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經常會碰到怎樣去激勵下屬的問題。世界著名富豪巴非特說:我每天早上一起床,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去激勵我的億萬富豪下屬們去拼命工作。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下面的故事可能會給我們一些啟示。
美國作家謝爾曼·羅杰斯上大學時,曾利用暑假在愛達荷州的伐木隊打工。工頭準備休幾天假,在此期間,他讓羅杰斯代理他的工作。
當時隊里有一個工人叫托尼,整天發牢騷,經常和別的工人鬧沖突。因此,羅杰斯擔心地問:如果有人不服從我的指揮怎么辦?工頭說:炒掉他。但是又補充說:我從事伐木工作40年了,托尼是我帶過的最可靠的工人。我知道他喜歡發牢騷,對社會滿懷仇恨。但是他每天第一個出勤,最后一個收工,他在這工作8年了,從來沒有出過一次事故。
羅杰斯第二天就接手了工頭的工作。他找托尼談心:托尼,你知道從今天起這里由我負責嗎?托尼咕噥了幾聲。羅杰斯說:本來我的打算是,如果你不聽我的話,就馬上辭退你,但是我改變了主意。然后羅杰斯把工頭的話轉告了托尼。
托尼聽完后,手中的鐵鍬掉落地上,淚水沿著臉頰淌下,說:為什么他以前沒有告訴我呢?那天,托尼干得比往常更起勁,而且,他居然笑了!后來他對羅杰斯說:我告訴妻子,你是頭一個跟我說“干得不錯”的工頭。她高興得象過節一樣。
暑假結束后,羅杰斯回到了學校。12年后,他與托尼再次相遇,托尼已經加入西部最大的伐木公司,任職鐵路建設主管。羅杰斯問他何以取得這樣的成功。托尼答道:如果沒有你在愛達荷州的那一分鐘談話,總有一天我會殺人的。你只用了一分鐘,就改變了我的人生。
這就是“一分鐘改變人生”的故事。它告訴我們,發現人的優點,并及時地進行激勵是多么重要。要改變企業里員工和企業的命運,管理者特別是企業家必須學會怎樣去激勵自己的下屬和團隊。
管理者要善于發現下屬的優點。人往往有先入為主的習慣。當對一個人的感覺不好時,往往總是只盯著他的缺點看,而很少人能做到客觀地看到這個人的優點。這個人做的每件事情,管理者都會往壞處想。久而久之,這個人成了管理者的心病,欲去之而后快。因此,管理者就缺乏理性冷靜的頭腦,總想一次性的處理掉這個問題,免除后顧之憂。這種思維習慣,導致管理者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流于簡單粗暴,忽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從而不能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所以,管理者要盡量客觀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善于看到每個員工身上的優點,才能把人管好,把企業管好。
同時,對不良行為的及時、適當懲罰是對好行為的間接表揚。在實際管理中,有一定的考核周期,但是,如果用考核周期來進行相應的激勵和懲罰,必然是不及時的。因此,管理者要想讓員工不斷強化自身的優點和成績,形成良好的習慣,提升企業的生命力和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對員工的工作和行為進行及時的激勵。
總之,管理者的及時激勵不但能改變員工個人的命運,而且能改變企業的命運。所以,及時的激勵是管理者每天必做的功課。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哪天你沒有去發現員工的優點,沒有及時激勵他們,那么,你那天的工作就是不稱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