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總有煤氣中毒事件發生的報道。我們常說的煤氣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而一氧化碳到底是什么呢?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它的比重是0.967,當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達到12.5%時,就有爆炸的危險。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生活性中毒和職業性中毒,尤其是在冬季取暖期更易發生。在生產和生活中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就會產生一氧化碳,吸入過量的一氧化碳就會發生中毒。
在煉鋼、煉焦、燒窯、煤礦、化學工業等生產過程中都會有一氧化碳產生,如不注意管道的密閉和環境的通風及個人防護等預防措施,就有可能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危及生產者的健康和生命。
在生活中,尤其是冬季取暖季節,門窗緊閉,煙囪堵塞、漏氣、倒風,有的地區甚至火爐無煙筒,或者在通風不良的浴室內使用燃氣加熱器洗澡,在密閉的空調車內滯留時間過長等,都可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煤爐產生的氣體中一氧化碳含量可高達6%~30%。失火現場的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可高達10%,也會發生中毒。
一氧化碳吸入人體后,85%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Hb)結合,形成穩定的碳氧血紅蛋白(COHb),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240倍。因碳氧血紅蛋白不能攜帶氧且不易解離,造成血氧不易釋放給組織而造成細胞缺氧等,使人體大腦和心臟等重要器官遭受損害,后果非常嚴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按中毒程度可分為3級:
1.輕度中毒血液一氧化碳濃度可高于10%~20%,患者有劇烈頭痛、頭暈、心悸、口唇的顏色變為櫻桃紅色、四肢無力、惡心、嘔吐、嗜睡、意識模糊、視物不清、感覺遲鈍、抽搐等癥狀。原有冠心病的人可出現心絞痛。脫離中毒環境后,吸入新鮮空氣或氧療,癥狀會很快消失。
2.中度中毒血液一氧化碳濃度可高達30%~40%。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意識喪失、昏迷。但對疼痛刺激可有反應,瞳孔對光反射等遲鈍或減弱。呼吸血壓脈搏可有改變。經吸氧治療后可以恢復正常并且沒有明顯并發癥。
3.重度中毒血液一氧化碳濃度可高于50%以上。深昏迷,各種反射消失,患者可呈去大腦皮層狀態:可以睜眼,但無意識,不語不動,呼喊推動都無反應,肌張力增強等。常有腦水腫、呼吸衰竭、肺水腫、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和嚴重的心肌損害、心肌梗塞、大腦及神經系統的損害。昏迷時肢體受壓的部位皮膚可出現紅腫和水皰,各種病理的原因還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和腎衰竭。一氧化碳重度中毒的死亡率很高,即使幸存者也大多數會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另外,一氧化碳中毒者在意識障礙恢復后,經過約2~60天的“假愈期”還可以出現癡呆木僵、譫妄狀態、表情淡漠、四肢張力增強、靜止性震顫、前沖步態、偏癱、小便失禁、失語失明、繼發性癲癇和聽神經損害等等。這就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出現的遲發腦病,也叫“神經精神后發癥”,是一種很嚴重的并發癥。
在生產和生活中一旦發現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立即打開門窗,迅速地將中毒者搬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空氣流通,保持呼吸道通暢,要注意保暖,讓中毒者平臥,頭向后仰,清除口腔內的嘔吐物和活動假牙等物,如能就近找到氧氣,要盡快給中毒者吸氧,因為這是一氧化碳中毒者最需要的。如情況嚴重,同時應撥打120請求救助,要將中毒者及時送往醫院搶救治療,因為早一分鐘搶救就會給中毒者早一分鐘生還的機會,所以千萬不要耽誤時間。
輕度一氧化碳中毒是可以完全恢復的,而重癥中毒者昏迷時間過長,后果往往很不好,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但也有一部分人能夠恢復。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恢復比較慢,有少數患者可留有持久性癥狀。
我國規定車間空氣中一氧化碳最高容許濃度為每立方米30毫克。能夠產生一氧化碳的廠礦車間要認真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要經常檢查測定工廠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設備要經常檢修,以防漏氣的發生,并注意工作場所的通風通氣。加強礦井下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檢測和報警。如果需要進入高濃度一氧化碳場所執行緊急任務時,要戴好一氧化碳防毒面罩,并應系上安全帶;兩人同時工作時要互相監督和互救。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用暖氣取暖已占了很大的比例,但仍有一些用爐火取暖的地區,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的隱患還存在,因此冬季取暖期間還要宣傳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識,居室內的爐火一定要安裝煙囪,煙道結構要嚴密、合理、科學。要采取室內留有通氣孔或安裝風斗等有效措施,居民委員會或有關人員要定期檢查煤氣的防范情況,以保證群眾安全過冬,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