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嘉興市第五屆、海鹽縣第十一屆人大代表,現任海鹽縣經貿局黨委副書記。2005年,我被嘉興市人大常委會評為“2003至2004年度優秀代表”。
許多的證書中 “代表證”的份量最重
“代表”兩個字,在我二十余年的工作歷程中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在許多的證書中,“代表證”的色澤最為鮮艷,份量最沉。
記得剛當選嘉興市第五屆人大代表時,我縣人大常委會有位領導說:“我們37名市人大代表,每人代表著海鹽一萬選民”。這句話時時提醒我:要做一名稱職的、讓選民信得過的代表。
1998年,我當選縣十一屆人大代表。我懷著滿腔熱情,傾聽選民意見,結合工作實際開展調研,先后提出了不少議案、建議,并得到了市人大、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當看到選民群眾在問題得到解決后的那種高興勁,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身為代表的那種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003年,我光榮地當選為嘉興市第五屆人大代表。我倍感壓力和責任。我認真參加了市、縣人大舉辦的代表、代表小組組長和女代表培訓班等學習,并主動向老代表請教,接受他們業務上的指導,這使我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意識和履行好職責的信心。
當好選民“代言人”
幾年來,我始終堅持做到及時參加活動,積極審議發言,努力反映民意。
早在1998年任代表伊始,針對縣里企業特別是改制企業拖欠離退休干部養老金現象比較普遍的狀況,我提出了《企業離退休養老金實行集中統一發放,改變企業拖欠老職工養老金狀況》的建議,政府采納并實施后,老職工們都拍手稱快。
2004年,有幾名改制企業職工遺屬找到我,反映生活補助拿不到,情緒非常激動。在安撫她們的同時,我了解到主要是改制企業以職工只對原國有企業有貢獻,現企業無供養義務為由,不愿支付,而國家關于國有企業職工遺屬享受生活補助的政策并未取消。我找到勞動保障部門,要求盡快將此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以保障這部分群眾的生活。現在,這一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
海鹽至嘉興的道路交通一直以來面臨車多、路少、車道狹窄的窘境。2005年,在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我領銜提出了《關于要求加快海鹽大道建設的建議》。市政府在辦理中先與代表們見面,商討初步方案。初步方案與建議方案差距較大,我和附議代表一起據理力爭,得到了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理解。投資近5億元的海鹽大道已經列入政府計劃,再過二三年,海鹽至嘉興的交通狀況將得到大大改善。
幾年來,我還就企業職工身份置換、勞模待遇落實、離休干部家屬住房補貼等問題,積極為群眾代言,一一得到了落實,群眾非常滿意。
做個有心人、用心人
履行好代表職責,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要做一個有心人、用心人,注意關注社會問題,傾聽群眾的呼聲,利用各種機會積極反映選民心聲。
2003年夏,我聽到群眾議論市河水質發黑,漂浮物多,影響市容和百姓生活,便及時沿市河進行實地察看,了解引發原因,及時向縣政府分管領導和有關部門作了反映。縣政府非常重視我的意見,很快安排對市河進行整治。在落實過程中,我還多次去察看整治進度、效果,并注意聽取百姓對整治的反映。如今,市河水質明顯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還有一次,我在農貿市場聽到顧客發牢騷:“轉了一圈不知買啥,蔬菜有農藥,老姜蒜頭用硫磺,黃鱔服避孕藥,家畜服瘦肉精……”“菜籃子”不是小事,我進一步找居民們了解情況,發現這方面反映比較普遍。于是,我在市人代會上遞交了一份建議,要求市政府進一步加強對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的監督,政府有關部門及時采取了措施。
2004年走訪企業時,有些企業反映招工難、留人更難,我作了進一步的了解,發現企業在招工難的同時,還存在著失業人員就業難的問題。細心分析勞務供需矛盾,大部分還是結構性問題,一方面是失業人員無學歷、無技術,一方面是企業需要的是熟練工、技術工。為此,我提出了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的建議,得到了縣政府的重視,促使問題初步得到解決。看到一個個問題得到解決后,選民歡樂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充滿了喜悅和自豪。
(金建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