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實驗,實為規模放號,中國3G已經上路
11月6日前后,所謂中國3G標準TD-SCDMA(下稱TD)進入了新一輪測試——友好用戶規模放號實驗。
按照既定方案,本次友好用戶放號的城市選擇了“3+2”,即青島、廈門、保定三個已經完成前期場外測試的城市,加上北京、上海這兩個本身就已存在TD網絡部署的城市。
放號實驗基本沿用了前期外場測試的方式,即青島(網通)、廈門(中國移動)、保定(中國電信)主要由運營商負責,北京主要由電信研究院和大唐電信等幾家共同負責,上海則不詳。
根據測試安排,此次集中放號總量大約2萬部,基本確定采用188及199號段,測試時間為兩個月。但由于手機終端供貨制約,放號要經過幾個階段,先期發放的友好用戶并不多。另外,由于北京、上海的測試,不能像其他三個城市可直接從前期的外場測試中平移過來,所以需要更長時間準備。業內消息稱,北京放號應在11月15日前后。
北京的放號數量也沒有達到此前媒體所稱的5000個,前期大約僅發放200個,后幾期用戶數量仍未確定。上海情況與北京類似。也就是說,本輪測試,主要用戶分配給了青島、廈門、保定三個前期測試比較成熟的城市,但它捫同樣也受制于手機終端供貨問題,需分階段放號。
目前,青島、廈門、保定已經給友好用戶放號。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一位專家駐扎在由中移動負責的廈門。據她稱,這次運營商非常支持,中移動態度很好,比以前改變了很多;“因為國家政策已經很明確,大勢所向,企業沒辦法不支持。”
參與廈門測試的一位研究人員11月10日告訴《財經》,目前測試“話音基本沒任何問題,比預期的好得多——應該說比前幾次測試的進步都大,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這位專家總結說,“我認為基本上已經具備了商用水平。”
事實上,本次規模放號啟動,已表明TD—SCDMA完成了技術測試,進入小范圍的商用測試。這進一步明確了政策層面對TD的支持再度加碼。這亦被資本市場解讀為“政策利好”,刺激了幾大運營商和設備商的股價。11月7日,中國電信(香港交易所代碼:0728)、中國網通(香港交易所代碼:0906)分別大漲6.8%和6.7%,中國移動(香港交易所代碼:941)股價則一度逼近70港元高位。
“市場認為,TD測試已到尾聲,中國電信和網通預期會獲得3G牌照,這將極大改善現有業務。”中金公司分析師張嵐嵐稱。
本次規模放號引起廣泛關注,更重要的是市場看到主管部門的明朗態度。11月4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許勤公開宣布,中國一定會按照早先對國際奧委會的承諾,在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城市提供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服務。這是今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首次對3G啟動進程作出承諾。根據安排,舉辦奧運項目的內地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青島、沈陽、秦皇島等六座。
從許勤的發言中,業界不難推斷出中國3G牌照的發放區間。諾盛電信咨詢就認為,3G牌照的發放肯定要在TD測試結束之后;而且考慮到TD是一個新生標準,勢必需要比其他3G標準多至少半年的提前量,以便獲得實際組網和運營經驗;另外考慮到奧運因素,2007年年中發牌,將是較為合理的。
類似的預測在市場上很多。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一位專家稱,盡管“放號”與“發牌照”之間沒有直接關系,但估計牌照會很快發放,因為不發牌照就沒法進行商業化運作;如果發牌照,也是先發TD。在時間判斷上,一些專家甚至認為商用測試只需要兩個月——若進展順利,3G發牌指日可待。
不過,北京郵電大學一位教授稱,關于“何時發放牌照”的討論并不符合政策意圖,“啟動商用測試表明中國事實上已經上3G了,只不過暫時不能發牌照而已”。現在政府只要宣布發牌,就很難避免其他制式進來,這對先天不足的TD是極為不利的;惟一的辦法就是先不發牌照,讓TD盡快商用,以“商用測試”之名行放號之實。
他認為這是一種婉轉的做法,與當年默認的“小靈通”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等TD商用測試完全成熟了,再允許別的技術放號,這才是發3G牌照的最好時機。”
不過,所有美妙的設想,都依賴于TD的商用測試和市場試探行動獲得理想結果。從目前短暫的測試期間看,最主要的瓶頸是手機終端供貨問題。參與廈門測試的一位研究人員稱,入圍名單大概有12到15家,都是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品牌,沒有海外品牌。但是款式少,供貨有限,大規模放號還不行。
業內的另一重擔心是,幾個已放號城市傳來的信息,只表明目前的手機終端在簡單應用和基本應用方面沒問題,并未表明已經解決了發熱、高速移動問題等前期技術測試中暴露出的頑疾。
參與測試的專家稱,11月15日至16日,由信產部電信研究院主辦的“3G在中國”2006年全球峰會將在北京召開,屆時有關測試的結果會“全部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