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2006年10月20日,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歐新黔、國有資產監督和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黃淑和到會并做了重要講話。鄭斯林當選為第三屆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會長。會議通過了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新的章程。
顧秀蓮副委員長在講話中對協會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繼續發揮好作為政府的參謀助手作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宏觀調控政策,隨時跟蹤和了解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政策建議,為構建良好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其次是要積極引導和促進中小企業實現增長方式轉變,鼓勵中小企業節約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推進技術進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hbFrjEfWesfwEHNct1WOIw==型社會做出貢獻。第三是要立足企業、了解企業,及時發現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體制、政策性障礙,及時了解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資金融通、進出口貿易、執行國家稅收政策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代表企業加強與政府的協調和溝通。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歐新黔充分肯定了協會近年來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她說:“16年來,協會作為政府和廣大中小企業之間的橋梁和對外合作的窗口,在政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方協會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積極開拓,做了大量的基礎性、開創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推進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在實施中小企業“走出去”戰略中大有可為。“鼓勵扶持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是“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我國改革開放新的發展時期中小企業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面臨的共同任務。”“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作為一家具有16年歷史的中小企業行業協會,擁有一支過硬的人才隊伍和多年形成的工作網絡,在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去’過程中一定會大有作為。”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和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黃淑和說:“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立會為宗旨,認真研究制定協會發展戰略,積極探索協會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在對外合作與交流、國內外展覽、管理培訓、信息咨詢等業務中均已形成了特色。特別是在組建APEC中小企業服務聯盟,促進APEC區域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和舉辦‘中國中小企業競爭力講堂’方面,深受中小企業的好評。
會上,剛剛當選的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協會會長鄭斯林說:“當前,我國正處于中小企業國際合作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從中小企業的發展態勢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推動和強化中小企業的發展。面對目前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的發展形勢,協會應把握歷史機遇,順應形勢發展變化,明確發展目標,調整自身定位,拓展服務領域,進一步發揮自身在中小企業國際交流與合作中的作用。”鄭斯林還對協會理事會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要求第三屆理事會的工作重心放在“加強四個建設”,“抓住一個重點”上。“四個建設”包括組織建設、渠道建設、能力建設和信息服務建設;“一個重點”是幫助中小企業進行新興市場的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