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它不僅適用于發達地區的企業,也適用于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民營企業。但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及經濟發展現狀決定了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民營企業的管理形式不能簡單重復,而應將人本理論與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寓民族文化于企業人性化管理之中。基于此,筆者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湘西自治州)為例,展開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中小民營企業的人性化管理研究。這對完善人性化管理理論體系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人性化管理的實質及必要性
1、人性化管理的實質。人性化管理已成為西方經濟學中的主導管理理念。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口號,但相當一部分企業的人性化管理流于形式。人性化管理演變成人情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結果不是“無為而治”,而是“無為不治”。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性化管理?其實質又是什么呢?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管理的全過程中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把人的因素提升到主動性的位置,高度發揮人的能動因素。把人作為管理活動的核心,尊重人的本性,滿足人的合理需求,激發人的熱情,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創造性。
2、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①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高。人性化管理在手段上強調“柔性化”,給員工以尊重感、自主感。當他們受到尊重、鼓舞,喜歡自己的工作并全心全意地關注自己的工作時,往往工作更有激情。而當他們遭受冷遇,不被欣賞時,則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②人性化管理更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福特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1863—1947)在他那個時代,秉承科學管理的精髓,創建了強大的福特汽車王國。但到福特二世(亨利·福特的孫子)時,由于他獨斷專橫、忌賢妒能,使得福特汽車公司的一大批優秀管理者(如布里奇、麥克納馬拉等)陸續離開福特公司。由于人心浮動、人才外流,福特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最后只得把整個公司的經營權轉讓給了福特家族以外的人——專家菲利普·卡德威爾。相反,實行人性化管理的惠普公司則被評選為“2001年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之一,在眾多優秀企業中名列第七。福特汽車王國的衰敗,惠普公司的崛起,充分說明了人性化管理更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特別是像湘西自治州這樣的中小民營企業在沒有強大實力的情況下,實施人性化的企業管理,調動員工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是十分必要的。
湘西自治州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優勢
1、生產經營靈活,適應性強,易于管理。湘西自治州企業大部分是中小民營企業。2004年全部企業數為1584戶,其中私營企業(全部為中小企業)為1257戶,占全部企業數的79?郾36%。中小企業一方面具有填補性,適應若干產品市場銷路有限的小規模生產,彌補大型企業的空隙;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無須較大的資金額和技術力量便可開業,能及時為社會提供需要的產品,能很快發揮投資效益,為國家積累資金。同時,企業越小,管理越容易。
2、獨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湘西自治州是土家族、苗族等43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其中土家族占本地總人口的39?郾77%,苗族占用32?郾65%,二者總計共占本地總人口的70%還多。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尤為豐富。比如湘西自治州發展旅游業,就具有獨特的民俗風情,鳳凰、德夯就是湘西自治州充分利用地方民俗風情發展起來的典型例子。
3、國家的優惠政策。我國《中小企業促進法》明文規定:在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創辦的中小企業,在一定期限內減征、免征所得稅,實行稅收優惠。同時,湘西自治州也是湖南省唯一一個被納入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地級行政區域。這為湘西自治州中小企業的發展,為湘西自治州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湘西自治州中小民營企業的管理缺陷
1、缺乏戰略規劃。湘西自治州民營企業到目前為止,大致經歷了初創期、鼎盛期和穩定期三個階段。當走完了其短暫的“鼎盛期”后,隨之的是大批中小民營企業倒閉,特別是鄉鎮企業。湘西自治州中小民營企業為什么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呢?從企業自身講,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戰略管理。許多中小民營企業主在賺得第一桶金或小有成就后,就頭腦發熱,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殊不知,他們的這些“成功”是建立在偶然性和突發性的機遇基礎上的,正是由于這種偶然性和突發性,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從一開始就沒有一個完整的創辦企業的計劃。企業成立后又急于掙錢,更是無暇顧及那看似與眼前經營毫不相干的所謂企業戰略規劃。由此可見,企業管理的非戰略性、非科學性是導致湘西自治州大量中小民營企業衰敗的重要原因。
2、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據筆者從湘西自治州鄉鎮企業局了解到:湘西自治州大部分民營企業是家族制企業,且認為家族式管理是導致湘西自治州中小民營企業,特別是鄉鎮企業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不否認家族制企業的優點,諸如決策迅速、凝聚力強、激勵機制效果好等,但這些優勢往往只在企業的初創期顯得突出,而到企業的二次創業期,家族式管理的諸多弊端將會相繼暴露出來。初創期的優勢日趨消失,家族成員的知識、能力往往不能適應企業要求和競爭的需要。特別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私營企業家們已倍感對現代經營管理的不適應,迫切需要引進和補充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民族地區中小民營企業的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尊重人、發展人。企業人性化管理包括內部人性化與外部人性化,內部人性化是指在企業內部實行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而外部人性化是指企業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如保護環境、捐助社會、擴大就業等。民族地區中小民營企業實施人性化管理應該理論結合實踐;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克服管理上的缺陷;做到企業管理的全面人性化。
1、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克服管理上的缺陷。①注重地方民族文化。如,苗族人民非常注重禮儀,酷愛自由,追求平等,企業應尊重他們的習俗,給予其充分的自由空間,發揚民主作風,而不應該采取壓制的管理方式。再譬如,苗族人民有許多禁忌:忌在家里和夜里打口哨,忌踩三腳架等等,企業必須尊重他們的禁忌,而不能認為這是迷信。②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及優勢。近年來,湘西老爹公司采取“公司+大學+協會+農戶”模式,在湘西自治州推進全國光彩事業重點項目——湘西獼猴桃產業化項目,帶動了一批農民脫貧致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老爹公司在充分利用本地資源方面做得相當出色。大學是知識、科技創新的殿堂,吉首大學正好為其提供了條件。本地農民是老爹公司生產原料的主要提供者。采取“公司+大學+協會+農戶”經營模式,既節約了產品開發與原料供應成本,又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為實現企業全面人性化管理創造了條件。③樹立長遠發展戰略,屏除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企業必須放眼未來,制定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戰略管理模式,屏除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只有這樣,我們的中小民營企業才有可能重振雄威,實現可持續發展。
2、企業管理的全面人性化。在企業實施人性化管理活動中,工作的重點應是企業管理的內部人性化,但也不能忽視企業管理的外部人性化。①企業管理的內部人性化。長期以來,人們頭腦中有這樣一種觀念:為民企做事,是給老板打工,自己是老板賺錢的機器。試想,員工在這樣的意識下做事,會主動積極嗎?他們的創造力能得到發揮嗎?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在企業內部實施人性化的管理,讓員工樹立主人翁意識,是改變人們頭腦中這種消極意識,調動員工生產積極性,發揮員工創造性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講就是要做到:真正尊重員工;鼓勵員工參與企業管理;幫助員工實現自我發展。②企業管理的外部人性化。企業管理的人性化除了要尊重和發展自己的員工外,還包括企業管理的外部人性化,如保護環境、擴大就業、捐助社會等。這方面是我們的許多企業往往容易忽視的地方,比如,花垣的眾多企業在這方面就做得很不夠,環境污染極為嚴重,以至讓花垣縣城成為了中國的“黑三角”地帶之一角(其他兩角是貴州的松桃、重慶的秀山)。保護環境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不可以犧牲環境的沉重代價來換取那微不足道的利潤??沙掷m發展是實現企業人性化發展的最佳途徑。
可見,企業管理人性化既不是單一的內部人性化,也不是純粹的脫離內部人性化的外部人性化,而是以內部人性化為核心,并與外部人性化相結合的全面的人性化。
(作者單位:吉首市規劃局吉首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