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巧“脫衣”
番茄去皮 在番茄的底部用指甲劃出一個“十”字,再把番茄放在開水中燙一下,取出后立刻浸到冷水里使它迅速冷卻,然后從劃“十”字的地方剝起,就很容易把外皮除去。
毛豆剝皮 先把洗干凈的毛豆莢放進鍋里煮開,蓋上鍋蓋燜一會兒,然后將豆莢倒入冷水中。此時只需用手輕輕一擠豆莢,毛豆就會自己一粒粒地彈出來。
土豆削皮 如果是新鮮土豆,表皮會比較薄,可以在土豆上淋水,一邊用洗蔬菜專用的鋼絲球在土豆表面輕擦,很快就可以擦去土豆皮。如果土豆已經不太新鮮,可以把土豆放在熱水中浸泡一會兒,等到土豆表面熟了,再放到冷水中浸泡一會兒,這樣處理過的土豆很容易用削皮工具削掉皮。
橙子剝皮 把橙子放在桌面上,用手掌壓住,均勻用力來回揉搓一會兒,直到表皮變軟,橙子就會像橘子一樣容易剝皮。
核桃取仁 將核桃放在蒸鍋里用大火蒸幾分鐘,然后立即浸入冷水中冷卻,取出后你會發現,核桃殼表面出現了一條條裂紋,只要沿著這些裂紋把殼掰開,就能取出完整的核桃仁了。(徐廣華)
冬天怎樣
吃羊肉才科學
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 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筍等。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做羊肉的時候,調料的搭配作用也不可忽視。最好放點不去皮的生姜,因為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祛風的作用,與羊肉同食還能去掉膻味。烹調羊肉時應少用辣椒、胡椒、丁香、小茴香等溫辛燥熱的調味品;還可以放點蓮子心,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很多人不喜歡聞羊肉中的膻氣。要想掩蓋這種膻味,不妨放點孜然。孜然的氣味芳香而濃烈,適宜羊肉烹制,能起到理氣、開胃、祛風的作用。
煮掛面用慢火
有人認為掛面含水分少,又干硬,必須用旺火才能煮熟煮透。其實,用旺火卻很難把掛面煮好,還往往會出現“硬心”、“夾生”,這是因為掛面很干硬,如果用旺火猛煮,會使外層驟然形成一層膜,阻止了熱水向里層滲透,大量的熱不能進入面中而更加速了水的沸騰,掛面隨著沸騰上下翻滾相互沖撞摩擦,又把外面的淀粉糊化,使湯變稠,進一步影響了水的傳熱能力。所以,在煮掛面時,一要多加些水,因為掛面還有個“漲發”過程,要吸收一些水分,二要注意用慢火,使熱量隨著水分由外到里,逐層進去,這樣才能把掛面煮透煮熟。(葉成偉)
每天喝茶別超過5克
茶中含有咖啡堿、茶堿和鞣酸,喝得過多會引起極度興奮,影響睡眠,并能使心跳加快,產生尿頻,還能凝固食物蛋白,妨礙食物消化吸收。而且茶葉中所含有的氟等微量元素比其他食品高出數倍,攝入過多會出現牙齒變黃、變黑,甚至有可能出現四肢和脊柱疼痛、關節變形等氟骨癥。因此,每天喝茶最好不要超過5克。
飲水機巧除垢
家里的飲水機用一段時間之后,機內就會積累一層極薄的、卻又難以清除的污垢。用化學藥物洗滌,擔心會對身體健康不利。這時,我們不妨嘗試一下“檸檬除垢法”。 其方法是:到市場買一個檸檬,將它切成薄片,然后放置在鍋里煮沸。在飲水機更換新水桶之前,用那些煮沸過的檸檬汁清洗飲水機,不僅能夠清除那些可惡的污垢,而且還會留下淡淡的檸檬清香。
多吃海帶能御寒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而海帶正是人類攝取鈣、鐵的寶庫,所以冬天吃海帶對兒童、婦女和老年人均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此外,海帶含碘豐富,而碘能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
如何保存生姜
1.可將生姜洗干凈,用塑料袋包好,放入冰箱冷凍室內,隨取隨用。
2.新鮮生姜買來后不要洗,用報紙包好,放在較涼爽通風的房間地上,可保證1至2個月不變質。
3.將生姜埋在食鹽罐里,可防止水分散失,保鮮較長時間。
4.取干燥沙土放入空花盆或壇子中,將鮮姜埋在里面,一層生姜一層沙子,可以保持生姜新鮮不變質。
手脫皮吃點胡蘿卜
由營養缺乏引起的手腳脫皮一般與缺乏維生素A有一定的關系。維生素A屬于脂溶性維生素,對皮膚的表層有保護作用,如果缺乏的話,就會引起皮膚干燥和脫皮等現象。
為了防止手脫皮,手要保持干凈,盡量少沾水,洗手最好用熱水;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動物肝臟、蛋黃、牛奶、奶酪、魚類、貝類等。這些食物中的胡蘿卜素可在體內轉變為維生素A,平時不妨多吃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每天洗手后要涂抹護手霜,也可以用維生素E丸擦在手上,一邊抹一邊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