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個王朔的訪談,他說自己“40歲前沒愛過人,有了女兒,才知道愛一個人是什么感覺。心里想一個人,惦記一個人,為她流眼淚。牽腸掛肚,心疼到家了”。這種飽含深情的語言,從王朔的嘴里說出來,可謂是肉麻到家了。對于女兒的疼愛,已經(jīng)把他變成了一位席慕容式的抒情詩人。
成龍的《寶貝計劃》,講述的也是三個竊賊被一個可愛的寶寶改變了人生。其中,成龍飾演的人字拖身手不凡,可惜用錯地方,當上了盜賊。他沒有人生目標,終日沉迷賭博,與家人疏離。寶寶是人字拖、包租公和百達通組成的“爆竊三人組”偷回來的搖錢樹,原本偷來只是轉(zhuǎn)手交給黑幫老大,豈料,包租公因小事被捕入獄,寶寶被迫留在人字拖家中,從此人字拖和百達通的生活便給弄得天翻地覆,他們開始學(xué)著照顧寶寶,逗他開心,而天真可愛的寶寶,也在不知不覺中,溫暖了他們的心靈。他們在和寶寶相處的過程中,漸漸被喚醒內(nèi)心的良知,并決定開始全新的生活。
據(jù)聞,這部影片在內(nèi)地贏得了9 000萬的高票房,是香港娛樂電影2006年的一次大豐收。我想,它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不在于成龍大哥的功夫技巧,也不在于諸多大牌明星甘當\"綠葉\"的鼎力加盟,而在于那個千挑萬選出來的可愛寶寶。他的表情、動作,每一個都是討人喜歡、值得玩味的。寶寶的生動演出,讓每一個人的心里變得柔軟。也令我們相信,無論是竊賊也好,賭徒也好,任何一個生活在陰暗中的人,都會從寶寶的微笑里看到陽光。回顧影史,每一部由嬰兒作主角的電影,都無一例外的得到了高票房。比如《小鬼當街》、《三個奶爸一個娃》等。可見,可愛的嬰兒有著無比強大的感召力,勝過英雄美人。
我們也從這部影片里,看到了養(yǎng)育寶貝的辛苦。粗枝大葉的人字拖和百達通,學(xué)會了每四個小時給寶寶喂一次牛奶,每天中午給寶寶喝鮮榨果汁,定期給寶寶吃蔬菜泥,以至于被人說成是“婆婆媽媽”。不過,搭配嬰兒食物,的確需要格外用心才行。4至6個月大的寶寶,不僅要喝奶,而且已經(jīng)開始嘗試吃東西。先是要學(xué)會吃米粉,然后吃蔬菜泥、水果泥。雞蛋黃應(yīng)在學(xué)會了吃蔬菜和水果之后開始加,從1/4個開始,漸次增加到1/3、1/2個,最后到一個。可以嘗試的食品有:營養(yǎng)米粉、胡蘿卜、南瓜、蛋黃、蘋果、香蕉等,逐漸從流質(zhì)、半流質(zhì)食品過渡到泥糊狀食品。
有人說,每一個孩子的身后都有一位守護天使。電影里面的幸福寶寶,可能就是在天使的保護之下,才能一次次地化險為夷。此時,我突然想到了一些沒有這么幸運的寶寶,他們因為吃了沒有營養(yǎng)的奶粉,而早早地夭折了。也許那時,他們背后的守護天使睡著了。
我不知道事實是否真的像王朔所說的,只有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才明白什么是愛。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在那時,才能體會到愛也可以很無私。王菲和李亞鵬夫婦,因為看到自己孩子為疾病所苦,所以成立了“嫣然天使”基金,來幫助那些和自己的孩子有著同樣痛苦的孩子們。這也算是一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吧。但愿孩子們的背后,真的有守護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