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和價格形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于近期開展了一次有關經濟和價格形勢的專家問卷調查,調查范圍相對較廣,受訪者包括中央部委、行業協會、著名研究機構、知名高等院校以及各省市的知名專家和學者。
專家普遍認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已顯現成效。今后,要進一步做好支農、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努力把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控制在合理水平上,要著力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并解決好房地產價格等群眾關心的現實問題,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
一、百名經濟專家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
大多數專家認為今年經濟將會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經濟增速將達到9%以上。同時,部分專家們反映由于投資增長較快、貨幣流動性較高等因素影響,經濟運行存在一定的通脹壓力。
多數專家認為我國經濟運行基本正常。對全年經濟增長速度的判斷上,94%的專家認為今年GDP增幅在9%以上。其中,50%的專家認為GDP增幅在9—10%;44%的專家認為GDP增幅在10%以上。對通脹和通縮壓力的判斷,51%的專家認為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一定的通脹壓力;21%的專家認為存在一定的通縮壓力;還有17%的專家認為既不存在通脹壓力也不存在通縮壓力。
對投資、消費及進出口的判斷,多數專家認為今年消費市場和對外貿易領域均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然較快,應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工作。
對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的判斷,有52%的專家認為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達到25%以上;有42%的專家認為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在20—25%之間。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速度的判斷,49%的專家認為增速在20%左右比較合理;23%的專家認為在18%左右比較合理;另有14%的專家認為在23%左右比較合理。
專家普遍認為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預期增長速度將快于去年的12.9%。52%的專家認為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增幅將在13—14%之間;29%的專家認為增幅將在12—13%之間;只有10%的專家認為增幅將會超過14%。
大多數專家認為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55%的專家認為今年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速將在20—25%之間;19%的專家認為在25%以上;22%的專家認為增速在15—20%之間。
多數專家認為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都將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增幅都將超過去年。但居民收入兩極分化問題應引起重視。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方面,41%的專家認為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將在10—12%之間,略高于去年;還有13%的專家認為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將在12—14%之間,明顯高于去年;有34%的專家認為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將在8—10%之間。由于今年國家采取多項措施來保證農民增收,專家們普遍認為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將高于去年。調查顯示,45%的專家認為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在6—8%之間;20%的專家認為增幅在8—10%之間;16%的專家認為增幅將達10—12%,明顯高于去年。
大多數專家認為當前居民收入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嚴重,應引起重視。
二、對價格總水平及主要商品價格走勢的判斷
多數專家認為今年價格總水平將呈溫和上漲態勢,漲幅與去年大體相當;各月生產資料銷售價格先升后降,價格總水平將與去年基本持平。
對價格總水平的判斷,52%的專家認為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將在1.5—2.0%之間;26%的專家預計在1.0—1.5%之間。對生產資料價格的判斷,61%的專家認為今年生產資料銷售價格上漲幅度將在2—3%之間;13%的專家認為將在3—4%之間;另有24%的專家認為將在2%以下。
對主要商品價格的判斷,多數專家f6c1c4e1ac80e8ca40d942a4ffba9ab7認為今年后期糧食、煤炭、鋼材、有色金屬價格將保持平穩略有波動的走勢;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將可能出現小幅下降;住房價格仍將保持上漲。
調查顯示,52%的專家認為受國家穩定糧價政策的作用,今后幾個月糧食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略有波動;而41%的專家認為糧食價格將會有所上漲;只有7%的專家認為糧食價格將有所下降。
對煤炭、鋼材和有色金屬價格的判斷,47%的專家認為今年后期國內煤炭價格將維持現行價格略有波動,而30%的專家認為煤炭價格將有所上漲;50%的專家認為今年后期鋼材價格將維持現行價格略有波動,而25%的專家認為鋼材價格將會上漲;40%的專家認為今年后期有色金屬價格將維持現行價格略有波動,而38%的專家認為有色金屬價格將有所上漲。
專家對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判斷分歧較大,38%的專家認為今年后期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將可能出現小幅下降;34%的專家認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將維持現行價格略有波動;而27%的專家卻認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將有所上漲。從專家判斷的分散性來看國際原油價格走勢仍不明朗。
對當前我國住房價格的判斷,92%的專家認為當前住房價格水平較高。其中,74%的專家認為當前住房價格水平過高;18 %的專家認為價格水平高一些。另外,55%的專家認為今年后期住房價格將保持上漲;28%的專家認為住房價格將維持現行價格略有波動;16%的專家認為住房價格將有所下降。
多數專家認為人民幣小幅升值有利于經濟健康運行,后期人民幣將會持續小幅升值。
42%的專家認為人民幣小幅升值有利于經濟健康運行;另有39%的專家認為人民幣小幅升值對我國經濟影響不大。對人民幣后期走勢的判斷,89%的專家認為后期人民幣將會持續小幅升值。而判斷人民幣與美元匯率將保持穩定、出現貶值或出現大幅升值的專家很少。
三、百名經濟專家對宏觀調控政策的看法
絕大多數專家認為今年以來國家所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已初見成效,應繼續加強對房地產價格的調控工作。
從國家采取調控措施的總體情況看,80%的專家認為今年以來國家所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已初見成效;有6%的專家認為明顯見效。多數專家認為今年以來國家應對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必要和正確的,有60%的專家認為調控力度應繼續加大,只有10%的專家則認為采取的措施力度已過大。
為使糧食價格繼續保持穩定,絕大多數專家認為今后國家應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同時繼續加大反哺農業的政策力度。
糧食價格的穩定關系到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農民的增收,關系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穩定,所以高達82%的專家認為應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只有10%的專家認為不必要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同時,在判斷今后國家反哺農業的政策力度應如何變化時,有73%的專家認為應繼續加大力度;23%的專家認為應保持目前的力度;僅有3%的專家認為應減小力度。
大多數專家認為,應把增加農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居民收入作為重點,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開展城鎮低收入群體消費品價格指數編制工作。
對目前增加居民收入的重點的判斷,63%的專家認為應同時增加農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居民收入;15%的專家認為應重點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在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針對低收入群體,65%的專家認為應采取強制性推行最低工資制度的措施,74%的專家認為有必要開展消費品價格指數編制工作。
四、綜合對策與建議
結合專家們的判斷和看法,針對今后我國經濟和價格形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繼續抑制投資增長過快
我國投資增長仍然過快,增速明顯高于合理水平,宏觀經濟的結構性失衡問題突出。當前,控制投資過快增長仍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建議國家應標本兼治,繼續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積極擴大和刺激消費需求。對外要努力增加進口,優化貿易結構,采取更為靈活的匯率機制,實現人民幣穩步小幅升值。對內要采取加息、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提高準備金率等手段,控制投資過快增長。
(二)繼續穩定糧食價格,保障農民增收
當前,糧食價格下行壓力仍然存在,農資價格居高不下,農產品結構有待優化,支農資金相對不足,農民增收任務任重道遠。國家應繼續穩定糧食價格。要引導國有糧食企業積極入市收購,繼續實施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研究對玉米、大豆價格實行最低收購價制度的可行性。國家應繼續控制好農資價格。要強化監督檢查,完善直補政策,減少農民購買化肥、柴油等生產資料的成本。國家應不斷優化農產品結構,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要鼓勵和引導農民積極發展品質優良、附加值高的特色農產品,推廣土地集約化經營和規模化耕種。國家應加大支農力度,增加支農資金,保障農民的糧食生產。
(三)減少居民收入差距,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當前,我國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漸擴大,社會保障制度仍不完善,收入分配關系亟待理順。首先,國家應整頓市場收入分配秩序。要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控制壟斷行業收入,取締違規違法收入,調節收入差距。其次,要加大對低收入群體和農民的扶持力度。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公共服務投入,引導和扶持農民轉移就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低收入者的子女入學、就業等給予適當優惠。再次,繼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對社會保障基礎服務能力建設的投入,建立適應城鎮低收入群體、進城農民工的城鎮基本養老、醫療和工傷保險制度。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研究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
(四)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穩定住房價格
去年以來,國家針對房地產市場已出臺了多項配套措施,其密度之大,涉及范圍之廣,均凸顯了政府治理房價、規范房地產市場的決心。但一系列新政出臺后,房價上漲之勢并未應聲而止0148451c71ff7742dc08ab7af73385bb。究其原因,政策效用的不明顯與利益集團的抵抗、政府執行不到位不無關系。后期,國家整頓重點在于要治理土地囤積問題。囤積土地是不法開發商取得暴利的重要原因,開發商不但獲得了土地增值帶來的巨大利潤,并且由于控制了房屋供應量,助長了房價再次上漲。國家穩定房價的重點在于約束地方政府行為。有關統計顯示,地方政府在房地產中的收入將占到整個房地產價格的50—80%。只有擠掉房地產的額外高利潤,同時減少地方政府在土地上的收益,住房價格才能保持穩定。
(五)密切關注石油價格變動,防范價格變動風險
由于我國成品油、農業生產資料、公用服務等產品的價格與國際石油價格密切相關,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在不斷提高。因此,要密切關注國際石油價格的變動和發展趨勢,防范價格變動風險。一是要借助衍生工具規避價格風險。就長期而言,應立足于國內期貨市場,奪取價格制定權。二是擴大戰略儲備規模,合理運用價格干預基金。三是重視和加強國內資源開發。四是鼓勵企業在海外集體采購原料、建立出口價格聯盟,增強談判能力,規避和降低風險。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劉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