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石屹簡介: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lián)席總裁。1987年起開始在深圳和海南開始房地產開發(fā)生涯;1995年與妻子張欣女士共同創(chuàng)立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時代周刊》曾這樣報道潘石屹,“房地產商潘石屹給中國一貫單調的公寓和寫字樓帶來了明快的色彩。”
前瞻觀點:
中小型房地產公司才是房屋降價的主力軍,是推動房價走低的主要力量,隨著房地產行業(yè)的門檻一步步提高,中小型房地產開發(fā)商在一步步萎縮,2007年更是如此,這并不利于房價的回落。
2006年影響力:
2006年SOHO中國入選《財富》雜志中文版評選出的“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全明星榜。到2006年底,SOHO中國在售的三個項目建外SOHO、SOHO尚都、朝外SOHO在2006年共完成銷售額39.3億,創(chuàng)SOHO中國歷年銷售記錄。
房價是這幾年越來越受社會關注的話題,進入2007年更是如此,這個話題變得格外敏感。許多房地產同行一見這樣的話題都躲避開不談,我也是如此。
我的態(tài)度是非常看好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北京和全國的房地產市場與中國的經濟形勢一樣,我都非常看好。四年來,我一直與一些持有悲觀觀點的朋友們辯論,甚至爭吵。慶幸的是還沒有發(fā)展到人身攻擊的地步,感謝這些朋友們的寬容和理解,同時,在爭論中我也從這些朋友的身上學到了不少知識。當然,在這樣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xiàn)不協(xié)調的問題,但這些都是發(fā)展中的問題,成長的問題。大家獻計獻策,不斷地提醒,就不會犯大的錯誤,也能避免走更遠的彎路。
但全國房地產的發(fā)展到現(xiàn)在為止其實是很不平衡的,解決住房問題,政府應該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經濟適用房的供應和銷售政策的嚴格執(zhí)行上,不能輕易地把政府補貼了多少年的經濟適用房又通過上市轉化為商品房,對市場經濟來說,這種做法也是極為不公平的,不要讓那些不該買經濟適用房的人購買經濟適用房,占到不該占的便宜,從而真正通過經濟適用房和廉租屋的手段來解決困難戶的住房。還要把權利和責任同時下放給政府最基層組織,因為全中國各地的情況千差萬別,很難用統(tǒng)一模式去解決問題。
西方發(fā)達國家以及許多城市在發(fā)展過程中有許多失敗的經驗教訓。在目前房價上漲的壓力下,政府要特別小心,不要犯別的城市和國家在房屋建設中犯的錯誤。
否則,如果只是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而建設出一個沒有效率,而且社會問題成堆的城市,后果是很可怕的,這些可怕的后果將會在未來漸漸顯現(xiàn)出來,進而影響我們的城市和我們的生活。
最近一些部門的政策導致進入房地產行業(yè)的門檻在一步步提高。從2006年以來,一大部分中、小型房地產開發(fā)商因為資金緊張、進入門檻高而一步步在萎縮,這些中小型房地產發(fā)展商在市場上的供應量越來越少,2007年更是如此,這并不利于房價的回落,這些市場上的中小公司才真正是市場上房屋降價的主力軍,是推動房價走低的主要力量,他們沒有品牌,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只能靠打價格戰(zhàn)或用低于同行的價格在市場上傾銷。那些有品牌,有實力的開發(fā)商是不會輕易打價格戰(zhàn)的。
另一條政策就是清算從1994年1月1日以來的土地增值稅,這也會使許多沒有預提和預交土地增值稅的中小型房地產公司和發(fā)展商,在未來幾年的時間里慢慢消亡。這些舉措實際上都會影響市場上房屋的供應量,因為生產的廠家都不存在了,產品就更加無法制造出來,沒有房地產開發(fā)商,房子的市場供應量自然就會減少。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成功營銷網站:www.marketingchina.com.cn
歡迎訂閱《成功營銷》雜志!
訂閱電話:010—856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