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和突出,導致周圍組織和結構繼發性變化而引起的常見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但是由于某些工作中的不良體位,使得部分年輕人的頸椎病發病也呈上升趨勢,這種現象應提起重視。因此要對預防頸椎病的知識加以宣傳,同時也要指導頸椎病患者應注意的問題,以減輕疾病的癥狀,提高頸椎病人的生活質量。
改變不良的睡眠姿勢和習慣
人的一生中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睡眠的姿勢和習慣直接影響身體健康。睡眠姿勢不當也是引起或加重頸椎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保持良好的睡眠體位中老年人選擇在木板床上墊上自己感覺舒適厚度的褥子最好,或以木板為底板,墊上加硬的席夢思床墊也行。但即使是加硬的床墊也要定期翻個或換位置,否則會因長期睡壓而局部凹陷。睡眠時不論采用仰臥位還是側臥位都應使頭部保持自然仰伸位,使雙膝、髖略屈曲,這樣可保持脊椎正常生理曲線的體位,使全身肌肉、韌帶及關節獲得最大限度的放松與休息。尤其注意側臥位時不要使頭部向下彎屈,扭著脖子睡覺,因為這樣無論是從維持頭頸部生理曲線還是從保持呼吸道通暢來看都是不科學的,應加以糾正。所以,保持良好的睡眠體位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條件。
枕頭的選擇枕頭是維持頭頸正常位置和保證睡眠舒適的的重要工具,所謂“正常”位置還是指維持頭頸段本身生理曲線的體位,這種生理曲線不僅是頸椎外在肌群平衡的保證,而且對保持椎管內的生理解剖狀態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如果使用和選擇不當(包括枕頭的高低、形狀與填充物的不同等),不僅會破壞頸椎椎管的外在平衡,而且也會直接影響到椎管內容積的大小和局部組織的解剖狀態。俗話說的“高枕無憂”其實并不科學,要想睡得“無憂”,應注意如下4條:切忌高枕;不可無枕;要選擇合適的枕頭;要正確地使用枕頭。
切忌高枕不僅睡眠時不能高枕,在家休閑狀態下,如在床上看書,斜靠在沙發上等等都不可用高枕倚著頭,尤其是中老年人,否則會增加頸椎間盤的壓力,加劇椎節的退變。
不可無枕有人聽說高枕不好,便反其道而行之,索性不用枕頭,其實這樣也不好,不用枕頭的姿勢必然使頭頸部處于仰伸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容易使后方的黃韌帶向椎管內陷入,造成對脊髓的壓迫和刺激,尤其是對椎管矢狀徑狹窄者影響更大,更易加重病情,所以不可無枕。
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什么叫合適的枕頭,那要因人而宜,個人的身高、肩寬、體重不同,枕頭的尺寸高低也不同。但總的原則是:枕頭的形狀應該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型為佳,這種枕頭形態可利用中間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對頭頸部可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以減少在睡眠中不自覺的異常活動。不習慣元寶枕頭的人可用平枕,但是要注意不能用中間高、兩邊低的山丘型枕,否則會使頭頸向兩邊活動,不易保持理想的頭頸體位,不利于治療和預防頸椎病,還有可能會加重頸椎病的癥狀。枕頭的填充物應用質地柔軟,透氣性好,有一定彈性的東西,比如透氣棉、木棉、羽絨等,用清潔整齊的蕎麥皮也可以。枕頭的高度要求應是:當側臥時,頭與肩膀之間的高度基本就是枕頭壓實了的高度即可。還有一個測量辦法是當枕頭壓實時大約相當于本人一個拳頭的高度。一般來說,這樣的枕頭基本符合頸椎生理曲度的要求。
要正確地使用枕頭如何使用枕頭這件事好象很不被人重視,哪一個人不會使用枕頭呢?其實不然,很多人使用枕頭方法不正確,長期使用枕頭不當是造成頸椎病發生的因素之一。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平臥時,將枕頭的主要部分墊在頸后處(也就是脖子后邊應填滿),后腦勺兒的部位應薄一點兒。不應把枕頭墊在后腦勺上,使脖子懸空。側臥時應在耳后下的頸肩處,不應墊在耳朵上邊。否則就容易形成側臥體位脖子懸空的“高枕”狀態,人為地改變了頸椎的生理曲度。
總之,為了治療和預防頸椎病,應改變自己不良的睡眠習慣和體位。頸椎病患者的枕頭很重要,不宜過高和過低。即使健康人也應注意保持頸椎前凸的生理體位,以防引起或加速頸椎的退變。在對頸椎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根據病情及時適當地調整枕頭的高度。
糾正與改變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體位
持久不良的工作體位是頸椎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影響了頸椎病患者的治療與康復。有些職業確實需要長期低頭工作,比如:機關工作人員、打字員、電子元件流水線上的工人、刺繡工、縫紉工、電腦操作者、手術臺上的醫護人員等等,當工作時間和強度超過了其本身代償限度,頸椎及有關組織就會產生病理變化,引起頸椎病的發生。所以應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和減輕不良體位對人體的影響。
定期改變頭頸部體位工作中不良體位不可持續過久,一般在半個小時左右就要抬起頭來,平視數秒至半分鐘,以便放松一下頸部肌肉。如果有條件可把辦公桌放在窗戶附近,經常看一下窗外利于抬頭后仰視,既可以消除頸部疲勞,還可以調節視力。
自我牽引工作中感覺頸部不適時,可進行徒手自我牽引,具體手法如下:雙手十指交叉合攏,置于枕頸部,然后將頭后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頂方向持續牽引5~10秒鐘,連續3~4次就可以起到緩解椎間隙壓力的作用。但本方法對于椎管狹小,尤其是伴有黃韌帶肥厚者不適用,因其可加劇黃韌帶突向椎管內的程度而使癥狀加重,因此要切切注意。
自行頸部按摩和活動對已有頸椎病早期癥狀者(脊髓型除外),在工作疲勞時,可以對頸后肌群進行自我按摩,即用雙手十指輕輕捏壓頸肩部肌肉,以促進血液循環,放松肌肉,減輕頸椎的負擔,但不能過快和用力過度。有的人以頸部為軸,頭顱大幅度的環行繞動,以為這樣可以活動頸椎。其實這樣活動非常不好,因為頭顱的重量是很大的,這樣的活動會給本來就支撐不穩的患病的頸椎帶來很大的負擔。會加重癥狀并易引發壓迫神經根或急性神經根水腫等嚴重后果。正確的方法是:兩肩自然下垂,平穩呼吸,慢慢地前低頭,慢慢地后仰頭,用左側的耳朵去碰左肩(不是一定要碰到肩,只是做這個動作),用右側的耳朵去碰右側的肩。這樣前后左右做上數次,就起到了活動頸椎的作用,且不會造成對頸椎的損傷。切記不能用繞圈的方法活動脖子。
調整桌面或工作臺的高度桌椅的高度應根據個人身材高低加以調整。一般的桌椅都是標準件,其高度并不適合各種身材,工作臺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頸椎的內外平衡,時間長了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因此身高180以上或160以下的人都應通過椅子調整高度,以保證頭、頸、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線,尤其是有頸椎病者,切勿過屈,也無必要過伸。對某些需要長期伏案工作者,可以訂制一塊與桌面呈10°~30°斜面的工作板,會更有利于調整坐姿,尤其有利于需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中老年人,可以減少屈頸程度而有利于對頸椎的保護。
除此之外,低溫和潮濕也與頸椎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在工作和生活中應避免此種不良刺激。頸椎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以下兩點:
1.盡量避免潮濕環境如果室內環境過于潮濕,就會引起排汗功能障礙,由此就容易引起人體內平衡失調而誘發頸椎病或其他骨關節病。因此應設法避免潮濕環境,南方的梅雨季節更應注意。
2.氣候變化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每到季節變化時,氣溫不穩定,這時頸椎病人應注意頸椎部位的保暖,避免受涼,否則會因受涼而引起肌肉痙攣或風濕性改變。在空調環境下,冷風直接吹向頸椎部位也可以誘發或加重頸椎病的癥狀,應盡量穿有領子的衣服,要注意頸椎局部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