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與謀。焦大不愛林妹妹。房產大亨和房奴則肯定尿不到一壺里去。過去我們喜歡把這叫階級論,現在不興講階級了,但不同的角度便會有不同的立場,這個道理肯定不會錯的。
房亨這詞是我的發(fā)明。想了半天,不知怎么去稱呼譬如任志強、潘石屹他們。原先寫的是房霸,想想,還是刪掉了,怕人家找我打名譽權官司,怕人家會往惡霸一詞上對號入座,雖然現在已有了戲霸之類的詞兒,雖然現在事實上各行各業(yè)有的是霸主們在威風八面。房亨者,房產大亨也。好聽的很,甚至還雅呢!當然,也便于我們這些房奴(房奴這詞就不用解釋了吧)與之交流交流經濟觀,對話一把——不知道雙方可否愿意?
話要從這一陣子的房地產秩序整肅說起。先是任志強。在一次論壇上,公開聲言,“沒有巨大的利潤支持,無法建設品牌,因此房產品牌就應該是具有暴利的。”而在其博客上,他更“上升”到理論說,商品房在法律法規(guī)中被明確界定為市場調節(jié)價格的范圍。所以,社會輿論要求公布成本核算,是一種違反現行法律對經營者權利的保護的要求……因此無需公眾的監(jiān)督;接著便是潘石屹。潘先生針對清華大學副教授周榕先生直陳房地產商“四宗罪”(即“價值觀上崇尚拜金主義”、“宣揚享樂主義生活觀”、“將社會分化推向極致”、“崇洋媚外、追求復古”等等),認為這夸大了房地產開發(fā)商的作用,認為商家不過是“根據政府規(guī)劃和市場需要做自己的事情”。
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嗎?我輩思來想去,還是想站在房奴角度上,說說我們的經濟觀。
首先,還是想說,如今的房地產業(yè)太“黑”了——這里指的是不透明;還是想呼吁:公布土地成本(不好意思,本人早在今年8月12日人民網上發(fā)表的《土地廉政風暴不要水果地皮濕》一文中,就明確提出這一點,并詳加論述,創(chuàng)了一項“中國第一”呢——一笑)。這真的不應是什么經濟秘密,這也與市場經濟規(guī)律無關!因為,土地是國有資源,并非屬于完全市場經濟性質。換言之,這也是公共資源!人民群眾當然有權要求它透明、公開。而問題恰恰在于,這里的“水”太深了,黑幕太多。有的低價拿到了好地,房亨無疑大賺特賺;有的“拿地”時房亨使了不少手腳,出了不少“血”……從近期報上揭露出的一系列案子即可看出這一點。一些房亨,或與政府里的掌權者沆瀣一氣,或與國家金融部門的實力派狼狽為奸,權錢交易,為非作歹。有的之所以至今仍然有恃無恐,說句實話,也并非是“經濟”的力量在撐腰,而是政治的力量在作祟!這一點,是任何一個明眼人都不難看出的。
這就說到房奴,這就說到前不久南方某城市“房奴”發(fā)起的“不買房運動”。誰愿意成為房奴呵?不得已嘛!誰愿意“不買房”呵,沒有錢嘛。這是極其簡單的經濟賬了。當然,從大局考慮,人們可以不去號召抵制買房,但是,如果房亨們一意孤行,如果政府及金融部門和房亨們的“合作”永遠處于“全封閉”狀態(tài),那么,買不起房子的人,恐怕就只能去做房奴了。嗚呼!
有人說,房亨們牛ⅹ,是因為房奴們傻ⅹ。這當然有一定道理。然而,問題在于,房亨如何那么牛ⅹ,那么肆無忌憚?
這,也真的不僅僅是一筆經濟賬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