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整合,是迅速凝聚實力、消除直接競爭的有力武器。但經銷商整合并不容易,至今仍少有聽到成功案例。那么經銷商整合如何才能成功?什么才是經銷商整合的關鍵呢?
用什么方式整合
通常,經銷商整合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業務聯合
聯合的最初目的,是拼湊銷量以跨過一些知名企業代理權的銷量門檻,就是“聯合采購”。
這種方式目前非常流行,因為越來越多的經銷商認識到,如果在首次進貨數量與全年承諾銷量方面沒有實力,同大廠談判是沒什么地位的。
一個經銷商的實力有限,掌握的渠道有限,與其他區域經銷商合作,聯合接產品,在廠家面前就有更大的采購優勢。2003年秋季糖酒會上,一位年營業額達到5000萬元的經銷商,聯合其附近區域的10家中型經銷商,總銷售規模達到2個億,就共同拿下了一個心儀已久的名牌白酒,撬掉了該品牌當地的原經銷商。
經銷商聯合是一種松散的聯盟,大家為了一個產品經銷權聚集在一起。上午開會,討論銷量分配和利益分配,談完后大吃大喝一頓達成基本共識;下午麻將擺上桌,搓到天昏地暗回家。第二天,這個產品究竟能不能按照會上的意見統一執行,每個經銷商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遇到挫折,往往事到臨頭各自飛。
合得容易,分得也快,這是經銷商聯合的最大特征。
第二層次:網絡合并
這是通過法律形式,共同成立新公司,將各個經銷商的現有網絡合并在一起,但并不合并各公司的營業額與人員。
與業務聯合相比,合并的網絡緊密度要高得多,也避免了直接合并各公司資產、文化、做事習慣所帶來的沖擊,一旦時機成熟,又能資本擴股,合并各經銷商的資產。
這種合并最大的優點,是“進可攻退可守”。進,可迅速擴大規模;退,可壯士斷腕,損失通常不會太大。

但合并過程中,每個經銷商都意識到渠道網絡是種資源,同時又敝帚自珍。如何讓大家拿出“真金白銀”,立下“投名狀”?合并過程中,誰又說了算?新公司與老公司發生業務沖突怎么辦……
經銷商合并,要比聯合復雜得多。
第三層次:兼并
與以上兩種整合有明顯不同:兼并者是“當家人”,運用資本收購網絡。
目前,這種模式有三種變體:一是專業化的晶牌經營模式,類似于金六福所建立的網絡,二是獨立經營的終端連鎖模式,類似于服裝業中的美特斯邦威改造原有批發商,或類似國美的巨型賣場;三是大流通的晶類批發模式,走高流轉低毛利的品類經營路線,如醫藥流通領域的九州通。
兼并者要有足夠的錢,但更重要的是,他手上要有一套可以復制的模式,能迅速改造旗下經銷商的流通效率和服務能力。他與人溝通的主要渠道也是通過此種模式,被兼并的經銷商易于被改造,做事風格與文化也易于被同化。
既要考慮模式與組織架構,又要考慮自己的能力與實力,是兼并對當家者的要求。
對當家人的要求
經銷商要整合別人,自身的實力第一重要。這包括資金實力和過往業績,還要人脈寬廣,能聚合經銷商,也能把整合后的實力向更多企業展示。
同時他要擅長溝通,平衡利益關系,有足夠的管理經驗,有一種讓人信服、讓人追隨的能力。他會煽情,也會鼓動,會嚴厲處罰違反規則的“出頭鳥”……從總體上說,他是一個有煽動力和行動力的領導者。
更重要的是,他有能力“點石成金”,即高超的營銷能力。經銷商都是看真金白銀的,整合后半年,沒看到一分錢利潤,是個經銷商都會跑。如何讓經銷商看到希望,又賺得到錢呢?這就要看當家人的管理能力了。
在經銷商整合的三個不同層次中,“當家人”的能力側重不同(如圖所示)。
業務聯合是一種松散聯盟,最終需要靠做好代理產品來實現贏利,其中涉及對消費者的認識、對渠道各成員利益分配的把握、市場啟動和維護的節奏等。很多業務聯合的當家人將過多的時間放到“領導”和“業務影響力”上。表面看,他們是促成聯合的重要因素,但這些因素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過多關注非經營要素,反而分散了當家人的精力。
對于網絡合并者來說,營銷能力依然最重要,但是領導力和溝通力的重要性明顯開始上升。聯合的緊密程度更高,牽涉到的利益沖突、理念沖突、習慣沖突更多,當家人要有足夠的能力協調、平衡、引導。同時對整個聯合體要有合適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這是平衡各種利益的基礎。
對于兼并者來說,營銷能力的重要性明顯下降。這不是說營銷已不重要,而是因為營銷相關工作占當家人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兼并者的思考重心已不再是“代理的某個產品如何增值”,而是作為整個公司如何實現資產增值。
他對于營銷問題的關注,要從原來“兩三條槍”的個人英雄主義,變成“集團沖鋒”的團隊管理;在經營的手段上,兼并者最有利的營銷武器已經變成了“品牌經營”、“產品品牌”或“渠道品牌”。
從圖中我們也能看到:這一時期,當家人對“資本”的關注度明顯增強。因為從經營上看,每兼并一個“新區域”或“新渠道”,公司的資產都會增值。與外部資本的溝通,成為當家人重要工作之一。
對于大部分試圖整合的經銷商來說,兼并是難度超高的項目。
經銷商整合,光有熱情不行,光會耍嘴皮子不行,光會埋頭苦干不行,光想著“守住三畝地”也不行。
還有最重要的一條,沒有業績不行!——沒有業績,誰會跟你“瞎混”!營銷能力,解決的就是業績問題。講得再直白些,就是經銷商整合,產品怎么選?產品組合怎么選?整合的盤子里,今年銷量目標是什么?今年的銷量任務怎么分配?今年的平均毛利水平是多少?整個系統的價格體系怎么維護?整個系統內的銷量獎勵如何實施?整個系統內的年資本回轉率目標是多少?……
回答了這些問題,經銷商整合才可能做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