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山西省農戶調查的微現數據,建立了農戶就業天數決定函數和收入決定函數,通過多元回歸分析,分別考察了農戶戶主個人屬性、家庭屬性、人力資本、村莊屬性對農戶就業天數和收入的影響。結果顯示,在各屬性中,人力資本在就業天數和收入決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初中水平的勞動力與其總就業、非農就業和外出就業天數正相關。擁有技術職稱、受過培訓、健康自評對勞動力各就業天數、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關鍵詞:非農就業;收入;人力資本
中圖分類號:F30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06)04--0035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批農村勞動力進入非農部門就業。它不僅是推動中國就業結構向非農化方向進步及城市化發展的決定性力量,而且對農民收入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此情形下,研究勞動力的非農就業和收入決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山西省為例,旨在考察農戶戶主個人屬性、家庭屬性、人力資本、村莊屬性等對農戶非農就業天數和收入的影響程度。
一、數據及變量
數據來源于山西省2004年的農戶調查,涉及12個鄉村的906戶農戶,常住人口3506人。共發出調查問卷1064份,回收919份,其中有效問卷906份。問卷涉及農戶家庭成員構成情況、土地情況、固定資產情況、家庭生產情況、家庭全年收支情況等,調查較詳實的反映了山西2004年的農戶經濟情況。根據研究需要,采用了農戶家庭成員的構成情況、家庭全年收入情況的數據,部分農戶土地情況和村莊情況數據?;貧w分析中有關變量的定義如表1所示,部分變量采用了虛擬變量,取1或0。
二、農戶就業天數決定因素分析
我們假定農戶勞動力全年的就業天數由從事農業勞動天數和非農就業天數組成,其中,非農就業天數由在本村內從事非農勞動天數和外出從業天數組成。勞動力就業時間的安排是家庭內部資源的配置過程,作為理性經營和成員自由選擇的結果,一般是具有較多人力資本、年輕的勞動力從事非農就業或外出就業,年齡較長者從事農業勞動。為具體分析農戶就業天數和相關因素的關系,我們建立了農戶就業天數函數:
就業天數=F(戶主個人屬性,農戶家庭屬性,人力資本,其它因素)

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戶也是一獨立經營的經濟實體,在這一實體中,戶主一般占有重要地位,在許多方面甚至起決定性作用,尤其對家庭資源分配、日常經營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此,我們在戶主個人屬性中引入的變量有:戶主性別、年齡、年齡的平方、非農戶口。同時,我們試圖考察家庭屬性(如黨員戶、國家干部職工戶、鄉村干部戶)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勞動力時間資源的配置。另外,人力資本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勞動力的就業天數,為此,引入了受教育程度(小學、初中、高中)、擁有技術職稱、受過技術培訓、受過農技培訓、健康自評情況(健康自評為優、健康自評為良、健康自評為中、健康自評為差)等變量。我們分別以總就業天數、農業就業天數、非農就業天數、外出從業天數作為因變量,對就業天數函數進行了回歸,得出以下幾組有意義的發現(見表2):
(一)個人屬性分析
性別對總就業天數、非農就業天數和外出就業天數有顯著的影響。計算表明: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男性的總就業天數、農業就業天數、非農就業天數分別比女性多86日、4日和40日??梢钥闯?,與女性相比,男性更多地從事非農就業。一個有意思的發現是,女性外出人員的就業天數比男性外出人員多14日,這可能與她們從事的行業有關,女性多從事商業飲食服務等業,這些行業的工作時間一般比較長。
年齡的變化對各就業天數均有顯著的影響,且呈倒U型,即隨著年齡的增加,總就業天數、農業就業天數、非農就業天數、外出從業天數呈增加趨勢,但過了一定歲數,各就業天數開始逐漸減少。
勞動力的戶口不同,全年的各就業天數也明顯不同。其中,非農戶口對農業就業天數顯著負相關。非農戶口對總就業天數、非農就業天數、外出收入天數沒有顯著影響,但通過計算,可以發現;農業戶口勞動力的總就業、農業就業、非農就業、外出就業的平均就業天數分別是196、117、205和223日,而非農戶口勞動力的各就業天數則分別為210、59、244和252日??梢?,除農業就業天數外,非農戶口勞動力的就業天數均明顯高于農業戶口勞動力的就業天數。

(二)家庭屬性分析
黨員戶、國家干部職工戶、鄉村干部戶對其家庭勞動力的就業天數均沒有顯著影響。這說明擁有一定政治資本的農戶并沒有因此而減少其就業時間。
(三)人力資本分析
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對其就業天數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回歸結果來看,初中水平的勞動力與其總就業天數、非農就業天數和外出就業天數顯著正相關。這意味著,初中水平的勞動力較傾向于從事非農就業和外出就業。與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勞動力相比,小學、初中、高中程度的勞動力的全年總就業天數分別多39、82和97日,非農就業天數分別多33、54和64日,外出天數分別多32、43和58日。顯然,在一定程度上,隨著受教育年數的增加,勞動力全年總就業天數和非農就業天數均隨之增加。
擁有技術職稱與勞動力農業就業天數顯著負相關,與非農就業天數顯著正相關。說明擁有技術職稱有助于勞動力實現非農就業并穩定其非農工作。受過技術培訓與外出就業天數顯著正相關,表明技術培訓也有利于提高勞動力在外工作的穩定性。受過農技培訓與勞動力總就業天數和農業就業天數顯著正相關,與非農就業天數和外出就業天數顯著負相關。因為農業技術培訓的對象主要是農民,回歸結果是合乎現實的。
從健康自評狀況來看,健康自評為優、良的勞動力與其總就業天數、農業就業天數顯著正相關,而健康自評狀況為中的勞動力只與其總就業天數顯著正相關,這可能是由于從事非農就業和外出就業的勞動力大都是青壯年,其身體狀況大多比較好的緣故。
總的來看,農戶從業人員的平均總就業天數為196日,其中,農業、非農、外出的平均就業天數分別是:115、206和225日。由于農業的季節性等限制,從事非農的就業天數比從事農業的就業天數多91日,外出人員的非農就業天數明顯高于農業就業天數,高近110日。
三、農戶收入決定因素分析
我們假定農戶收入的多少、來源結構取決于農戶戶主個人特征、人力資本、農戶家庭特征、村莊特征、其它因素。為具體分析農戶收入和有關因素的關系,我們建立了如下的收入函數。
農戶收入:F(戶主個人屬性,人力資本,家庭屬性,村莊屬性,其它因素)
在人力資本部分,除有技術職稱、受過培訓、受過農技培訓、健康自評狀況等變量,我們還引入了戶主文化程度和家庭成員平均受教育年數。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戶主文化程度的高低一方面影響著家庭經營收入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影響著家庭收入的構成。而家庭成員平均受教育年數不僅整體地反映著全家的文化素質,且影響著全家的收入水平。
在農戶的家庭屬性部分,除國家干部職工戶、鄉村干部戶、黨員戶,我們還引入了以下變量:非農就業比率、勞動力比率、勞動參加率、勞動利用率和人均耕地面積。非農就業比率主要反映農戶勞動力的非農就業程度;勞動力比率、勞動參加率、勞動利用率主要反映農戶勞動力的利用效率;而人均耕地面積的多少會客觀地限制家庭成員從事非農工作的選擇,進而影響家庭各項收入。
在農戶所在村莊屬性部分,我們引入的變量有全村電話部數、離公路的距離、企業數目。電話部數是反映村莊與外界交流能力的變量,離公路的距離是反映村莊交通條件的變量,這兩個變量均代表所在村莊的農戶與外界聯系的方便程度;村莊企業數目是反映村莊內非農就業環境的變量,代表勞動力在本村從事非農工作的可接近度和難易程度。分別以Ln(總收入)、Ln(工資性收入)和Ln(外出收入)作為因變量,對收入函數進行了回歸(結果見表3),從中得出以下幾組有意義的發現:

(一)個人屬性分析
年齡對工資性收入影響顯著,其邊際效果是0.017,表示年齡每增長1歲,家庭的工資性收入會增加1.7%。這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戶主年齡的增長對家庭工資性收入增加有正面影響,但年齡對總收入和外出收入沒有多大影響。而性別和非農戶口對各項收入的決定沒有顯著影響。
(二)人力資本因素分析
對于人力資本對農戶各項收入的決定,回歸結果顯示,健康自評為優對總收入決定有顯著影響,健康自評為良顯著性水平也較好;農戶家庭成員的平均受教育年數對家庭的總收入有非常大的影響,其邊際效果是0.050,表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家庭成員的平均受教育年數每增加1年,家庭的總收入將增加5%。
(三)農戶家庭屬性分析
農戶家庭屬性中的各項考察對象對農戶收入水平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國家干部職工戶對家庭總收入和工資性收入決定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家庭里每增加一位國家干部職工,家庭的總收入會增加41.2%,工資性收入會增加54.5%,但這個因素對家庭外出收入沒有顯著作用。鄉村干部戶和黨員戶對家庭的總收入、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沒有顯示統計上的有意性。
非農就業比率對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影響顯著。尤其是該比率對工資性收入的增收的邊際效果是為79.5%,對外出收入增收的邊際效果為63%。說明在其它條件相同情況下,總勞動投入中非農部分所占的比率越高,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也就越高。
勞動力比率對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影響顯著。勞動力比率對工資性收入增收的邊際效果是為78.5%,對外出收入增收的邊際效果為86.3%。表明家庭里勞動力占家庭成員的比重越大,其對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的貢獻也越大。
勞動參加率對總收入的增收效果是61.1%,即實際從業人員占全家勞動力人口的比重越高,總收入水平也越高。勞動參加率對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沒有顯著影響。
勞動利用率對總收入、工資性收入、外出收入增收的邊際效果分別是37.4%、35.5%、37%。即在其它條件均相同的條件下,勞動利用率每提高1%,家庭總收入、工資性收入、外出勞務收入將分別增加37.4%、35.5%、37%。
人均耕地面積對農戶總收入沒有顯著影響,但對農戶的工資性收入、外出收入有顯著負作用。人均耕地面積對工資性收入、外出收入的邊際效果分別為一8.1%、-7.7%,這意味著人均耕地面積越多,會減少農戶勞動力外出的可能性,其掙取的工資性收入和外出勞務收入也會相應地減少,這與現實相符。
(四)村莊屬性
在村莊屬性中,村莊中安裝的電話部數對各項收入均沒有顯著影響,但村莊距離公路的距離對農戶的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顯示了統計上的有意性,其邊際效果分別是6.3%和6%,這意味著:在其它條件均相同的情況下,村莊距離公路越近,農戶外出打工的可能性會越大,相應地,掙取的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會越多。村莊中的企業數目對農戶的總收入也顯示顯著影響,其邊際效果是3%,即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村莊的企業數目每增加1%,村中農戶的總收入會提高3%,但企業數目對農戶的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沒有顯示顯著作用。
四、結 論
實證表明,關于戶主個人屬性、家庭屬性、人力資本、村莊屬性對農戶就業天數和收入的影響,大致可概括如下:
1.個人屬性中,性別、年齡、年齡的變化對總就業天數、非農就業天數、外出就業天數決定均有顯著影響,非農業戶口與農業就業天數顯著負相關。年齡對工資性收入具有顯著作用,但對總收入和外出收入沒有多大影響;性別和非農業戶口對各項收入的決定沒有顯著影響。
2.家庭屬性中,國家干部職工戶對家庭總收入和工資性收入決定有顯著的正向作用。黨員戶和鄉村干部戶在就業天數、收入決定中均沒有顯示統計上的顯著性。非農就業比率和勞動力比率對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表現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勞動參加率對總收入有顯著影響;勞動利用率對各項收入也有顯著影響。人均耕地面積對農戶的工資性收入、外出收入有顯著的負作用。
3.人力資本各因素中,農戶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對其就業天數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初中水平的勞動力與其總就業天數、非農就業天數和外出就業天數正相關;農產家庭成員的平均受教育年數對其家庭的總收入有非常大的影響。擁有技術職稱與勞動力農業就業天數顯著負相關,與非農就業天數顯著正相關。受過培訓與外出就業天數顯著正相關。受過農技培訓與勞動力總就業天數和農業就業天數顯著正相關,與非農就業天數和外出就業天數顯著負相關。健康自評為優、良的勞動力與其總就業天數、農業就業天數顯著正相關,而健康自評狀況為中的勞動力只與總就業天數正相關。健康自評為優對總收入決定顯示了統計上的有意性??偟膩砜矗挥心切┪幕潭容^高、身體素質較好的農村勞動力才比較有機會更多地參與非農就業,表現了人力資本在非農就業和收入的顯著作用。
4,村莊屬性中,村莊中安裝的電話部數對各項收入決定均沒有顯著影響;但村莊離公路的距離對農戶的工資性收入和外出收入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村莊中的企業數目對農戶的總收入有顯著的正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