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有兩個水果攤,一個用秤,一個用電子秤,攤主一個胖,一個瘦。胖子稱水果時,總是把秤兒打得高高的,說:“分量很足,不加你錢,下次再來。”瘦子什么也不說,顧客來了,任他們挑,挑好了,分量、價格全顯示在屏幕上。
總是聽到胖子在下面咋咋呼呼,而聽聲音,那個瘦子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但胖子的生意絕對比不上瘦子。
桃子上市的時候,瘦子的桃子早賣光了,胖子的桃子許多已經潰爛,上面有許多蒼蠅在飛。現在到了賣甘蔗的時候,更見分曉,每天瘦子的攤前有一大堆削下的甘蔗皮,而胖子呢,他的那些甘蔗總是售不出去,有幾枝已經風干了。
一直以為胖子的生意經要比瘦子好,憑他的口才、他的嗓門,都要比瘦子有優勢,而事實并非如此,我一直覺得是一個謎。
晚上,鄉下來的母親下樓買了橘子,我嘗了幾只,感覺很甜。我問母親是在哪個攤位上買的,母親說是在那個稍瘦些的人的攤上。
我問母親,為什么要到那個瘦子攤上買?母親說那個胖子太熱情,人未近身,就說給優惠,這叫“人來瘋”,那話可不能當真。還有那個胖子用的是秤,黑燈瞎火的看不清秤花,而那個瘦子挺老實的,用的是電子秤,肯定要比那個胖子公平。
也許他們之間的差別就在這里,有些商人具備別人擁有的條件,經營起來卻天地懸殊,取勝的即是“人道”。“人道”是潤物無聲的,細微的,還有可能是不被人認知的,沒有悟性的當局者百思也不得其解。生意場上的“人道”即細節,而細節有時候往往要比整體更重要。(摘自《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