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五一促銷高峰期馬上就要到了,根據以往經驗,大促銷雖然能夠帶來一時的大銷量,但大促銷給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對處于市場成長期的產品來說,大促銷可能帶來促銷過后一段時間的市場蕭條、鋪貨困難、價格混亂乃至渠道商對市場成長失去信心:對于市場成熟期的產品來說,大促銷可能造成價格下滑、竄貨倒貨、市場秩序崩潰以致加速產品老化。不論哪種情況發生,都會給市場造成一定混亂,而這種混亂整治起來并不容易。那么,要避免節日大促銷帶來的市場蕭條或混亂,保持良好的市場秩序,促銷善后工作應該做些什么,又如何做呢?
總結評估,排查隱患
通常情況下,促銷活動一旦結束,負面影響就已經產生,因而控制促銷活動負面影響的前提是排查隱患。同時,對促銷活動的總結與評估,可以作為下一次促銷活動策劃借鑒的素材,從預防的角度減少負面影響。
1.贈品發放的核查與跟蹤
節日促銷活動一般都是針對消費者的,促銷品能否順利到達消費者手中至關重要。為確保贈品能夠順利到達消費者手中,在促銷活動開始時,就要制定活動的規則和說明,同時規定贈品的發放范圍和方法,在活動過程中對贈品發放進行登記;促銷活動結束后,要依據活動規則核查贈品的發放。
具體方法是:算出活動期間產品的出庫總數和贈品發出總數,按照活動細則進行核對。如果贈品發多了,說明有贈品被截留,要深入調查,看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如果贈品發少了,說明有一些消費者沒有得到贈品,或是產品有庫存,要查出原因,盡快想出解決辦法并進行總結。
例如,一家白酒企業在某城市的促銷活動如下:針對團購的促銷是每10件酒贈送1床品牌九孔被;針對商超的促銷是每買兩瓶酒送精美打火機1個;針對消費者的促銷是,每開1瓶酒可得到1張兌獎卡,每2張卡可兌得狗年吉祥物一個。活動期間產品總出庫25000件(規格1×6),兌現活動用去九孔被492床,用去打火機58902個,相當于賣出產品24554件。而反饋的信息表明,活動期間的產品在各個商超的總庫存量超過3500件,于是斷定,有3000多件酒的贈品被截留。經過調查發現,由于活動執行不到位,部分商超通過虛報銷量的方式截留了促銷品。
2.評估促銷活動的效果
促銷活動結束后,要對活動的效果進行評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銷量評估,就是評估促銷活動使銷量增加了多少,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找出其中的原因。某快速消費品處于市場成熟期,在不做促銷的情況下預計銷量比去年增長2%,今年實施了春節促銷活動,預計銷量比去年同期提升6%。節后盤點發現,銷量只比去年提升了3.5%,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經過調查分析,得知原因是許多消費者不喜歡促銷贈品,造成促銷活動拉力不夠。
二是品牌形象提升評估,就是評估促銷活動使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提升了還是下降了,提升或下降到什么程度,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三是評估渠道囤貨情況。一般情況下,大節前經銷商會利用促銷優惠政策進行囤貨,如果囤貨過多一時消化不掉,就會給日后的市場秩序混亂埋下隱患。所以如果渠道囤貨超過預期水平,應積極采取針對措施幫助市場消化,防止低價竄貨、倒貨的情況發生。如某保健品為了利用節日提高銷量,采取買三贈一的促銷方式,活動期間產品出庫超過5000件,結果市場實際消化掉不到2000件,節日一過,降價、倒貨、竄貨現象到處都是,原因是一些二批商利用活動期間的優惠政策大量囤貨,吃了政策后又急于將手中貨拋出去。于是,該廠立即采取了控貨和促進市場產品消化的措施。
3.總結活動不足和經驗
在促銷活動結束后,要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總結此次促銷活動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值得借鑒;哪些地方做得不足,下次促銷應該注意。
通路“體檢”,維護秩序
對于致力于做長線產品、做品牌的企業來說,考慮的重心不是一兩次促銷所帶來的銷量增長,而是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所以,促銷活動一結束,不論銷量增長情況如何,都要給市場“體檢”。促銷活動帶來的市場疾病往往表現在通路上,可以通過檢查通路的精耕情況去醫治。具體方法是:
1.考察通路價格梯度
以某快速消費品為例,在市場操作中,業務人員按照公式“渠道利潤二通路目標零售價—產品到岸價+總扣點”算出渠道總利潤,結合企業的渠道政策,制訂出這個總利潤在渠道中的分配方案。在每次促銷活動結束后,都要考察市場的實際利潤分配是否合理,與預定的分配是否有出入,還要考察按照這種分配方式,產品在各級渠道的售出價格是否達到預計目標,價格梯度是否還存在,通路上各級經銷商的合理利潤是否都能得到保障。如果價格梯度遭到破壞,應找出原因,立即修整。
如出廠價是58元的產品,結算價是54元,目標零售價是66元,渠道總利潤是12元,目標渠道利潤分別為:代理商3元,二批5元,零售商4元。在一次中秋節大促銷過后,發現一些二批低價拋貨,引起了另一部分二批攀比,導致二批的平均利潤只有1元左右。于是廠家立即通過代理商,對部分二批予以暫停供貨、暫停返利結算、責令恢復價格的處理。
2.跨區銷售狀況
跨區銷售會降低相應區域二批的積極性和忠誠度,容易對價格體系造成破壞,應立即杜絕。但一些二批商總是在開展促銷活動的時候大量進貨,賺取活動政策后將貨物拋向其他區域,因此,檢查有無跨區銷售是市場“體檢”的一個重要方面。
解決跨區銷售可視故意竄貨、市場自然流竄等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例如某企業為了解決二批竄貨問題,同時為了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沒有逼迫竄貨二批高價收回賣出的產品,而是采用了價格補償的辦法,要求竄貨者按一定的標準補償被竄貨二批的產品差價。
3.價格回升
節日大促銷后往往會發生產品價格下滑,價格下滑很容易導致市場混亂,造成品牌貶值,進而成為市場下滑的導火索。為減小其對市場帶來的危害,業務人員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恢復產品價格。
某品牌產品在合肥已領軍市場5年之久,是非常成熟的品牌,其采取了以下方法來穩定產品的市場價格:
(1)在做促銷活動前就考慮到促銷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因此不讓推出的促銷優惠政策可變現成現金。因為促銷活動一旦能變成現金,促銷就會被經銷商利用,最終會導致產品價格降低。解決的辦法是,讓贈品能夠快速地被消耗掉,如采用贈送旅游活動、贈送年夜飯等形式,使活動贈品不能積累,不能變現。
(2)價格一旦發生下滑,就要設法將之提升到理想水平,但通常不采取直接控制手段,而是采用調控的辦法。具體方法是產品出廠價不變,如果價格下滑發生在二批,就將給二批返利的一部分變為模糊獎勵,事后通過摸獎等不確定方式返還,模糊獎勵的比例視價格下滑的幅度而定,通常是價格下滑多少,模糊獎勵就定多少;如果價格下滑發生在終端,那么給終端商的返利形式也進行如上操作。
(3)讓市場適度“饑餓”。即使在中秋節、元旦、春節這樣的銷售黃金時段,該品牌也從不壓貨,而是根據市場的實際消化量供貨。在市場消化不完的情況下,即使經銷商拿現款也提不到貨,使市場處于適度“饑餓”狀態,以保持市場秩序和產品價格穩定。適度“饑餓”保證了市場的良性發展,2005年中秋節期間,該品牌在合肥市場投放了35000件產品,到元旦前只有9件竄到外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