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者牡丹江市新榮小學江 南
評析者牡丹江市紫光小學史立英
教學內容:《品德與社會》(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教學目標: 通過做游戲,讓學生明白規則存在的意義;了解與小學生相關的規則,明白生活中處處有規則,人人要自覺遵守; 明確規則的重要性,積極探索規則的奧秘;自己遵守規則,見到有不遵守規則的行為要批評和勸阻。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懂得規則的意義,理解小學生相關的規則,遵守規則,按規則辦事;教育學生遵守規則,懂得規則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教學課件;布置學生收集有關遵守規則的圖片;活動用的氣球和學生辦報的紙張。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游戲體驗
師:我知道大家都愛玩游戲,對嗎?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吹氣球”游戲,比比誰吹得大,誰愿意參加?
(教師挑選男女同學各三名參加游戲。)
師:我們分組吹氣球,先請男同學,然后再請女同學,吹得最多的小組獲勝。沒有參加游戲的同學認真觀察游戲,看看你們能發現什么?
(男生組老師給5秒鐘就叫停,女生組老師給10秒,結果女生組獲勝。)
師:不用數都知道,女生吹得又大,又多,女生獲勝。
(男生急得大聲說:不公平。)
討論:怎么做才能讓這個游戲公平呢?
師:原來問題出在我們沒有給這個游戲制定游戲規則。那你們愿意按游戲規則再玩一次嗎?能說說玩“吹氣球”時有哪些具體的游戲規則嗎?(生講規則,再重新玩游戲。)
師:沒有規則,我們連一個小小的游戲都無法進行??磥硪巹t真挺重要的。剛才咱們通過游戲,知道了規則在我們的游戲中。那么,規則在哪兒呢?這節課我們活動的主題就是一起來找找:規則在哪里?(板書:規則在哪里)
(評析:以學生感興趣的游戲作為切入點,在兒童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積極討論和探索,了解規則的重要性。從無規則的混亂到有規則的公平、合理,學生經歷了一個探索的過程,初步的“規則意識”和“規則概念”也在學生心目中悄然建立了。)
二、找一找,規則在哪里
(一)尋找生活中的規則。
1.師:(課件出示教材內容)這是教材第46、47頁的內容,請大家仔細觀察,找找規則都在哪里?都有哪些規則?
師:除了這些規則外,生活中還有很多規則。昨天,老師已經讓同學們去收集我們身邊的規則了,誰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與大家交流一下。
2.調查,有哪些同學遵守了這些規則,有什么感受。
(評析:“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社會的認識、體驗和感悟。”社會調查,作為一種學生主動了解、接觸社會的直接手段,可以讓學生在了解生活中處處有規則的基礎上,引發他們關注生活現象,思考不遵守規則的后果,促進其深入有效地理解規則的重要性。)
(二)尋找與學生緊密聯系的規則。
1.師:生活中處處有規則,那么與我們小學生緊密聯系的規則有哪些呢?
2.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出示課件并相應補充。
與小學生相關的規則有: 《小學生守則》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交通規則、社會行為規則……
3.師:規則在哪兒呢,你們發現了嗎,遵守了嗎?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這里有一些校園生活的圖片,看看誰最聰明,能馬上找到圖片中的規則。
(出示課件:進校門的規則、回答問題的規則、讀書的規則、小組討論的規則、寫字的規則、上下樓梯的規則 、課間活動的規則等。)
4.師:你們能從圖片中發現這么多的規則,真是了不起。這些是在校園里、班級中隨處可見的規則,它幫助我們形成良好的文明舉止,幫助我們做一名懂文明、會學習的好學生。這些規則在咱們的學校生活中還真的少不了。
5.師(小結):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發現,規則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規則在家庭生活中,規則在學校生活中,規則在社會生活中,真是生活中處處有規則。(板書:生活中處處有規則)
(評析:以學校生活作為課程資源,用圖片的形式充分挖掘隱藏在校園里的規則,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找到規則,對比自己的行為,從而引導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用實際行動做一個遵守規則、熱愛學校的孩子。)
三、延伸宣傳,遵守規則
師:為了更好地生活和學習,就要處處有規則,我們人人更要遵守規則??墒沁€有許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認為規則沒什么,所以也出現了許多事故。你們愿意當個“規則小宣傳員”,讓更多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和我們一起來遵守規則嗎?
師:請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將自己收集到的規則分類整理,并制作成剪貼報。課下我們把它貼到學校的校園文化宣傳欄里,并義務地當回小解說員好嗎?(學生活動。)
(評析:在處理資料的同時,由身處其外的觀察與調查,變為主動地參與和宣傳,學生體驗到了規則的重要性,把規則貼到卡紙上的過程,也印到學生的內心深處。)
四、結束教學,實踐規則
師:同學們可真棒,剛才我們交流了很多規則,那么下課時有些什么規則呢?比比看,誰做得最好。
(評析:細節決定成敗,行動是關鍵。課堂上處處是教育,教師關注到了每一次培養和教育的機會,給學生一個從現在做起的實踐空間。)
總評:
教師在組織教學時,經歷“游戲引規則——生活中找規則——宣傳遵守規則——實踐應用規則”的過程。各個環節圍繞規則,從開課游戲的混亂到慢慢建立規則概念,到通過活動理解規則,再到最后的按規則做事,順理成章地按照兒童思維理解的順序完成了對規則的體驗、了解和內化。各項活動,緊緊抓住兒童的現實生活,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與兒童的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孩子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會。使學生經歷了體驗探究的全過程,從而懂得生活處處有規則,我們要遵守規則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