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錦濤同志“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重要論述,指明了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對我軍保持性質宗旨提出了新要求,職能任務進行了新延伸,歷史使命進行了新拓展,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新發展。
[關鍵詞]胡錦濤;軍事指導理論;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D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06)04—0049-02
一支軍隊要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必須清醒準確地把握肩負的歷史使命。在新世紀新階段,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同志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根據發展了的國際國內形勢和新形勢下黨和國家的歷史任務。于2004年底創造性地提出了我軍在新世紀新階段肩負的歷史使命是:“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國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重要論述,深刻地揭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本質規律,科學地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需要什么樣的軍事力量,如何科學建設和運用軍事力量等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是對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關于我軍歷史使命重要思想的新發展,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重大創新。
一、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對我軍保持性質宗旨提出了新要求
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回顧中國的近現代歷史,曾有無數仁人志士和黨派團體,為了外御列強侵略。內求民族復興,進行一次又一次不屈不撓的斗爭,但都因為沒有先進思想的指導和先進組織的領導而以失敗告終。自從由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由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組成的中國共產黨登上中國歷史舞臺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中國人民依據近現代以來中國歷史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
黨奪取政權不容易,執掌好政權尤其是長期執掌好政權更不容易。當前,我們黨的執政地位面臨著新的挑戰。從國際看,西方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加強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企圖用他們那一套政治模式和價值觀念來改造我們。他們大肆鼓吹“軍隊非黨化”、“軍隊非政治化”、“軍隊非國家化”等謬論,妄圖使軍隊脫離黨的領導,以達到顛覆我們黨的執政地位,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推翻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目的。從國內看,我國的改革處于關鍵時刻,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國內各種敵對勢力與國外敵對勢力相互勾結、相互呼應,千方百計利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興風作浪、搗亂破壞,妄圖顛覆我們黨的執政地位。
面對這些挑戰。胡錦濤主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我軍要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的新要求。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為。國家是由政黨領導的,軍隊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是為一定的階級和政黨的統治而存在和服務的。誰想奪取政權并保持它,誰就應有強大的軍隊。我軍是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是我黨締造和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歷史上曾為黨奪取政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更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個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正如胡錦濤同志指出的:只要黨緊緊依靠全國人民,牢牢掌握人民軍隊,國家就出不了大亂子,就可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就能確保黨的執政地位,確保社會主義紅色江山永不變質。
二、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對我軍職能任務進行了新延伸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于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是我們黨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總攬全局,審時度勢作出的科學判斷。抓住這個機遇期,我國就能爭取主動,贏得發展;喪失這個機遇期,就會陷于被動和落后。抓住這個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于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戰略機遇期來之不易,維護和利用好這個戰略機遇期更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歷史充分說明,良好的安全環境,是一個國家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是抓住和利用好戰略機遇期的關鍵。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影響戰略機遇期安全環境的因素不少。從國際安全環境看,“冷戰”雖已結束,但天下仍不太平。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連綿不斷;國際恐怖主義愈演激烈,國際宗教極端勢力活動日趨猖獗;西方敵對勢力全球軍事部署的調整對我國的安全構成潛在的威脅。從周邊安全環境看,我國周邊地區還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中國與少數國家歷史遺留的陸地邊境問題仍未解決,我國海洋國土的主權問題仍同周邊多個國家存在爭端,朝核問題能否成功解決成為影響我國周邊安全的重要因素。從國內安全環境看,“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對我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構成嚴重威脅,成為影響我國發展的心腹大患;“藏獨”、“東突獨”等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恐怖主義勢力有所抬頭;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和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各種社會矛盾導致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在增多。上述三個方面的不利因素,都有可能影響我們對國家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把握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在這種情況下,軍隊保障國家安全和發展的作用進一步提升。
正是基于對國際、周邊和國內安全環境的深刻分析和準確斷判,胡錦濤主席提出,我軍要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這一論斷,對我軍的職能任務進行了新的延伸。我軍的職能任務由過去的維護國家生存安全延伸到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安全,深刻體現了發展這一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對軍隊建設的要求。這一論斷,要求軍隊要為國家發展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安寧的周邊環境、和諧的社會環境,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對軍隊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為國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對我軍的歷史使命進行了新拓展
國家利益是指一個國家生存與發展需求的總和,通常由國家領土、國家安全、國家主權、國家發展、國家穩定和國家尊嚴等多個層次構成,分為國家經濟利益、國家政治利益、國家安全利益等多個方面。
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代,國家利益所涉及的疆域主要是指領土、領海、領空等地理邊疆。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類活動的空間不斷擴大,國家利益已逐漸超出傳統的領土、領海、領空的范圍,不斷向海洋、太空、電磁空間等新的領域拓展。一是國家利益向海洋拓展。隨著人類社會對陸地資源的不斷開發,未來人類對海洋資源的依賴變得越來越高,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未來生存和發展的優勢,海洋已成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寶庫。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在公海上也有我們巨大的國家利益。同時,海洋是國際交往的大通道,海洋交通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我國有30多余條遠洋運輸航線通達150多個國家的600多個港口,我國對外貿易的97%是通過海上運輸實現的,海洋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命脈。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海洋資源和海上通道對我國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地位日益凸現出來,海洋安全已成為維護國家安全新的戰略制高點。二是國家利益向太空拓展。隨著人類活動的步履從陸、海、空拓展到太空,外層空間的巨大經濟價值和軍事價值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重視;隨著太空航行、星球探測乃至太空戰略防御系統的出現,太空領域已成為國際合作、競爭和對抗的新領域。這一趨勢要求我國必須有能力維護太空領域的國家利益和安全。三是國家安全利益向電磁空間拓展。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電磁波已充滿整個空間,普遍應用于經濟、政治、軍事等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電磁空間已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間,成為影響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新領域,誰掌握它,誰就掌握了經濟發展和贏得戰爭的主動權。
維護國家利益是軍隊的使命所系,職責所在。胡錦濤主席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高瞻遠矚地指出,軍隊要為國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這一論斷使我軍的歷史使命發生了新的拓展,我軍不但要擔負維護傳統的領土安全、領海安全、領空安全的任務,還必須擔負維護海洋安全、太空安全、電磁空間安全的任務,做到國家利益發展到那里,軍隊的歷史使命就拓展到那里,確保國家經濟、社會、生活正常運行,確保國家利益的實現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四、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對我軍的歷史責任提出了新義務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愿望和責任,也是我國外交的宗旨。實踐證明,和平是促進共同發展的前提條件,共同發展是保持和平的重要基礎。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國堅定不移的既定方針。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既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也是我們的國際義務。一方面,我們要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另一方面,又要以自身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在新世紀新階段,雖然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但是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國際恐怖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的危害上升,局部戰爭和地區沖突時起時伏,熱點問題層出不窮;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和科學技術的加速發展,各國間的合作與競爭日益加深;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相互交錯,世界還很不安寧,人類面臨著許多嚴重挑戰。這些不確定因素對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形成了重大威脅。古人說得好:能戰方能言和。只要世界上還存在不同的國家和階級,還存在現實或潛在的戰爭,爭取和平、維護和平,就離不開軍事實力。只有具備了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能力,才能實現和保持真正的和平。同時,國際交往講究實力,有實力才能有魅力,要想在國際舞上發揮作用,說話有份量,首先要讓自己有力量。要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作后盾。只有建立一支與我國地位相稱,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軍事力量,才能應對危機、遏制戰爭,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胡錦濤主席站在世界的高度,提出了我軍要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這一論斷,對我軍的歷史使命提出了新的任務,使我軍的使命由保衛國家主權安全延伸到維護世界和平。要求我軍不僅要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中履行職責,還要在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中有所作為;不僅要維護和促進我國的和平發展,還要在參與國際維和、救援、反恐等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要求我軍必須以世界眼光來加強和推進軍隊建設,努力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與我國地位相稱、能夠承擔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重任的軍事力量。
總之,胡錦濤主席“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重要論述,體現了黨的歷史任務對我軍的新要求,適應了我國安全形勢的新變化,反映了國家發展戰略的新需要,明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新目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指導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實踐,深入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指南。
責任編輯:王潤秋(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