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學校最基層的德育工作者。班級德育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德育工作的質量。實踐證明,在教育方式上采取“小一點、新一點、近一點、實一點”是做好班級工作的有效途徑。
所謂“小一點”,就是瞄準大目標,抓好小事情,用平平常常、點點滴滴的小事教育學生。例如把愛國主義教育具體化,落實到愛班級、愛學校、愛社區、愛國旗、愛國徽、愛人民等;把尊老愛幼、禮貌待人,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如吃飯時請老人上座,積極幫助家長做家務;待人接物客氣;愛護同學、小弟弟和小妹妹等具體小事上。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所謂“新一點”,就是用最新發生的事情教育學生,最好讓親臨現場的學生或知情者報告。比如所在小區里剛剛發生的正反兩方面的事例,組織學生自己去評判,哪些是值得弘揚的,哪些是應該批判的,借以增強學生的識別能力,培養了學生關注社會的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所謂“近一點”,就是用學生身邊的榜樣或事例達到教育的效果,使德育工作貼近現實,貼近生活。比如要教育學生辨別是非,可利用班級和學校最近發生的事情;鄰居、同單元、同樓區最近發生的事情等,因為這些事情往往會引起學生的強烈關注,不由自主地和別人談論,這恰恰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大好時機。班主任要不失時機地篩選典型的信息,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受到教育,主導班級輿論的健康發展。再如要教育學生熱愛勞動,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就要先教會學生自我服務。從學會自己穿衣服鞋襪人手,學會疊被褥,到及時整理房間,把東西放在指定的地方,保持條理整潔,幫助家長料理家務,再到主動參加社區公益勞動等。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把德育的總體目標切割成階段性的小目標,再把階段性的小目標通過具體活動來實現,避免空洞的說教。
所謂“實一點”,就是用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例,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內化。因為小學生感知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直覺思維,喜歡直觀的東西,他們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一些孤立的現象,看不出事物的內在聯系及其特征,更不會進行抽象的思維和空間想像,所以,教育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更應該利用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例,讓他們很直觀地看得一清二楚。比如要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就要組織學生觀看先烈出生入死、為國捐軀的英雄事跡畫展或聽老紅軍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等;要教育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就要讓學生觀看非典時期白衣戰士舍小家為大家的動人事跡,也要觀看自私自利、危害社會的不法之徒的可悲下場。這樣,學生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實實在在,往往會在心靈深處引起強烈的震撼,起到很好的教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