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處在無聲源的環境中,自覺耳內有一種高頻聲音,此即為人們常說的老年人耳鳴。耳鳴多為高頻,如蟬鳴、蚊叫、鈴聲等。在耳鳴時,外界如有聲音,耳鳴可被掩蓋而減輕。反之,在安靜環境中耳鳴的感覺會加重。耳鳴常在患有耳科、神經科、內科及外科疾病患者中出現,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種癥狀,也是聽覺系統功能失調的一種反應。
絕大多數耳鳴為耳源性,如外耳、中耳、內耳及聽覺中樞的障礙時出現耳鳴。少數為全身性疾病引起,如血管、內分泌、腎臟疾病等。耳鳴可單獨存在,也可與耳聾、眩暈伴發。耳鳴與精神失常的幻聽不同,兩者應區別開來。各種耳病和某些慢性疾病皆可引發耳鳴,但發生耳鳴的機制還不十分清楚。除某些器質性病理改變外,精神、心理因素也可成為引發耳鳴,并可能使癥狀加重;耳鳴也會引起煩躁、苦惱、睡眠障礙等精神癥狀。老年人耳鳴發病率較高,且隨年齡增高而增高。
根據病變發生的部位,耳鳴可分為末梢性耳鳴和中樞性耳鳴兩種。末梢性耳鳴如為單側,多為局部原因引起;如為雙側則常為全身性原因引起。中樞性耳鳴常見于老年腦動脈硬化患者。單側耳鳴可能是內聽道或橋小腦角腫瘤,此時常伴有聽覺障礙。因此,一旦出現耳鳴癥狀,要對耳神經系統進行系統檢查,以明確診斷。
部分老年人患耳鳴的時間較長,有些人從青、壯年開始耳鳴而延續到老年。這些患者常有外傷,使用過耳毒性藥物,并有病毒感染、神經官能癥等病史。另一部分耳鳴患者到老年期才出現癥狀,大多有并存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低血壓、腦動脈硬化、貧血、糖尿病、顱內腫瘤,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及神經官能癥等。此外因精神緊張、腦力疲勞而發生耳鳴者為數也不少。耳鳴的程度因人而異,有的為間歇性,有的為持續性。
耳鳴的治療目前仍是個難題。真正求得有效的治療應找到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才能奏效。病因未明者,一般采用對癥治療,雖也取得一定效果,但往往不能鞏固,嚴重的耳鳴病人,須進行耳及全身檢查以排除器質性疾病。要對患者多加解釋以減輕思想負擔,消除緊張情緒。在此基礎上再適當地應用能改善微循環及內耳組織能量代謝藥物和鎮靜藥物治療,可獲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