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以來,除中小學教科書以外的一般圖書(以下簡稱圖書)價格實行了市場調節價。總體看,圖書價格放開后,大多數圖書經營者能夠依法經營、合理定價,圖書市場價格秩序總體良好。但目前圖書價格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嚴重擾亂了圖書市場價格秩序,影響了圖書出版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圖書價格的規范引導。
一、當前圖書市場價格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部分經營者定價行為不規范,存在欺騙性定價行為
圖書與一般商品不同,出版時在封底和版權頁要標明價格。一些出版單位忽視誠信,濫用自主定價權,利用圖書標價這一特點,高標價、高折扣。如市場一些古典名著、百科全書、工具書、名人傳記、管理全書等,標價奇高,動輒上千元一套,其印張單價高達8—10元(一般圖書印張單價在1.5元左右),實際上圖書一上市便以一到二折的價格出售。經營者顯然是利用了消費者占便宜的心理實施欺騙性定價。盡管從絕對量看,這類圖書所占市場比重不高,但影響較大,嚴重干擾了圖書市場正常的價格秩序,打擊了讀者消費信心。同時,這類圖書還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一些公款消費者以標價報銷,拿取高額折扣中飽私囊,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
(二)部分具有壟斷出版、強制消費性質的圖書價格過高,消費者反映強烈
突出反映在各種資格考試指定用書、行業標準用書等方面。這類圖書具有強制消費特點,發行量較大,印制和發行成本低于一般圖書。但據調查,目前資格考試指定用書平均印張單價為2元左右,較一般圖書印張單價要高25%以上;行業標準用書價格更高,例如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一書,僅109頁,價格卻達到19元,印張單價高達5.24元。壟斷出版、強制消費性質圖書定價過高引起消費者強烈不滿。
(三)中小學教輔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增加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經濟負擔
國家對中小學教科書價格實行了嚴格管制,近年來多次降低價格,目前其平均印張單價在0.8元左右,經營成本利潤率為5%左右,價格遠低于一般圖書價格。但中小學教輔材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格,價格較教科書高一倍以上,平均成本利潤率在40%以上。盡管國家規定了有關部門和單位不得向學生強制銷售教輔材料,但我國考試制度現狀以及學校在教輔材料選用上所處的主導地位,決定了學生只能被動消費;教輔材料高額利潤回扣更增加了有關部門和學校選用的積極性。部分省市有關部門還發布了推薦目錄,引導學生集中購買教輔材料。實際調查結果,學生少則購買一、二套、多則購買三、四套教輔材料,有的學生甚至要購買五套。在一些地方,教輔材料費用占學生書本費的比重已經達到一半以上。
二、規范圖書市場價格的建議
(一)依法制定圖書行業價格管理規章
鑒于圖書商品的特殊性,應依據《價格法》,制定適用于圖書出版業的價格管理細則。一是明確圖書價格制定的原則和方法,引導圖書出版單位依法核算出版發行成本費用,科學合理制定圖書價格;二是要求圖書出版單位建立、健全內部價格管理制度,使圖書價格決策程序制度化,減少人為隨意定價行為;三是加強圖書明碼標價制度管理,規定圖書降價銷售的條件,規范圖書降價銷售行為;四是依法界定圖書市場各種不正當價格行為及規定相應處罰辦法等。
(二)定期發布圖書平均印張價格
在進一步完善圖書價格統計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圖書平均印張價格信息的定期發布制度。要對不同類別的圖書平均印張單價分別進行監測、分析、統計,計算出各類圖書的全國平均印張價格,每年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在相關媒體上公布統計,為圖書出版單位合理制定價格提供參考。
(三)采用綜合手段,加強對“高標價、高折扣”等欺騙性定價行為的治理
在完善圖書價格管理規章、建立圖書價格發布制度的基礎上,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引導、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等綜合措施,制止“高標價、高折扣”等欺騙性定價行為。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圖書市場的監管,引導圖書經營者依法經營、改進管理、合理定價,依法查處各種違規經營行為;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對企業定價行為的約束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懲治“害群之馬”;媒體要廣泛宣傳圖書價格政策,提高讀者識別能力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對嚴重違法的價格行為,要在媒體上公開曝光。
(四)對資格考試指定用書、行業標準用書等圖書價格依法實行必要的干預
考慮到資格考試指定用書、行業標準用書具有壟斷經營、強制消費的特點,建議依據中央定價目錄附錄“存在買方或賣方壟斷的商品和服務,在發生價格矛盾時,由國家計委進行協調和必要的管理”的規定,對用戶反映強烈、價格明顯過高的這類用書價格進行適當干預,限制其過高的出版、發行利潤率,維護消費者利益。
(五)規范中小學教輔材料選用,并將中小學教輔材料價格納入政府價格監管范圍
義務教育階段減免學雜費后,教科書和教輔材料費用將成為學生主要經濟負擔。目前教科書價格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教輔材料過多過濫、價格和利潤水平偏高問題依然突出。為此,建議進一步整頓教輔材料出版、發行秩序,規范教輔材料選用。同時,將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輔材料價格納入政府價格監管范圍,實行與教科書同樣的價格監管方式,以全面減輕學生經濟負擔,制止高額回扣等腐敗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