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往年相比,今年的金銷獎評選提前啟動了,并且第一站遠離北京,選擇了人杰地靈的安徽地界——合肥。需要說明的是, 本次啟動儀式的成功不僅得益于當地政府、銀行及經視同仁的全力支持,更得益于安徽經銷商的積極參與。
全國性專業平面媒體與區域性電視媒體通力合作,目的很簡單:率先打造一個安徽區域的戰略聯盟,讓優秀經銷商有更好的選擇,為優秀經銷商提供更多的支持,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經銷商常常抱怨自己是散兵游勇,“連個組織都沒有”;觀察者們卻指出,散沙一盤的商人們是不可能進入同一個組織的。事實上,這兩個觀點我都不信:美國批發商聯合會的成功,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它至少證明:屬于經銷商的組織不僅能夠建立起來,而且能成為均衡渠道力量的一個重要砝碼。
現在,我們需要先選出有資格披上“黃金甲”的優秀經銷商。
安徽地區“金銷獎”評選基本信息
面對行業:四個,包括OTC產品、保健品、食品、日化。
面對區域:安徽地級以上城市,合肥、阜陽、蚌埠、淮南、淮北、蕪湖、巢湖、銅陵、安慶等地。
評選時間:3月9日~5月18日。
評選數量:10家。
評委:安徽電視臺、銷售與市場、安徽行政主管部門領導及專家。
評選方向:經銷商的領導力、市場開拓、網絡架構、財務管理、庫存管理、配送管理、終端管理、促銷管理、銷售團隊建設、客戶關系管理。
安徽歷來人杰地靈,在近300多年的蓬勃發展中,大大推動了中國的近代經濟發展。“北有晉商,南有徽商”為這里商業的輝煌做了最好的注解。
安徽作為溝通中西部的橋梁,具有發展商業流通的天然優勢,也是良好的物流港和配送中心選擇地。一位年輕的安徽乳品經銷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上承襲了父輩的智慧與商業才能,憂慮困境,思考來來,渴望解決現實問題。他的這種憂患意識使我相信:渴望做大做強是目前安徽經銷商的最典型心態。這也正是我們想幫助大家做的。
第一屆中國經銷商大會、 第一屆中國金銷獎評選,都得到了諸多專家的首肯。他們認為,這兩件事,對國內經銷商的未來發展意義深遠。事實上,如果我們再早一些推動這個事宜,今天也許會有更多的經銷商走到前臺。
安徽經視是非常具有創新意識的合作伙伴,他們的介入,將使安徽地區的“金銷獎”來得更有價值。
—— 《銷售與市場》副總編羅文杲
毫無疑問,只有選擇正確的成長模式,才能靠近我們的目標。市場向縱深發展,無論我們的網絡構架還是客戶關系、銷售團隊建設以及經銷商,都在發生變化。這種變化要求我們進行思路上的對應調整。經銷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徽商”,被稱為“徽駱駝”,就是能吃苦。但是,做好一個徽商僅能吃苦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會對資源的掌握和應用,包括企業資源,也包括媒體資源。我們既要關照到當下的商業利益,更要用長遠眼光來規劃自己的商業目標。
現在,企業和經銷商的關系都經過了多個層次的變化,區域市場都在精耕細作,媒體和經銷商的關系也步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本年度“金銷獎”安徽區域的評選,就是希望加強二者(媒體、經銷商)之間的合作,獲得多贏格局,通過這個平臺,使安徽市場上的商業企業更加正規化、企業化、規模化。
——安徽電視臺副臺長 鄒曉利
醫藥商業:利潤來源在慢慢轉向
牛正乾
以前,經銷商賺錢就是一個模式:靠賣藥、靠進銷差價賺錢。顯然,這越來越難了。一是批發商之間競爭,信息不對稱的情形大大減少,價格變得相當透明:二是你即便經營成千上萬個品種,也不可能壟斷所有品種,靠差價賺錢的能力慢慢弱化。
利潤來源正慢慢發生轉移。
1.向供應商要利潤。供應商在年底給出兩三個點的返利或促銷支持,是很重要的一個利潤來源。企業每年有一個多億的銷售額,返一個點,利潤就很高了。但經銷商憑什么要這個利潤呢?
2.靠管理出效益。每降低1%的成本,就是提高了1%的純利潤。經銷商能否降低管理成本?2002年到2004年,醫藥行業連續3年的平均成本在8%以上,太高了,致使全國每年的平均純利潤都在百分之零點幾。誰能先把成本降下來,誰就能賺取更多利潤。
3.創新融資職能。國內某著名連鎖家電巨頭的高管就說過,賣家電一分錢不賺都沒有關系,因為現款現貨,他們手上至少存有40億的流動資金,只要他這個門店不關門,手上有40個億,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們一樣可以打造一個醫藥商業平臺,進而在當地獲得很多優惠政策,比如地皮。
所以,醫藥經銷商考慮的方向,不能僅僅局限于5.5元進,6元賣。經銷商要從四大方向來綜合考量(如圖),不一定非要賣貨賺錢。但是賣貨是必須的,規模也是必須的。
同時,要想供應商給你很大的條件和支持,就要配合他的工作,把產品做起來。產品本身可能沒錢謙,但如果供應商歸攏了下游客戶,經銷商也許還可以搭個便車,用一用其他網絡。
保健品的分銷模式
何 坊
1.大包分銷。
有人認為,大包分銷基本沒有什么前途了。但實際上,經過這幾年的洗牌,有些人做得還是很不錯。雖然沒有昔日的輝煌,但依舊很燦爛。這就意味著大包分銷至少依然有效。
大包要解決的問題是:產品包給下面,則必須有媒體傳播,否則非常困難。但如果大包做到全國,又會面臨“媒體上升而渠道下沉”的問題,區域經銷商與大包銷商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供應商的媒體投放又是兩難選擇。這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2.直營自控。
就是在各區域都有自己的銷售體系。統一媒體、統一廣告,統一傳播自己的品牌,經銷商只做渠道工作。供應商自己來控制媒體,有能力影響經銷商的一些行為,并可以自如調控直營體系。這種模式我個人比較認同。
3.直銷、傳銷。
雖然有很高的年銷售額,甚至超過大部分主流分銷模式產生的銷售額,但仍然令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