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漢字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華文化的載體#65377;對于中國人來說,掌握漢字是學習語文的起點,識字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質量,關系到學生其他各門知識的學習質量#65377;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拓展教學渠道,開發各種課程資源,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構建兒童快速識字#65380;大量閱讀#65380;高速習作的可操作程序#65377;下面就談談筆者在低年級課外識字教學中的體會#65377;
一#65380;關注生活經驗,突出情境性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科技進步和媒體傳播手段的發展給學生提供了識字的多種途徑,以往只從課本中識字的狀況得到改變#65377;在教學中我遵循《語文課程標準》,建立大語文觀,也就是在強化學生課外識字意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環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密切聯系學生周圍的環境和日常生活,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開展多渠道#65380;多層次的生活識字教學活動#65377;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注重“生活性”原則#65377;因為生活是學生識字的廣闊天地,家庭#65380;街道#65380;商店#65380;學校都是學生的識字環境#65377;識字教學時,要開發生活這個大資源,在生活中學習,注意學以致用,將新學習的知識在生活中應用鞏固#65377;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我力求做到形式多樣,活潑生動,體現情境性;力求做到課內外相結合,校內外溝通,體現開放性#65377;
1.在學習生活中識字#65377;
⑴認識校園,引導識字#65377;
學校是學生天天生活的地方,我們要充分地利用校園中的一切引導學生識字#65377;這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學校的了解和認識#65377;在教學中我嘗試利用下午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去認識校園里的告示牌#65380;櫥窗里的標語#65377;如:“我是草坪,不要踩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右側通行”……當然,學生在第一次的參觀后并不能馬上認識這么多的字#65377;這時,我就把學校中所有的常見大標語#65380;告示欄等學生天天見到的字寫下來,放在班級,建立識字角,讓學生課余時間看一看,并啟發學生到校園里去認一認#65377;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你幫我#65380;我幫你,互相教,互相學#65377;當然,我在學校中碰到學生時也常把他拉到身邊問問:“這兒寫的是什么?”“這個字你認識嗎?”很快學生將“進我校園不喧嘩#65380;追趕,右側通行”等復雜的字都認識了#65377;
⑵班級工作,拓展識字#65377;
開學初,給每個學生印發全班學生的坐位表,讓家長在家輔導#65380;幫助孩子盡快地熟悉全班同學的姓名#65377;還為每個學生做了兩張精致的姓名卡,一張貼在課桌上,方便學生隨時認識該同學的姓名,一張供檢查用,讓學生分發姓名卡,檢查誰識字最多最快#65377;這樣,同學的姓名很快就認識了#65377;接著,我又對學生進行了姓名識字測查,對能夠認出所有學生姓名生字的同學,在“成長樂園”中在他的名字的后面加一朵小紅花#65377;
在班級中,我還教學生認識值日#65380;值周所用袖標上和學校各種標志上的字#65377;我還在班上專門設了一塊泡沫塑料板,以“今天我又認識了……”為題,讓學生把收集的包裝盒#65380;包裝袋上的字#65380;家長教會的字貼在板上展示出來交流,互相學習#65377;我以學生為主,每天早晨抽出五分鐘的自習時間讓學生自己主持,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認識生字的,每天主持的學生都不同,這樣就給了每個學生以展示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65377;這樣,“棒棒冰”#65380;“四驅車”#65380;“爽歪歪”等商標上的字學生很快就認識了#65377;
⑶借助實物,大量識字#65377;
教室里有很多現成的實物,如門#65380;窗#65380;講臺#65380;黑板#65380;電視機#65380;電腦#65380;投影機#65380;錄音機,我都在上面貼上字卡,讓學生看到什么就認表示該實物的字#65377;還分類進行識字比賽,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65377;如:學習用品類#65380;水果類#65380;蔬菜類#65380;植物類#65380;動物類#65377; 同時,我還讓學生回家后,要求家長陪同認識家里的事物,從而達到認字的目的#65377;
2.在社會生活中識字#65377;
⑴利用社會資源識字#65377;
社會生活是一個很大的識字資源,學生常有和家長一起外出旅游#65380;購物的機會,而學生也常常見到這個地名,那個店名,這都是促進學生多識字的機會#65377;所以在教學中我常布置這樣的作業:在旅游購物時做一個有心人,看看誰又通過問#65380;看多識字了!把你認識的字記在你的識字本上#65377;回來后我們比一比,看誰識字多!這樣學生就會問爸爸#65380;媽媽,廣告牌上寫的是什么呀?那個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覺學生不但認識了很多字,還增強了生活的能力#65377;每周星期一的早晨,我就把學生的識字本收上來,讓每一個學生上前面讀一讀,然后領著其他學生念一念,并評出識字最多的學生,給予表揚或者給他們加一朵小紅花#65377;最后,我把他們這一周的識字本放在班級的識字角中,讓學生翻看,也給全班學生創造了交流學習的機會#65377;
⑵組織活動,達到識字目的#65377;
比如,學生很愛看動畫片《七龍珠》,我就引導學生看這個動畫片的文字讀本,然后進行比賽,把書中的字拿出來讓學生注音,達到識字的目的#65377;
⑶創設識字檔案,記錄識字歷程#65377;
學生在生活中識了很多字,為了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我又為學生建立了小小識字檔案#65377;這個檔案主要是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每周讓家長幫助學生把認的字以卡片的形式記錄下來,放入檔案#65377;在這個檔案中,我還準備了一張適合學生的生字表,每張生字表上有300個常用字,每20個字為一組,下面有3個小五星,要求讓家長協助教學生識字,完成的情況則用涂五角星的形式來表示,全部認識就畫3個,認識三分之二以上畫2個,認識只有一半以下的則畫1個#65377;我則在每周的檢查中結合學生的識字表現為學生寫幾句簡明的評語鼓勵學生多識字,如:“這一周你又認識了這么多的生字朋友,老師真為你高興啊!加油吧!”“你把下一周的生字都認識了,你真的讓老師驚嘆,我為有這樣的學生而自豪!”在老師的評語下面我都留有空白,分別是“家長的話”“我想說”#65377;這樣達到了教師#65380;家長#65380;學生的三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識字情況,促進了學生識字#65377;
二#65380;結合讀寫實際,強化實用性
就整個語文學習來說,一方面要看到識字非常重要,因為它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另一方面還要看到識字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一種幫助閱讀#65380;寫作#65380;獲取信息的手段#65377;所以在教學中我把握“實用性”原則,把識字教學寓于聽說讀寫之中#65377;在教給識字方法的同時,重視聽說讀寫的訓練;在進行聽說讀寫訓練時,不忘記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任務#65377;真正做到學用結合,促進學生識字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65380;閱讀能力#65380;作文能力同步發展;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65380;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全面和諧地發展#65377;
1.提倡廣泛閱讀#65377;
在正確估計兒童口語水平和智力潛力的基礎上,教師應以學好漢語拼音并發揮其多功能作用為前提,以寓識漢字于學漢語之中為原則,在兒童入學后未識字或識字不多的情況下,引導學生依靠漢語拼音盡可能地擴大閱讀范圍,提早閱讀,廣泛閱讀,使學生在閱讀中和漢字反復見面,實現有意識記和無意識記的有機結合#65377;同時培養閱讀興趣,積累語言材料,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越讀越識”#65380;“越識越讀”的良性循環#65377;
教學中,我一方面在課堂上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多種形式,反復朗讀課文,隨課文識字,即在語言環境中識字#65377;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便于理解字詞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詞在音#65380;形#65380;義上的統一聯系#65377;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主動識字#65377;兒童書面學習的最佳時期是6~12歲#65377;教學中,我經常布置學生課外閱讀自讀課本《小學生提前讀寫報》《小學生拼音報》《低年級作文評點報》及家長為孩子購買的低幼兒童讀物,放手讓學生去閱讀,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識字的鞏固由課堂延伸到課外#65377;既有效地鞏固了識字,又使學生及早接受獨立閱讀的訓練,獲得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65377;我經常開展一些簡單有趣的活動來促進學生讀書#65377;如:“我會讀兒歌”#65380;“小百靈朗讀比賽”#65380;“看誰讀得多”#65377;這樣,通過課內#65380;課外大量閱讀,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展了識字空間#65377;學生在讀書中識字,受到獎勵,體會到識字的快樂#65377;多識字又促進閱讀,讓閱讀也成為快樂#65377;如此形成良性循環,既擴大了學生的識字量,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表達能力#65377;
2.鼓勵提前寫作#65377;
在低年級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入學前已經認識了五六百個漢字的學生,在后來的寫話和作文中不見得比原來未識字的學生強#65377;這說明,認識的字不一定都能正確理解,而只有理解了,會運用了才算真正認識#65377;所以,教師要大膽將識字教學寓于寫作訓練之中,堅持對學生進行字不離詞,連詞成句,看圖說話#65380;寫話的訓練,進而鼓勵學生學寫日記#65380;請假條#65380;留言條等簡單應用文#65377;
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日記本,可以記摘錄,也可以寫日記#65377;對于寫日記,我規定學生只要有想寫得話就寫在日記本上,哪怕只寫一句也行,規定每周必保一篇#65377;這樣,我每周檢查一次,對寫得好#65380;摘抄做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并獎給他們小紅旗,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讀書#65380;寫作的目的#65377;
每學期我都把學生寫得好的日記#65380;小作文打印下來裝訂成冊,再設計一個小小的封皮,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如:《成長日記》《心海浪花》《我是小作家》等,讓學生傳閱#65377;學生小小的心靈中充滿了喜悅,識字#65380;閱讀#65380;寫作的興趣就更高了#65377;
識字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起到奠基的作用#65377;識字教學搞不好,閱讀寫作也就成了無源之水#65377;我們只有因地制宜#65380;靈活多變,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貼近學生的實際,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65377;
(作者單位:東寧縣東寧鎮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