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亮點,也自然成為一個難點,反觀當前初中化學探究課,有許多是虛假探究,其表現主要為:
第一,選題不當而引起的無意義探究。在初中化學教學內容中,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進行探究性學習的,主要有兩類。一是難度太大的題目,盡管意義重大,但無法實現,草草了事或沒有結果,都會造成虛假。二是選題沒有意義,如教材中的有些概念、規律和實驗現象等知識,人們耳熟能詳,作為“入門性知識”沒有必要逐個探究。問題要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從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究。
第二,忽視過程的虛假探究。3c88eb715d5153d4f0a83539506c91b4024d4fc7725b6208fdc791de88efb4ed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新課程教材中出現了許多探究性實驗,探究性實驗是注重探究的過程,是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動手、動腦、動口相互交流合作,全身心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在教學實踐中,往往由于受到實驗條件、時間及相關學科知識的制約,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總是匆忙做完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沒有思考,發問和批判的時間。
第三,忽視探究時空條件的虛擬探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必要條件,這所說的支配時間其實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探究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地探求知識,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就必須要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做后盾,否則就只能觸及探究課題的表面,而不能充分,深入地探究某一問題。這是一種“偽探究”的表現,是一種機械、刻板的模式化的課堂作秀。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梅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