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周預告
(2006年11月13日-11月26日)
胡錦濤外訪12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將于11月15日至26日出訪越南、老撾、印度、巴基斯坦等亞洲四國,并出席在越南河內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潘基文赴聯合國交接
下屆聯合國候任秘書長潘基文計劃于11月15日前往紐約,完成與現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交接工作。
荷蘭厄瓜多爾舉行大選
原訂明年5月舉行的荷蘭大選將提前到今年11月22日舉行;厄瓜多爾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將在11月26日舉行。
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中國人民銀行從11月1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中國百名青年訪問印度
中國百名青年代表團將于11月19日至29日訪問印度。今年正值“中印友好年”,兩國百名青年代表團互訪是系列慶祝活動的重要部分。
京港經濟洽談會舉行
第十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將于11月15日至16日在香港舉行,以“北京奧運籌備進展情況介紹”為主題。
專業用戶測試3G手機
從11月15日起,北京、上海、青島、廈門、保定五個主要測試點,將陸續有一批專業用戶開始使用TD-SCDMA手機,以對其性能全面檢驗。
新規出臺規范零售企業
由商務部等五部門公布的《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自11月15日起施行。
昨與今
(10月30日至11月12日)
北京峰會開辟中非合作新前景
★1999年10月底,根據部分非洲國家的建議,中國政府提出召開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的倡議。中非合作論壇躍然紙上。
☆2006年11月3日-5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暨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召開,中國領導人和48個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聚首北京。
從1999年正式提出,到2006年的北京峰會,中非合作論壇成為新世紀中非加強友好合作、謀求共同發展的具創新意義的外交平臺和對話機制。
北京峰會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07年至2009年)》兩個成果文件,確立發展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對中非未來三年合作進行全面規劃。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宣布了中國加強同非洲務實合作的八項舉措,包括中國對非洲援助三年內增加一倍;中國免除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所有非洲重債窮國、最不發達國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無息貸款債務;把非洲輸華商品零關稅待遇受惠商品由190個稅目擴大到440多個;等等。
在峰會期間,12家中方企業和單位與非洲國家的政府和企業簽署了16項合作協議,價值達19億美元。
新聞簡報
人民幣匯率迭創新高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1月9日又創新高,達到1美元兌7.8697元人民幣。自2005年7月中國取消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掛鉤以來,人民幣不斷逐步升值,16個月來升幅約3%。
中俄總理舉行定期會晤
中國總理溫家寶與俄羅斯總理弗拉德科夫11月9日在北京舉行中俄總理第11次定期會晤,達成九項共識,并共同出席中俄關于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的協定、和平利用核能中期合作諒解備忘錄、教育合作協議等雙邊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
中國-東盟紀念峰會舉辦
10月30日,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紀念峰會在廣西南寧舉行。中國總理溫家寶和東盟十國領導人出席,并共同簽署《中國-東盟紀念峰會聯合聲明》。
他信在華進行私人訪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1月2日證實,泰國前總理他信在中國“進行私人行程”。他信在今年9月的軍人政變中被趕下臺,此后一直在英國避難。
歐洲大停電殃及千萬人
歐洲大約1000萬人11月4日晚遭遇停電,起因是德國有關方面為了讓一艘出廠的船通過船廠上方的兩條高壓線,切斷了這兩條電線,結果造成歐洲電網東部電力輸出負荷過重,西部電力輸入不足。
尼日利亞一客機墜毀
10月29日,尼日利亞ADC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客機從首都阿布賈機場起飛后不久墜毀,機上100多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中僅七人生還。
中國礦難進入高發期
11月5日,山西大同煤礦集團軒崗煤電公司焦家寨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至少造成17人遇難,30人下落不明。10月以來,黑龍江、河北、甘肅等地煤礦事故也接連發生,重特大事故發生頻率加快。
湖北隨州發生4.7級地震
10月27日18時52分,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三里崗鎮發生4.7級地震,翌日13時又發生4.2級余震。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但部分房屋受損。
“欣弗”事件責任人自殺
11月1日,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裘祖貽自殺身亡。他早先在“欣弗”不良事件中因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而被撤職。
滬市委組織部長外調海南
11月3日,原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姜斯憲,在海南省人大會議上被任命為海南省副省長。此前,上海市國資委主任凌寶亨、副主任吳鴻玫因涉及社?;鸢?,正在協助調查。身兼上海國資委黨委書記的姜斯憲外調,引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