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肉“升級”成注膠肉
一些不法屠宰場、肉販為增加肉的重量,謀取更高利潤,竟利用化工原料卡拉膠極強的黏稠性能,將其加水稀釋后注入待宰動物體內,使其不至于像注水肉一樣易被質檢人員和消費者發現。
前幾年,做豬肉、牛肉、雞、鴨、兔等肉類生意的,摻假的辦法大多是注水。執法人員甚至普通市民采取用刀割、用衛生紙擠壓等土辦法,就能讓“注水肉”現出原形。而“注膠肉”不但“水分”不易溢出,肉質看起來也更鮮嫩。據熟悉行業秘密的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的兔肉至少有三成注射了卡拉膠,而豬肉、牛肉等也有不少注射了卡拉膠。還有一些黑心商販,將對人體有害的胭脂紅兌入膠水中,通過鐵管插入豬的喉管內,將膠水灌入豬的體內“鎖住”水分。
衛生部門專家指出,卡拉膠是一種食品化工原料,國家對其使用范圍、用量都有嚴格的規定。不法商販為了牟利,使用的多是工業用或非食品添加劑的卡拉膠,對食用者的健康非常不利。
提醒:識別“注膠肉”的簡易方法,一摸肉質,注膠肉柔軟度不夠,比正常的肉質硬;二觀顏色,卡拉膠為淡黃色粉末,注膠肉的顏色會與正常的肉不同;三聞氣味,不法商販多采用工業卡拉膠,工業用膠是有刺激性氣味的,仔細辨別注膠肉與正常肉的氣味是有差異的;四問價格,注膠肉的價格一般都比較低廉。此外,注膠肉投入沸水中,煮出來后,會明顯縮水,而且伴有亮晶晶的東西浮出水面。而且加入胭脂紅的升級版注膠肉異常鮮紅,煮肉的水也呈鮮紅色。
鮮亮蔬菜純酸浸泡
在菜市場中,有些菜販將剛運回來的蓮藕、生姜、土豆等蔬菜放進水盆里沖洗或浸泡一陣,這樣處理過后的蔬菜,立即會變得色澤鮮亮誘人。知情人透露,沖洗或浸泡過程中,使用的大都是有毒藥水——工業檸檬酸。
一名菜販向熟人吐了真言:“這藥水有毒,以后看著特別鮮亮的蓮藕、生姜等蔬菜,千萬不要吃,對身體不好。城里人容易生出各種各樣的怪病,有很多都是吃出來的。”據了解,這些老菜販自己吃的,都是沾泥帶土的蔬菜。那些“藥水菜”,老菜販們從來都是不吃的。據有關部門檢測,工業檸檬酸含有強酸性,會對人的消化系統產生腐蝕和刺激作用,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
提醒:選購蔬菜不能光看外表,鮮亮的蔬菜不一定新鮮衛生。
“返青粽葉”小心致癌
粽葉采摘季節通常在每年7~10月。此季節的棕葉不需加工也可以保持鮮綠色,但其它時節由于受地域、保存、運輸等環節影響,無法保證新鮮粽葉綠色長期不變。加上粽子在銷售前都要經過高溫蒸煮,粽葉的顏色絕不可能保持鮮綠色。
新鮮粽葉能夠呈現青綠色是因為其本身含有大量的葉綠素,葉綠素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物質,粽葉離開母體以后,細胞就會死亡,葉綠素就會分解成其他的物質,葉子的綠色也會失去,變成一種又黃又暗的顏色。
粽葉老板為迎合粽子生產商的需要,便采用化學手段——在浸泡粽葉時加入工業硫酸銅和工業氯化銅,讓已失去綠色的原色粽葉重新返青,這種粽葉被稱為“返青粽葉”。其實,這是銅元素附著在粽葉上造成的。
國家輕工食品檢測中心的專家指出,用硫酸銅染制的粽葉包裝粽子,很容易使該類物質滲透到粽子產品中去,因為工業用硫酸銅原料中都含有砷、鉛、汞等重金屬元素,食用后會給身體造成極大損傷,嚴重的會導致腎臟功能衰竭。如果銅的攝入量過大或者長期積累,則會使大量銅元素積蓄于肝臟,引起銅中毒。一旦發病就有可能致癌、致畸,甚至危及生命。
提醒:購買粽子時一是要看外觀。返青粽葉具有均勻的青綠色,看上去很誘人,而原色粽葉顏色發黃發暗。二是聞味道。返青粽葉包裝的粽子煮熟后,粽子香味不足,相反還有淡淡的硫磺味道。三是辨煮水。由于經過化學處理,返青粽葉的顏色相對穩定,加熱后,水的顏色變化不大或者呈現輕微的綠色,水的綠色較明顯的,說明化學原料含量高;而原色粽葉包裝的粽子加熱后,水的顏色會呈現淡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