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能沒有良師,沒有良師的人生不會有成就;人生不能沒有榜樣,沒有榜樣的人生難以進步;人生不能沒有朋友,沒有朋友的人生不會豪邁;人生不能沒有關愛,沒有關愛的人生麻木而寒冷。
給我許多關愛的《黑龍江教育》,成為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和榜樣。
18年前,我走上教學工作崗位。站在三尺講臺上,面對幾十位渴求知識雨露的孩子們,我有些緊張和束手無策,開始為自己知識儲備的不足而羞愧。雖然我參加了大專和本科自學考試的學習,但還是彌補不了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不足。
一次去中心校開會,我發(fā)現(xiàn)會議室里有一摞《黑龍江教育》。隨手一翻,我立刻被吸引了。“班級管理”、“教育教學研究”、“小學各科教學”、“大家談”、“達子香”一個個欄目五彩紛呈,真是相見恨晚、愛不釋手。于是我自費訂閱了我校的第一份《黑龍江教育》。
十幾年來,每當從郵遞員手中接過《黑龍江教育》時,我都迫不及待地沉浸到她芬芳的墨香中。在她的熏陶下,我開始把“教學設計”、“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經驗”運用到我的教學實踐和班級管理中,獲益匪淺。因此,我參加工作不久,帶的畢業(yè)班教學成績名列我區(qū)前茅,我的數學和語文公開課分別獲市優(yōu)質課獎。
雜志看得多了,我不禁有了投稿的沖動。我開始不斷地動筆寫一些我的教學感受和教學所得。由于工作忙,我的練筆都是在萬賴俱寂的深夜。愛人勸我別費這個神,吃這個苦,你又不認識編輯,沒有關系誰能給你發(fā)?但出乎意料的是,《黑龍江教育》不僅發(fā)表了我的處女作《差一點錯怪了她》,而且素不相識的編輯老師還親筆寫來了鼓勵信,關愛之情溢于言表。讓我們一家人深受感動,我們堅信,盡管物欲橫流,但社會上仍有許許多多如編輯老師一樣無私奉獻、甘為他人做嫁衣的人存在。我要學習做這樣的人。
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經過不斷地努力,我的教學設計、公開課不斷地得獎。我的教學感悟、教學論文不斷地在市、省和國家級的教育雜志上發(fā)表。這一切都是《黑龍江教育》給我的,是《黑龍江教育》讓我深切地體會到:送人鮮花,手留余香。不僅美麗了他人,而且芬芳了自己。
(作者單位:雞西市城子河區(qū)新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