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商任憑你總部大談品牌、文化、為顧客服務、細節制勝,但依然我行我素。盟主再好的政策和理念,一到加盟店執行,無不面目全非。
盟主很痛苦:加盟商,為何就不懂我的一片良苦用心呢?
地遠心自偏
1.距離。從傳統特許體系的縱向結構來看,加盟店大多距離總部遙遠。物理上的距離,造成心理上的隔閡。許多加盟商長年見不到總部的人,有的也只是在年底加盟商大會時聚一次,大伙兒一起吃吃喝喝就完事了。換句話說,加盟商對總部感覺不親,是兩家人。
物理距離遙遠,也造成對加盟商管控困難??偛肯霊{借大區經理和督導,但督導也不可能長年蹲守在某個加盟店。山高皇帝遠,督導顧此失彼,加盟店運營自然要失控。
2.店員問題。從特許體系橫向結構來看,為顧客提供面對面服務的,是各門店的店員。店員們長年累月蹲守一地,枯燥自不必說,遇見一些刁蠻的顧客,還要受氣。另外,加盟店店員的工資是加盟商發的,與總部的心理距離就更遙遠了,職業發展看不到希望,最終一肚子氣當然要撒在顧客頭上。至于顧客的抱怨、投訴,誰管呢?
3.價值立場不同,雙方價值觀沖突。盟主與加盟商、店員,分屬不同的價值主體,加盟商總認為,品牌、市場都是你總部的,關我屁事啊,我只管賺錢才是上策。而多數特許總部也沒有準確意識到與加盟商的價值立場差異,不去細致分析加盟商的上述心理及行為,下達的“政令”大多一廂情愿、自說自話,加盟商聽得進去才怪呢。
特許品牌“譚木匠”以自己的經驗證明,盟主要想將自己的品牌文化、經營理念真正貫徹下去,只有在加強市場管控的基礎上,將店員、加盟商、總部的價值觀統一起來,使其行為、理念與總部達到統一,才能實現真正的“千店一面”。
既要管,還要教
1.督導體制加強門店管理。
譚木匠將旗下加盟店按地域劃分為五個大區,每個大區設一名經理,兩名督導,管理并指導轄區內加盟店的運營。
督導監督和指導門店的清潔衛生、商品陳列、店員行為等,記錄下加盟店的違規行為或值得鼓勵的創新行為。然后以正、負激勵形式在企業每月內刊中通報專賣店督查情況。每個加盟店都可以在內刊上看到有關自己店面的鼓勵或批評,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總部與加盟店的距離。
2.利益捆綁。
為保證督導認真負責,譚木匠將督導所負責區域的加盟店銷售業績與其待遇掛鉤,優賞劣罰,并實行神秘顧客檢查制度,防止督導工作懈怠和疏漏。另外,如果督導在管理過程中有違規行為,加盟商可以通過專設渠道向總部投訴,總部及時查實處理。
同時,譚木匠還有高層巡視加盟店制度。一方面,企業領導能從基層得到原味的市場信息,發現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這是一個信號:老總都親力親為下市場,你督導還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呢?
3.說話要算話。
如果總部自己都拿說話當兒戲,朝令夕改,你還能指望加盟商把你的話當回事兒么?
譚木匠的核心文化是“誠實”。他們曾預測失誤,導致加盟店缺貨,老總就此向加盟商坦承錯誤,鄭重道歉。
4.培訓加盟商,同化加盟商價值觀,統一加盟商利益立場。
幾乎每個特許企業都能拿出一大堆《培訓手冊》、《經營指南》之類的“典籍”,以此證明其培訓體系的完備、規范,而譚木匠的培訓體系卻并非以“典籍”見長。
站在加盟商的利益立場說話。幾乎每個特許企業都會這么說,但大多數企業的確只是說說而已,他自己都沒有當真過。比如,許多特許體系都是供貨式加盟,采用梯級獎勵刺激加盟店加大進貨量。他們并沒有真正想過:加盟商交了錢,進了貨,產品該怎樣銷售,怎樣持續良性地銷售?
于是,加盟商只想著法子清空庫存,盤活資金,竄貨、砸價、買贈、出售殘次品……總部都不管我的死活了,我何還替他想著什么品牌形象呢?
譚木匠摒棄殺雞取卵式的梯級獎勵進貨模式,體系內價格統一,訂多少貨價格都一樣,加盟店按照經營狀況,自己提交訂單。價格統一,加盟商沒有大量吃貨的動力,就沒有庫存壓力,自然也就杜絕了竄貨亂價。良性的自提訂單制度,形成良性的銷售循環。
加盟商年會,以培訓為主。譚木匠每年的加盟商年會,都會擬定一個主題,如“品牌源于細節”、“營銷從身邊做起”等,并請知名企業高層對加盟商開展培訓,開拓視野,提升經營素質和能力。當加盟商從心底認可了總部的認真態度,也就逐步認同企業的經營理念了。
評選優秀加盟商,彰顯榜樣作用。年會上,譚木匠將經營狀況良好、誠實守信的加盟商列為榜樣,讓其現身說法。加盟商對總部有疑義,但相信其他加盟商的話。而且,人都有好勝心,與優秀加盟商比一比的念頭,讓加盟商漸漸接受了總部的經營理念,思維方式也統一起來了。
獨特的內刊文化,培養加盟商的品牌自豪感。譚木匠的內刊內容包括:先進人物報道、督查情況通報、媒體對公司的報道、專賣店故事、合理化建議等內容。在內刊上,通過回顧公司歷史、展現輝煌業績、媒體關注等等,逐漸培養起加盟商的品牌自豪感。
店員也是親人
“要想店員善待你的顧客,必須善待你的店員”,譚木匠秉持“店員也是親人”理念,解決連鎖神經末梢問題。
1.培養店員的經營素質和能力。每名店員都必須參加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內容包括顧客至上的理念、銷售話術等基本經營知識,其后還將被派往優秀門店實習。同時,門店之間還有不定期的互換學習和溝通,督導也必須對店員業務能力進行培訓和指導。
2.開設合理化建議渠道,樹立店員主人翁精神。這種方法能迅速使員工認同總部的經營理念,但很多企業大多虛有其表,流于形式。譚木匠堅持不懈地實施合理化建議策略,僅2005年就收集2156條建議,采納、施行740條建議,提出者能獲得相應表彰和物質獎勵,在當月內刊上通報。
同時,譚木匠還通過“晶牌故事”等主題的征文比賽活動,吸引、鼓勵店員參與,進一步培養店員的主人翁精神和品牌自豪感。
3.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鼓勵創新,為店員提供好的職業前景。獎罰并用,才能培養店員的上進心。當意識到自己也可以有一個光明的職業前景時,她們非常珍惜這個機會,也是愿意努力的。
譚木匠的經驗并非管理模式如何先進,而是源于它能站在加盟商、員工的利益立場上思考,并將總部、加盟商、店員的價值觀有機統一起來,認真實在地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自然上下一心,全軍用命。而更多的特許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還將加盟商當作純粹的圈錢對象、銷售渠道,基于這個價值觀的政策、計劃,更像是盟主在自說自話,自娛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