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買方市場的形成,加強和規范國企采購管理已經成為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在相當一部分國企的采購中,收受回扣、以次充好、損公肥私、舍賤買貴、舍近求遠等現象相當嚴重,若任其發展蔓延,必會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如何建立一套比較嚴密、比較有效的采購管理程序和制度,已經成為國企能否發展和壯大的首要條件。
1、決策透明。建立公開透明的采購決策和管理制度,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透明的采購管理就是要把“隱蔽的權力公開化,集中的權力分散化”。一是重大事項集體研究,不搞暗箱操作。要成立一個以總經理為組長的價格監控領導小組,重大事項(如大宗原材料采購定價)共同研究,集體決策。二是決策程序清晰。金額較大的主要生產性物資價格的制定,首先由供應部門提出建議,提交價格監控領導小組研究(設在財務部),然后由經營副總經理提交經理辦公會議研究確定,總經理拍板后下達價格表,供應部門嚴格執行,不得突破。這種決策程序職工們看得清清楚楚,很容易監督。三是分級明確權限和責任。根據采購物資類別和采購金額大小,實行分級分權管理。
提高采購管理和決策的透明度,是現代國企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實行采購決策透明,不僅凈化了國企的經營風氣,建立了一道抵制不正之風的屏障,也保護了各級管理者,使他們更能取得職工的信任和支持。
2、信息公開。及時準確的信息是科學決策的依據。采購管理是面對市場的,當前市場形勢瞬息萬變,不掌握充分的信息,決策就會變成“武斷”。建立內聯外通的價格信息網絡,建立強有力的采購決策支持系統,廣泛收集、及時捕捉稍縱即逝的市場情報和“商機”,是每一個管理者必須重視的大事。但同時信息又不能只讓少數人掌握,形成信息“壟斷”。
所以必須廣開價格信息之源、信息內部公開化:一是來自于購銷人員的市場調查;二是來自于信息中心的國內外信息網絡;三是來自于物價監督部門的信息網。大的決策,主管經營的副總經理以市場調查作為報價的依據;總經理以來自于信息中心和物價監督部門的信息為依據;最后在經理辦公會上碰頭、比價、決策。
這種辦法不僅保證了科學決策和有效監督制衡,也促進了相關人員的行為規范化??梢哉f,信息公開化促進了決策科學化,也促進了行為規范化。
3、有效監督。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是現代國企管理的重要內容。采購管理工作是否成功除了在科學決策和公開信息上形成有力的監督制約機制之外;對決策的執行和日常采購的管理實行有效的價格監督和質量檢驗監督也是重要的保證。
實行監督不是對人不信任,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關鍵是要選對人、選好人,不能把巧言令色不可靠的人放在重要的崗位上;要選拔那些責任心強、懂業務、善鉆研的人擔任。但是這仍然需要監督,監督能促進相關人員更加努力工作、規范操作、避免犯錯誤。從某種意義上說,監督也是對人的愛護。
4、制度管理。當前國企采購管理中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科學嚴格的規章制度約束。經驗告訴我們:規范采購人員的行為,不能只靠人的覺悟,根本的途徑是靠制度。只有這樣,才能使所有采購人員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如建立定點采購物資管理制度、封閉式質量檢驗制度等。這些制度必須規定得很細、很嚴密、很合理、易操作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上到總經理下到一般采購人員都沒有特權。在嚴密的制度面前,各種關系戶已無空子可鉆,只有自身提高質量、降低成本。這樣就能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有了制度,關鍵還是堅持。一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就扎扎實實、持之以恒地推行下去,并且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再充實、再完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5、責任分明。責權明確,獎懲分明,是現代國企采購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對各級管理者、各有關部門及人員做到權限明確、責任公開;對每一位采購人員都建立一本業務紀錄手冊,詳細填寫他們經手的每一筆業務:供貨單位、商品、型號、價格、質量、付款方式等情況,隨時備查。質量檢驗人員對主要原材料檢驗后的樣品,也要留樣存檔,定期復查。一旦發現問題,責任均可追溯到當事人。
在責任清晰的基礎上,制定嚴格明確的考核獎懲辦法:對貢獻大、成績突出的人員及時獎勵;對工作達不到要求的人員堅決調崗;對損公肥私的人員進行懲罰等等。
責任清晰、獎懲嚴明、敢抓敢管,是國企采購管理工作真正到位的基礎。
總之,加強和規范國企的采購管理,必須大力推進國企內部的相關制度建設,切實把各種消極因素消滅在嚴密的管理制度之下。只有這樣,才能堵塞國企采購環節上的漏洞,保護國有資產的不流失。
(作者單位:陜西新黃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