級和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卻回答不出來?這不正說明我們的教育存在問題嗎?
學生有問題并不是壞事,學生能提出問題,說明他認真思考了#65377;作為教師應該保護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提出新問題,提出有個性的問題#65377;
“沒有問題#65377;”恰恰暴露出最大的問題#65377;有問題,有新問題是重要的,愛因斯坦曾說:“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待舊的問題都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65377;”現在,我已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培養學生“有問題”,已經成為我大腦中的第一問題#65377;
(哈爾濱市阿城區蜚克圖中心小學路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