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訪夏威夷
江澤民主席于1997年10月26日上午9時踏上了美國的土地,訪問的第一站是夏威夷。夏威夷州州長卡耶塔諾夫婦、檀香山市市長哈里斯夫婦、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普里赫海軍上將夫婦、美國駐華大使尚慕杰夫婦等各界人士200多人到機場迎接。
晚上,夏威夷州州長卡耶塔諾和夫人在官邸為江澤民主席舉行盛大歡迎宴會。州長官邸是從前夏威夷一個國王的宮殿,實際上是一所半敞開的庭院,地方雖不大,但很別致。
宴會期間,外面馬路上聚集了幾十名“藏獨”分子和所謂“人權”示威者,其中還有穿著中式服裝的外國人。宴會開始后不久,約30來名示威者突破警戒線,跑到州長官邸的圍墻外,亂叫亂嚷,有的還用高音喇叭呼喊口號。墻外噪音不絕于耳,宴會受到嚴重影響。州長面有難堪,普里赫海軍上將夫婦也坐不住了。
不難看出,在美國的反華勢力企圖通過示威游行,干擾和破壞中國領導人的訪問。
宴會上,江澤民主席揮灑自如,向主人說起,他在上海交通大學念書的時候,曾學過一首夏威夷民歌“Alloha,Hawaii”(《你好,夏威夷》)。他提議用吉他演奏這首民歌,并邀請州長夫人伴唱。州長夫人維姬是菲律賓華裔,曾是獨唱演員。他們一彈一唱,配合默契,優美的歌聲和音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墻外的噪音也被淹沒了。
宴會后,中國駐美大使李道豫找到尚慕杰大使,嚴正指出:“江主席作為中國12億人民的主席,你們把他請來了,結果你們還搞這套東西,這是對客人的極大不尊重。這樣搞下去,就破壞了訪問。”第二天,尚慕杰大使改變原定行程,徑直飛往華盛頓向美國最高層報告。后來了解到,尚慕杰直接向戈爾副總統匯報了在夏威夷發生的事情。戈爾當即給克林頓打電話,將此事以及中方的反應做了匯報。美方決定有所彌補,在江澤民主席28日抵達華盛頓機場時,作一個不尋常的安排。
非正式會晤
28日下午,江澤民主席飛抵華盛頓。按照美方禮賓慣例,外國元首抵達華盛頓安德魯斯空軍基地機場時,由國務院禮賓司司長前往迎接。為體現對江澤民主席訪美的重視,美方原來安排奧爾布賴特國務卿去機場迎接。當江澤民主席走下飛機時,意外發現迎接他的是副總統戈爾夫婦。這些細節引起了美國媒體的注意,它們評論稱,這種高規格的禮遇在美國并不多見,表明克林頓政府同中國改善和發展關系的決心。
當晚,克林頓邀請江澤民主席到白宮私下晤談。克林頓首先陪同江澤民主席參觀白宮生活區,包括他的辦公室和臥室。在林肯總統當年住過的起居室,他向江澤民主席展示了林肯葛底斯堡演講的原稿。1863年7月3日,在葛底斯堡為美國南北戰爭陣亡將士墓舉行落成儀式時,林肯總統發表了這篇感人肺腑的傳世佳作。對這篇演講,江澤民主席在學生時代就曾誦讀并熟記在心。江澤民主席用英文背誦了演講的開頭部分,這使克林頓感到非常驚訝。
江澤民主席和克林頓進行了兩個小時的單獨交談。克林頓歡迎江澤民主席來訪,解釋夏威夷游行示威活動并不代表美國公眾的主流,美國人民對中國國家主席是歡迎的。
江澤民主席說,自從在西雅圖第一次和總統先生會晤以后,我們多次見面,可以說是老朋友了。那些示威者是嚇不倒我們的,也破壞不了中美兩國的友誼。
哈佛演講
在去哈佛前,江澤民主席已分別在華盛頓美中關系六團體歡迎午餐會、紐約美工商界歡迎晚宴上發表演講,闡述了中國的內外政策和發展中美政治、經貿等關系的原則立場。
美國人常說“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堅合眾國”。哈佛建校360多年來,培養出許多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和企業家,曾出過6位美國總統,3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哈佛曾接待過幾十位美國總統和許多外國元首,但是接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訪問并安排他演講,這是第一次。
11月1日上午,當江澤民主席進入哈佛大學大廈紀念禮堂時,全場1200名聽眾起立鼓掌。陸登庭校長首先致辭,他說:“哈佛大學成立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江主席是第一位來校進行訪問和演講的中國國家領導人,具有歷史意義。中國的人口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中國人民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取得的成就給哈佛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佛大學有同中國進行教育交流的傳統,今后將進一步同中國擴大交流。”
江澤民主席發表了題為《增進相互了解,加強友好合作》的演講。他說,中國與美國應該相互了解,唯有相互了解,才能增進信任,加強合作。中國通過派遣留學生和其他方式了解美國,在這個進程中,哈佛大學顯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1847年,哈佛大學就接待了來自中國的第一批留學生。同樣,美國也應該了解中國。要了解中國,就要從歷史和文化的視角去認識中國。
江澤民主席最后引用了哈佛校門上的一句話:“為增長智慧走進來,為服務祖國和同胞走出去。”他告訴哈佛師生,中國青年也把“胸懷祖國、服務人民”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希望中美兩國青年相互學習,增進友誼,為創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斗。
演講引起陣陣掌聲,會場氣氛熱烈友好。
演講期間,場外傳來“噪音”——一些反華分子用高音喇叭呼喊反華口號。江澤民主席來哈佛之前,包括基辛格在內的不少友好人士擔心反華分子借機鬧事,都勸江澤民主席三思而行,還舉例說某某總統去哈佛演講時,有人竟然在講臺上掛出反對該總統的大幅標語。江澤民主席沒有動搖,他說,他相信無論是哈佛師生,還是美國各界公眾,大多數人是支持發展中美關系的,是愿意與中國增進了解并發展合作的。
有位美國記者在演講后向江澤民主席提問:你到美國以后先看到抗議的人群,今天外面又有那么多噪音,請問你對美國的民主怎么看?是不是覺得他們干擾了你的訪問。江澤民主席回答說,從踏上夏威夷島開始,就不斷看到形形色色的抗議示威,這使他對美國式的“民主”有了更直接的體驗。他雖然已70多歲了,但聽力很好,聽到了外面的噪音,更聽到了歡迎中國領導人來訪的聲音。他認為對付這些噪音的最好辦法,就是繼續演講,用他的聲音壓倒它。
(摘自《中外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