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風水文化所形成的規則十分奇特。它以復雜的邏輯演算為依據,背后隱藏著多種結構完整的符號系統,但它的表述方式卻顯得如此平俗,以至于在風水師所傳達的所有規則中,聽不到“為什么”一類的解釋。好在人們誠服于那些近乎圣訓的告誡與教誨,并不在意一些說不清的“為什么”,只是覺得有股神秘的力量推著你去聽、去信、去行動。就這樣,風水在冥冥之中發出它奇特的推力。這也是它一貫被人誤以為“巫術”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上述這種神秘力量源于人類的普遍心理——即希望能夠將自己的住宅建造成滋養身心、福蔭家人、招進財富的安樂窩。于是,在信與不信之間,有人選擇了相信,何況,在以風水斷陽宅的整個過程中人們聆聽到的盡是些“善意”。
過去,人們尚有條件請上一位風水仙師,根據將來住房主人的生辰八字推算出他的五行氣質,然后選上一個良辰吉日,順著一定的地理方位去物色一處建宅基地,再根據所謂“生克”關系修改自己原先心儀的房屋款式,最后才著手動工建造房屋。簡單地看,這個基本流程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先斷后建”,即先從“藏風得水而生氣”的基本角度,考慮建造怎樣的房屋能夠促進將來主人及其全家的安康與興旺,然后再提出具體的建房方案。所以,人們稱這種“擇地建房”的模式為“斷陽宅”。
然而,對于今天的絕大多數購房者而言,這樣一種理想模式只是一種可望不可及的美好童話了。如今,商品房套型的格式化與宅基土地規劃拍賣制度都限制了“斷陽宅”的任何可能性。所以,除了像安徽境內“中國香泉湖”高呼“給我40 萬,趕緊來圈地”而首創的那種“定制式溫泉別墅”模式仍有“斷陽宅”的可能性之外,大多數購房者將不得不臣服于房產開發商的先行權而“對號入住”了。
的確,GDP具有一種近乎魔幻的巨大力量,它催生出了一片片鋼筋混凝土的叢林,寸金之土上見縫插針而建造的一座座“人類蜂房”迅速衍生,人類祖先們那種“擇地而建”的優越性與科學性也只能遺憾地淪為歷史。如今,人們不得不放棄古人那種“斷陽宅”的建宅模式,而順應時代潮流去接受那“陽宅斷”的選宅模式——即面對已經建好的商品房,人們根據自己的生辰八字斷一下自己預購單元的風水。“擇房而居”時種種的無奈已經無情地替代了“擇地而建”帶給人們的那種特殊的樂趣、安逸。遺憾之余,隱隱約約、或多或少,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選到一套“不犯沖”的多居室單元房,或者是“益福祿”的別墅,這也是一種心理的補償。所以,源于傳統風水理論卻又與時俱進的“陽宅斷”預測模式便有了用武之地。
我們認為,盡管具體實施風水預測的操作條件尚有諸多不同,“先有房屋后斷風水”這種“陽宅斷”模式中哪些是“沖”,哪些方面又可以“防沖”等等許多選擇宅居的潛原則,與古人“先點穴后建宅”的“斷陽宅”模式特點還是基本相通的。也就是說,面對人們將要居住的宅屋,不論是“對號入住”還是“對號而建”,中國傳統風水的基本原則還是一致。
《陽宅十書》是一本傳統風水名著。作為“形式派”風水的代表作,它在中國古代的民間流傳與實際堪輿應用都十分廣泛,它的風水觀念讀起來更是給人一種“經驗”的感覺。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則經過我們白話式的介紹,可供購房者參考。
首先,從大的方面來看,人所居住的地方應當以大地山河為主要參照物,這是因為大地山河之間的“來龍去脈”氣勢最大,從風水理論上講,居住地的所謂“氣勢”與人的禍福關系最為密切。如果居住地的總體形勢不好,那么,即便屋宅的內部格局符合法度,到頭來也不會完全的吉利。所以,《陽宅十書》在開篇就直接論說了屋宅的外部地理形勢。
《陽宅十書》認為, 除了與陰宅點穴時對四周龍脈的起伏照應要求有所區別之外,陽宅基地附近的“來龍去脈”原本與陰宅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它更強調選用形貌寬闊平坦的區域。傳統風水理論將與“來龍去脈”緊密相關區域稱作“明堂”。在上古,明堂是天子理政、百官朝見的場所,而在風水文化中,所謂“明堂”就是指穴前之地。值得留意的是:在風水文化中,“穴”并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只有陰宅之地叫做“穴”,實際上,陽宅的基地也叫做“穴”。所謂“點穴”,就陰宅風水而言是指確定陰宅落棺位置,而對于陽宅風水而言就是確定住宅的基地位置。
就陽宅的明堂而言,它又可以分為內明堂與外明堂,也稱為大、小明堂。通俗地講,內明堂就是緊靠自己別墅或單元的正面庭院的空間與地面, 而相對遠處或整個小區外部的大環境則相當于大明堂。與大、小明堂相對應,也有人將整個樓盤小區這塊地域稱為中明堂。所以,選擇住房一般首先是看明堂,它的含義類似與“看環境”,但是要比 “看環境”更加注重四周的“氣勢”。然而,如今的人們往往出于生活的實際需要,過分地注意了學校、交通、服務配套設施外以及地段等等人造的硬件,誤將它們認作環境,卻忽略了自然山、地、水、路才是構成風水意義上“明堂”的基本元素。
也許,現代城市本身就沒有多少自然景觀了, 或者,人們并不知道怎樣去看景觀的好與壞。于是,如何入手住宅環境風水的基本測量便成為了一種充滿玄機妙理的神秘過程,這使得感興趣的人們可望不可及。然而,一旦這些神秘經過大白話式的解說,讀者一定會覺得傳統風水原來是“規則很簡單,操作很方便”。比如,如何判斷住宅外部環境風水的好壞,觀察分析大、中、小明堂就是一條最基本線索,這也是“陽宅斷”的第一步驟。
按照晉代風水名家郭璞所言:“地有四勢,氣從八方”,于是,“陽宅斷”的第一步操作就變得簡單了:將整個樓盤小區視作一個中明堂,它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象”圍成,其外部就是大明堂,其內部就是小明堂。然后細細辨別、步步深入,頗有一番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