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南達科他州西部布萊克群山中屹立著一組巨型石雕。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拉什莫爾主峰峭壁上堪稱世界之最的總統頭像——華盛頓、林肯、杰斐遜和西奧多·羅斯福。
巨雕工程方案由博格勒姆提出。于是這位雕塑家便成為歷史上威震一時的新聞人物。1941年博格勒姆已74歲,為這項罕見的巨大藝術工程已耗盡了他的全部精力,他戀戀不舍地走了。工程是由他的兒子林肯·博格勒姆收尾的。
4尊巨型頭像各高18.3米,眼寬1.5米,嘴闊2.6米,鼻長7米,棱角分明,各具神采,顯示了藝術家的匠心。參觀者仰目而視,無不為之感嘆:“了不起,這真是一組絕世之作!”
“這群巨雕的杰出之處不僅是刻畫出了4個偉人的雄偉氣魄,更反映出了美利堅的民族精神,”國家紀念碑管理處負責人吉姆·波波維奇對游人說:“他們是美利堅的驕傲,美國人民永遠懷念他們?!?/p>
美國人崇敬這4位歷史人物的緣由是:華盛頓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奠基人。杰斐遜起草并頒布獨立宣言,捍衛了美利堅的民主和尊嚴。他買下了路易斯安那版圖,支持劉易斯和克拉克那樣的探險家。林肯維護聯合,解放奴隸。西奧多·羅斯福保護人權,開鑿巴拿馬運河。他們是美利堅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博格勒姆1867年生于愛達荷州,父親是丹麥人。4尊總統頭雕是這位藝術家在生命最后歲月里留給人世間的曠世之作。1890年博格勒姆赴巴黎深造,在那里他拜在雕塑大師羅丹門下。羅丹教他如何用光線來使人物眼睛傳神富有生氣,達到感人的藝術境界。在拉什莫爾總統頭像雕塑中,博格勒姆便應用了這一手法,使這項工程在藝術上增輝不少。
博格勒姆早就有構思英雄人物的創作欲望。他想集中表現創建美利堅,捍衛民族獨立的歷史人物,刻畫出他們莊重威嚴的偉人性格。1923年他接到南達科他的州史學專家魯賓遜的電話,提出塑造合眾國歷史上功勛卓著的總統形象,雕塑工程盡可能雄偉,可在懸崖凸石上借助大自然非凡氣勢的襯托。隨后博格勒姆便赴拉皮德城協調雕塑工程的各項方案。
1927年8月10日舉行開工典禮,第30任總統柯立芝講話并發布工程開始命令。開工命令發布后,博格勒姆便立刻跳進吊斗,吊車長臂把他帶升到峭壁頂端。他用一種特殊方法為華盛頓頭像標示出比例線。工程開工那一年博格勒姆已是60歲的老人,他不顧年高體弱,頭戴著斯泰森大檐帽乘著長臂吊車伸出的吊斗奔忙于懸崖上面。工程采取定向爆破和鑿鉆施工程式,難度相當大。投入這項艱巨工程的人大部分都是鑿石工,在搏格勒姆的指導下他們都成了能工巧匠。經過這項工程的鍛煉,他們當中很多人已掌握了巨型雕塑技藝,有些人還成為雕塑藝術工匠的高手。搏格勒姆擬塑的頭像只有152.5厘米高,而雕塑在山壁上的成像則為18.3米高。他以模型為標本放大12倍畫線于山壁巖石上,然后進行爆破開鑿。
頭像輪廓開鑿后,再行修理細部。在細部雕塑過程中,他在崖下遠處從不同角度進行審視觀察,而后進行反復修正,邊審視邊修改,直到滿意為止。修整工程是件十分麻煩的事,它是群體協作的結果,其中包括了博格勒姆默默無聞的大量勞作。
這項工程總耗資百萬美元。聯邦政府撥款83萬多美元。不足部分為社會捐資所得。
有意思的是,每當午后太陽西下,陽光射進這組群雕的眼窩時,不管站在什么角度看,給人的感覺都是他們在專注地盯著你。他們的眼睛似乎有一種鎮邪的魔力:你若做過虧心事,他們就會逼得你無地自容,讓你產生一種畏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