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業都會倡導自己所信奉的價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導的價值理念成為員工的價值理念,并在實踐中將自己的價值理念認真實施,從而使自己所信奉的價值理念成為指導企業及其員工的靈魂。
1944年偉人毛澤東同志為延長石油廠廠長陳振夏題詞:“埋頭苦干”,經過幾代石油人的努力實踐和精心培育,“埋頭苦干”已成為延長石油人的企業文化的核心與靈魂。在延長石油百年發展史上,一代又一代石油人高舉起以“埋頭苦干”為特征的企業文化旗幟,在陜北這塊特低滲油田上創造出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論是在艱苦創業時期,還是在發展壯大時期,每個員工都把企業的興衰榮辱與自己的前途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不管在任何艱難困苦面前,都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著職工奮發進取,這一精神動力就是一百年來形成的以“埋頭苦干”為特色的延長石油企業文化,它是延長石油生存、發展、壯大的靈魂和動力,也是企業文化在石油企業的集中體現。
一、埋頭苦干是延長石油企業的靈魂
毛澤東同志為延長石油廠廠長陳振夏題詞的埋頭苦干,不僅是對陳廠長的高度贊譽,而且是對延長石油工人的贊譽和鞭策。埋頭苦干的精神,充分體現了石油職工的生活方式、思想模式、行為標準、道德情操、風俗習慣,是對延長石油職工集體價值觀的提煉和總結。延長石油企業創建之初,職工隊伍來自五湖四海,雖然在文化、習俗、工作、生活上存在著極大差異,但為祖國獻石油的目標是一致的,他們在陜北這塊偏僻荒涼的土地上,在政治、文化、經濟不發達,人與人之間交流有限的情況下,靠著一個“干”字來交流情感,實現自我價值。干部職工們在干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欣賞他人的創造、學習他人的技術、激發自己的情趣、發揮自己的作用,這些平凡而偉大的實踐形成了延長石油獨具特色的文化環境。延長石油的企業文化的形成,是以行動為主體的。因此,廣大員工信奉“以干克難、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他們把埋頭苦干刻在心靈里,落實在行動上。長期的生產實踐使他們把埋頭苦干轉化為職工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動力。戰爭年代,職工沒有工資、沒有勞保,但他們舍生忘死、保護油礦、任勞任怨建設油礦,始終把“埋頭苦干”視作企業的靈魂,認為只有為企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去拼搏,去苦干,才能保證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如今,新一代石油工人繼承老石油的優良傳統,把“埋頭苦干”的光榮傳統不斷發揚光大。在新工人入礦的第一課,便是邀請老石油進行“埋頭苦干”老礦傳統教育,讓他們牢記礦史,發揚埋頭苦干的優良傳統,牢牢把握關系企業生存、發展、壯大的靈魂——埋頭苦干。
二、埋頭苦干是延長石油企業的活力源泉
企業文化是企業活力的內在源泉,而企業的活力來自于員工的積極性,只有員工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才能使企業最終充滿生機活力。而熱愛企業、獻身企業是調動員工積極性的關鍵所在。從創業時期到發展壯大時期,延長石油職工始終把油礦當成自己的家,把油礦的事當成家里的事一樣地去干。戰爭時期,他們護礦護井,堅壁設備,與敵人周旋,奮力保護油礦。“文革”時期,他們想方設法維持生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他們接軌大市場求得自身壯大。在工作中他們計劃著干、創新地干,自制鉆機、自制車床技術革新、技術引進,發揚“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拼搏苦干精神,一步步求得了企業的生存、發展與壯大。“埋頭苦干”為石油企業的發展添加了動力,注入了活力。尤其是老礦幾代人同吃油飯,同干油事的現狀,構成了延長石油人愛礦如家的和諧局面。年輕職工在生產一線忙碌,長輩就為他們承擔起撫養子女的義務。雙職工中在后勤機關工作的也主動為一線的配偶分擔家務。子女在工作中不積極、不主動,父母就以家教的方式來引導教育。在延長石油企業內部,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已成為員工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這種家庭式的教育勝過任何教育,因為石油企業的興衰與他們的命運緊緊相系。這正是“埋頭苦干、艱苦創業、勤儉辦事、愛礦如家”的延長石油企業文化能夠傳承和繼續的原因。因為埋頭苦干,愛礦如家的企業文化,為延長石油企業隨時注入新的活力,所以使延長石油在低品位資源的開發上走出了一條科學創新之路,攻克了特低滲透油田能夠實現高效開發這個“世界級難題”。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每當生產受阻陷入被動時,廣大干部職工就會奮力拼搏、晝夜奮戰,搶險救災、開展生產自救、扭轉被動局面。1995年一場百年未遇的洪災,給延長油礦帶來巨大損失,是萬名職工埋頭苦干,不怕疲勞、連續作戰,戰勝了洪災,用最短的時間恢復了生產,把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1998年受國際石油市場的沖擊,油品銷售不暢,企業一時陷入困境,是延長石油萬名職工迎接挑戰、從容應對、積極為企業獻計獻策、分憂解難。他們團結協作同舟共濟,加班不計報酬,為企業渡過難關埋頭苦干。他們提出“一保生產、二保吃飯、三保不虧損”的奮斗口號,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事實證明:以“埋頭苦干”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是延長石油企業發展壯大的活力源泉。沒有“埋頭苦干”為延長石油注入如此巨大的生機活力,百年老礦能夠展現新姿,跨入全國500強企業也只能是句空話。
三、埋頭苦干是延長石油企業員工敬業進取的體現
敬業進取的標志就是勤奮努力。勤奮努力地工作,使每個員工能夠保證自己的作用在企業中得到更好地發揮。因為企業經營、價值理念、規章制度最終都要靠員工來實現,只有在員工們都具備有敬業進取精神的條件下,才能夠真正實現企業的價值理念,使企業永葆活力。沒有敬業進取精神的企業,都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
延長石油企業能夠“經風雨而不枯,歷百戰而不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支敬業進取的員工隊伍。一位石油界老專家怎么也不相信延長石油今天能有800萬噸的生產能力,他驚奇地說:“怎么不聲不吭就搞了那么大?”是的,延長石油從創業到發展、再到壯大,在百年的歷史征程中,從來不宣揚企業和個人的價值地位,不計一時的得與失,只是一味地勤奮努力作好自己的工作,發展自己的企業。這種默默創業的特點就是埋頭苦干。“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在延長石油企業根深蒂固。他們始終把“埋頭苦干、敬業進取”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之中,形成了獨具風格的企業文化。“急生產所急,想生產所想”的作風,“礦興我榮、礦衰我恥”的觀念和“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品德,經過延長石油百年的千錘百煉,現已成為廣大職工家屬的價值理念和敬業標準。尤其是一批又一批的英雄模范人物,為了企業的發展,他們不計個人得失,以自己的行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20世紀40年代的模范人物代表陳振夏;50年代的武志忠、馬樹業、董存秀;70年代的孟四海、高俊秀、王景芳;80年代的段長明、王海榮;90年代的徐林、姚宏亮、屈興才;新世紀的李勇軍、徐金科。他們雖然年齡不同,崗位不同,但留在職工中的形象是相同的,都是“埋頭苦干、敬業進取”。在“埋頭苦干”精神的影響下,延長石油歷屆領導人為埋頭苦干內涵的豐富和拓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革命年月的陳振夏廠長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加班加點不計報酬,這種優良作風是職工信服的基礎。每屆領導要求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特別是逢年過節領導慰問一線職工,訪貧問苦,救助遺屬等做法,在職工中樹起了良好的形象。求真務實、敬業進取精神,為職工樹立了榜樣,從而使領導的號召力更具有權威性,企業更具有凝聚力。
員工的敬業進取精神是延長石油企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延長石油之所以能在“十五”期間迅猛發展,排列行業第四位,就是他們具有一支敬業進取的職工隊伍。然而,這支隊伍的形成,靠的是埋頭苦干企業文化的塑造。多年來,延長石油企業領導始終把員工兩個素質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因為他們十分清楚地認識到,員工的“敬業”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進取”必須具備一定的業務技能,為此,他們堅持員工德與能的培訓,做到教育培訓常抓不懈,思想政治工作扎實細致。重點加強支部黨建工作,開展黨建帶團建,談心幫教,推優樹模,營造政治輿論氛圍,提高員工思想政治覺悟。業務技能主要從開展技術比武、技能培訓、拜師學藝結對子、評選技術狀元、技術能手來調動員工學技術的積極性。同時,他們高度注重提高職工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在延長石油企業內部隨處可見“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油礦是我家、興盛靠大家”的警示標語,以此來激發職工的敬業進取情感。
一百年來延長石油形成的獨具特色的以“埋頭苦干”為主要特征的企業文化,與資源、資金、技術、裝備、人才等優勢的結合后,保持著較高的社會地位、發揮著重要的經濟作用。延長石油如今已成為陜北老區和陜西的支柱企業。特別是進入新時期后,延長石油企業朝著更高的目標奮進,向著現代化邁進。在當前大好機遇面前,延長石油職工更是搶抓機遇,勇立潮頭,不斷創新。他們堅持“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追求企業效益最大化”、“走出去、引進來”等一系列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企業體制的企業文化理念,在向現代化企業邁進的道路上,繼續依托“責任制機制”、“約束機制”、“激勵機制”、“保障機制”等有效機制,實行自主創新經營,加快現代化企業建設進程。
延長石油企業歷經百年風雨,體制和機制不斷變革,始終堅持以埋頭苦干為特征的企業文化,總是為企業的體制和機制的創新與完善搭建起堅不可摧的橋梁。埋頭苦干無論是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是延長石油企業的核心、靈魂和主線。以“埋頭苦干”為特色的企業文化將為延長石油企業的持續、快速、穩步發展提供著強大的精神動力。特別是在延長石油企業重組后的今天,以“埋頭苦干”為特色的企業文化將會更加突現它的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青化砭采油廠政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