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萊雅開拓超市渠道
日前,歐萊雅集團中國公司總裁蓋保羅表示,在今后幾年,歐萊雅將帶領旗下包括巴黎歐萊雅,小護士,卡尼爾,美寶蓮在內的4個品牌全面進入超市,最終的目標是將其產品鋪到中國任何一個地方,包括理發店和藥店。歐萊雅目前主要通過百貨商店進行銷售.僅在家樂福,沃爾瑪進行試點建立一些歐萊雅的柜臺。據悉。今年初歐萊雅就發力于中國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的市場開拓,此問包括百貨、超市、免稅店、發廊、藥房及郵購等方式。蓋保羅稱,超市這一銷售渠道在中國市場上正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除上述四個品牌外,以后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品牌進入超市銷售,以此全面擴容中國市場的銷售網絡。目前,巴黎歐萊雅在全國199個城市擁有3226個銷售網點;美寶蓮則在全國64E個城市擁有1.2873萬個銷售網點:小護士在全國660個城市擁有25萬個銷售網點。
拜耳收購東盛
拜耳醫藥保健(BHC)與東盛科技日前在北京聯合宣布,拜耳將以10.72億元人民幣(約合1.03億歐元)的價格,收購東盛啟東蓋天力止咳和抗感冒類西藥非處方藥業務及相關資產,其中包括“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信力”止咳糖漿等三大非處方藥品牌。收購完成之后,將使拜耳在中國的大眾健康業務擴大一倍.并將其推上該市場排名前十的OTC公司之列。業內人士分析,拜耳此次收購東盛科技止咳、抗感冒類系列產品是其邁向世界保健消費品市場領袖進程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東盛表示,在出售抗感冒和止咳類西藥非處方藥業務之后,東盛科技將著重在中藥現代化,傳統中成藥和麻醉及精神類藥物等三個具備較強競爭力的領域內發展,加快形成“現代中藥為主體,傳統中藥做精品,麻精藥品做高端”的三大支柱產業群,由此迎來東盛科技的“后白加黑時代”。
全球辦公用品連鎖巨頭進軍中國
全球辦公用品連鎖,巨頭Office Depot在完成對亞商在線的收購后,日前在上海宣布了其中文名字——“OD辦公”,這標志著這家年銷售額近150億美元的世界最大電子商務零售商正式殺入中國市場。據悉,除了電子商務.合約銷售、目錄銷售等,ODP的銷售渠道還包括實體零售店,在全球有大約1400家店面。另悉,公司目前正在深圳籌備建立一家全球采購中心,明年一季度將正式投入運營。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世界500強的Office Depot進入中國后,將使國內辦公用品領域的競爭更近白熱化,其專業化的經營模式將對國內中小企業帶來巨大沖擊。但在其給中國同行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經營理念,辦公用品銷售的一站式服務就是其中的最大特點,而這也將大大促進國內辦公用品市場的完善。
IBM力推服務產品化
日前,IBM公司宣布在中國推出第一條IT服務產品線——“網絡服務”,旨在幫助企業構建適應業務需求的企業網絡。這標志著IBM的“服務產品化”轉型戰略在中國正式啟航。據悉,1T服務是目前中國增長最快的IT市場,并將在未來5年進入發展黃金期,2010年IT服務市場規模將達1320億元。但同質化競爭已由lT硬件市場逐漸蔓延到軟件和lT服務領域。雖然市場空間巨大,但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狀況不好仍是中國IT服務市場的普遍現象。IBM,惠普等跨國公司的IT服務業務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都不超過6%,包括神州數碼、中軟在內的排名前十位的IT服務廠商,其市場份額總和也只有20%左右。IBM此次發動的以“服務產品化”為目標的轉型,可以視為lT服務業的一次自救。但業內人士認為,由于產品定價,計算回報,標準化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國IT服務市場的發展仍存障礙。所以,IT服務產品化能否拯救中國市場上慘淡經營的IT服務廠商仍是未知。
英特爾進軍農村市場
日前,英特爾公司董事長貝瑞特訪問了廣州湛江的一個小村莊。據悉,英特爾推出了“世界齊步走,建設新農村”計劃,公司將在5年內為全球新增的10億用戶提供寬帶網絡接入,而且會再培訓1000萬名教師.幫助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有效使用這些技術。“我們未來的增長機會主要是在新興市場,如中國,印度,巴西等國,這也是公司多方權衡和平衡的考慮。”貝瑞特表示,“英特爾會將湛江農村做成一個樣板工程,然后向全國其他鄉鎮推廣,讓每個邊遠地區的農民都能接觸到性能可靠且能與互聯網高速連接的電腦。”另悉,2007年英特爾還將推出專為中國農村信息化和落后地區的教育領域設計的低價電腦。對于英特爾的上山下鄉運動,業內認為,英特爾進軍農村市場一定會選擇1~2家合作伙伴.若協調不好與其他OEM廠商的關系,可能會引起新的煩惱。
康佳、聯想開設閃聯旗艦店
據悉,康佳、聯想將在深圳和北京的大型超市開設閃聯旗艦店。早在今年6月,康佳率先量產閃聯電視.并通過了3c認證,投放市場大規模銷售。此次康佳攜手聯想進軍超市,消費群體將進一步擴大。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劉丹表示,位于深圳和北京的重點大型超市中的旗艦店正在建設中,兩處旗艦店竣工后,將分別推出為期至少3個月的“科技、娛樂、無線、體驗”閃聯數字家庭體驗活動。此外,康佳還在北京,深期兩地的國美和蘇寧開設了第二展區,聯合展示閃聯產品。目前,閃聯成員、聯盟企業達80余家,覆蓋了國內電視市場份額的80%、電腦市場的50%和手機市場的40%,基本涵蓋了市場的核心企業。目前,閃聯電視價格比普通電視要高出千元左右,業內人士稱,閃聯要被市場接受,還要過價格關。
動 態
前三軍消費品零售額超5萬億元
據商務部最新發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商品市場運行及預測報告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5091.4億元.增長1 3.5%,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7.6萬億元,增長13.5%左右。市場供求格局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幅度可控制在2%以內。統計顯示,1-9月,在千家核心零售企業銷售商品中,銷售增速排在前五位的商品類別是汽車、家具、金銀珠寶、服裝和建筑裝潢材料;從主要商品銷售比重變化情況看,通訊器材、汽車、體育娛樂用品等比重有所上升。
國產液晶電視不賺錢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聯合北京賽諾市場研究公司日前發布了2006年中國彩電行業研究第三季度報告。報告稱,今年3季度,國內液晶電視零售市場總銷量88.6萬臺,比今年上季度增長19%,同比去年3季度增長173%;總銷售額83億元,比今年上季度增長9%,同比去年增長163%。今年前3季,國內液晶電視零售市場總銷量227.4萬合,同比增長208%;總銷售額225億元,同比增長21 7%。盡管銷量全線飄紅。可由于大打價格戰,本土品牌32、37、42英寸液晶電視凈利潤為負值。該報告甚至拉響警報:受液晶電視的拖累,明年彩電業可能出現全行業虧損。報告顯示,目前TCL平板電視銷售額占到本品牌的比重是27%,創維、康佳、長虹、海爾分別是27%、20%、25%、24%、如果明年液晶電視銷量增至670萬的規模,該比重可能會達到40%以上。
手機行業進入戰國末期
日前,飛利浦宣布將其全球手機業務轉讓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CEC)。這是繼愛立信剝離手機業務與索尼成立合資公司、阿爾卡特出售手機業務予TCL、西門子轉讓手機業務給明基之后,第四家剝離手機業務的歐洲公司。據悉.飛利浦此舉一是由于其手機業務不能做到規模效應;二是3G時代即將到來,要保住市場份額需要更大投入,但手機不是飛利浦的重點產品。目前,手機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品牌和成本優勢也非常突出。在手機行業的“游戲”中,只有能夠位列前2名的企業才能穩固經營,位列3~10位的企業,每年次序不斷更迭,而跌出前10位的企業可能永遠從手機市場消失。業內人士認為,手機產業與PC、電視行業類似,雖然現在還是數十品牌紛爭天下的形勢,但戰國末期的號角已經吹響,最終將進入一個屈指可數的后寡頭時代。
政 策
《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出臺
為規范零售商與供應商之間的交易行為,日前,國家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五部委聯合頒布了《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于2006年11月15日正式生效。《辦法》主要針對零供交易中的強勢方——零售商的行為作了強制約束,適當保護了供應商利益。《辦法》鼓勵行業協會建立商業信用檔案和零售商貨款結算風險預警機制。零售商或供應商一旦違反本辦法規定,法律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可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一萬元以下罰款,并可向社會公告。
業內人士認為,《辦法》的出臺在零售行業管理上著實邁出了很大一步,但有關實際操作性的規定相對缺損。專家分析,產銷不和諧聲音的主因來自于代理批發改革落后于商業零售改革,供應商未與現代商貿流通業接軌,且產品同質化嚴重。供應商應聯合起來,利用物流配送、傭金代理形成規模化的競爭力,并且建立供應商品牌,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其弱勢地位,真正實現零售商與供應商之間的公平交易。
手機電視標準出臺
國家廣電總局日前正式對外頒布了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俗稱手機電視)行業標準.確定采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CMMB,該標準將從今年11月1日起實施。參與CMMB標準研發的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興通訊等近四十家廣電和電信領域的機構和企業。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標準的核心是通過衛星和地面無線廣播方式,供七英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動便攜的手持終端如手機、PDA、MP3、MP4、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等接收設備,隨時隨地接收廣播電視節目和信息服務等業務的系統。采用了“廣播式下傳+移動通信回傳”的方式。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技術研究工作組公布的手機電視發展路線圈是;2006年底,完成地面補點試驗網建設,進行系統的試驗。2007年中,完成地面補點示范網建設,開始商用試驗。2008年上半年,啟用衛星系統,形成全國網絡,正式開始運營,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