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整棟大樓漆黑一團,只有張老師的房間還亮著燈”可以表示為“N1VP1,只有N2VP2”,我們稱之為“句式Ⅰ”。其中,N1與N2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且N1的數量等級遠大于N2;VP1與VP2在語義上相反或相對。“除了張老師的房間還亮著燈,整棟大樓漆黑一團”可以表示為“除了N2VP2,N1VP1”,我們稱之為“句式Ⅱ”。N1與N2是部分與部分的關系,但N1的數量等級遠大于N2;VP1與VP2在語義上貌似相反或相對,實則指向相同。兩種句式存在變體。對于這兩種句式,彭少峰(1990),邢福義(1991),王嚴根(1997),張炎蓀、張宏梁(2005)等分別討論過,但他們沒有將句式Ⅰ和句式Ⅱ進行對比分析。本文將兩種句式放在一起對比分析。
一、語表
(一)語表形式指顯露在外的可見形式。在句式Ⅰ中,前分句N1VP1肯定或否定整體的某種情況或性質,后分句“只有N2VP2”卻否定或肯定其中部分的情況或性質。如 :
(1)整棟大樓漆黑一團,只有張老師的房間還亮著燈。
“整棟大樓漆黑一團”即“整棟大樓沒有燈亮”,是SEP,后分句又說“有張老師的房間的燈還亮著”,是SIP。從語表上看,前后分句在邏輯方陣中構成一對矛盾關系,不能同時為真。句式Ⅰ違反形式邏輯的矛盾律。言語行為違反矛盾律分兩種情況,一是無意的,二是有意的。在交際中發話人無意中違背矛盾律,甚至自己也沒有覺察出來,這樣的語句犯自相矛盾的錯誤,屬病句之列,是不能接受的;但在言語交際中,我們為了求得突出特殊方面的效果,有時故意違反“矛盾律”,而這種“病句”在經過長期的使用之后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典型的例子便是語言學上的舛互格。運用舛互辭格,可以把語意重點更好地集中到特殊點上,使之更加鮮明突出。按王德春主編的《修辭學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5)的解釋,舛互修辭格的表達特征是:全部肯定+部分否定;全部否定+部分肯定。肯定是為了強調否定,否定是為了強調肯定。句式Ⅰ使用了“舛互”修辭格。例(1)的前半句在語意上否定了“整棟大樓有燈亮”,后半句又承認“張老師的房間的燈還亮著”,故意違反矛盾律,使整句話的語意焦點落在后半句上。
(二)從語表看句式Ⅱ,N2被排除于N1的,N1和N2是部分與部分的關系。如:
(2)除了張老師的房間還亮著燈,整棟大樓漆黑一團。
“張老師的房間”被排除于“整棟大樓”之外,狀語成分是SIP,主句是SOP。從語表看,兩者在邏輯方陣中構成反對關系,狀語成分表示的判斷與主句表示的判斷可以同時為真。既然“張老師的房間”是被排除于“整棟大樓”,那么“整棟大樓”不是全稱量項,不具備“全部否定+部分肯定”的形式特征,因此不是舛互格,而是另一種新的辭格,叫“留一”。所謂“留一”,就是在語言使用過程中,故意把整體中的某一部分或虛擬的一部分劃出來,作為事物相反的一面,從而使語言產生出生動、特殊的表達效果。例如:
(3)俄羅斯的石油儲量占世界的30%,除了中東阿拉伯地區,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難以與之相比。(《人民日報》1995)
中東阿拉伯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區,俄羅斯無法與之相比。“中東阿拉伯地區”固然屬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作者故意把它從整體中劃出來,說“除了中東阿拉伯地區(能與之相比)”,實則欲說明俄羅斯的石油儲量僅次于中東阿拉伯地區,從而突出俄羅斯的石油儲量之大。
二、語里
語里意義是隱含在內的不可見的關系和內容,如結構關系、成分之間的關系、特征意義等。在句式Ⅰ中,“只有”是詞組。“只”是副詞,表示除此以外沒有別的;“有”是動詞,表特殊情況的存在。詞組“只有”連接兩個分句。從語里意義看,句式Ⅰ的分句是從主句分裂出來的,復位后是“N1只有N2VP2,其余VP1”,如例(1)復位后是 “整棟大樓只有張老師的房間還亮著燈,其余漆黑一團”,肯定特殊情況的存在,否定其余大部分。在句式Ⅱ里,“除了”是介詞,跟名、動、形、小句組合,后面可加“外、以外、之外、而外”,作狀語,表排除。表除此之外的其余部分情況的是主句。在句式Ⅱ中,狀語被單獨抽出,成為獨立的小分句。將狀語復位,句式Ⅱ其實是“N1除了N2VP2,其余VP1”。例(2)復位后是“整棟大樓除了張老師的房間還亮著燈,其余漆黑一團”,先肯定特殊情況的存在,再否定其余大部分。可見,兩個句式反映了一個相同的客觀事實,兩種句式句義所指是一致的。句式Ⅰ正是因為在語里意義上沒有是非舛錯,所以才能被大眾認可,得以流傳。
三、語值
語值指語用價值,有時指修辭值,即特定格式有其特定的修辭效果,有時指語境值,即不同句式有適應不同語境的價值。句式Ⅰ故意違背“矛盾律”,使用“舛互”修辭格,通過肯定或否定整體,否定部分或肯定部分,達到突出部分的效果。從認知上說,把整體作為背景(ground),把部分作為圖形(figure),將表意重點放在部分這個特殊點上,使部分與整體形成鮮明的對比。例(1)用周圍的濃黑來襯托張老師的房間的明亮,從而刻畫出張老師的房間與眾不同。句式Ⅱ則用“除”字把特殊情況忽略不計,剔除“圖形”,重在說明背景的情況。例(2)用張老師的房間的光亮來反襯周圍的濃黑。它使用的是“留一”修辭格。另外,舛互格應盡量使用模糊語言,多用于口語和文藝語體,如不說“全班同學都看電影去了,只有小王留在教室里做作業”,盡量說“同學們都看電影去了,只有小王留在教室里做作業”。因為“同學們”可以不包括“小王”,所以更易于被人們接受。而句式Ⅱ則多用于科技語體和評論等需要精確計量的語境,如“這個人除了好喝點酒,什么壞心都沒有,也不是那種干過壞事的人”。從語用價值來說,兩種句式不等值。
在“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么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老舍《草原》)這樣的句子中,“除了……”作后置狀語,可以還原,此種類型屬于句式Ⅱ,使用的是“留一”辭格。
四、舛互與留一的區分
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發現,舛互與留一的主要區別是:①舛互格符合“全部肯定+部分否定;全部否定+部分肯定”的特征,留一格不具備這一特征;②舛互格的N1與N2一定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N2被包含在N1中;留一格的N1與N2表面上看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實際上由于語境的作用,N2被排除在N1之外。比如例(2),由于“除了”的語義作用,張老師的房間便被排除在整棟大樓之外了。這個“排除”既可以是客觀上的,也可以是意念上的。即使在某些使用“只有”等表示存在的情況下,也應該歸為“留一”。例如:
(4)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小學語文課本《誠實的孩子》)
(5)三百來戶都歡天喜地,只有老王太太跟他倆口子,沒有挑到好牲口……(周立波《分馬》)
(6)歌德說:“曼佐尼什么都不差,差的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個很優秀的人,也不知道作為詩人他應享有的權力”。(朱光潛譯《歌德談話錄》第114頁)
例(4)中,“列寧”是不被包括在“表兄弟姐妹”中的,這從詞義可以看出。例(5)中,“三百來戶”沒有包括老王兩口子,因為沒有挑到好牲口自然不會高興,這可以根據常識得知。例(6)中,差的內容在歌德的意念中是他要肯定和贊美的內容,與前分句的語義指向一致,所以“他不知道自己是個很優秀的人,也不知道作為詩人他應享有的權力”不被包括在“什么”之內,這從句義可以得知。所以,N1與N2是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要通過語境和交際意圖來確定,有一定的靈活性。舛互格的確定依賴于語表形式。對于那些在語里意義上沒有是非舛錯,而在語表上違反形式邏輯矛盾律的句子,應歸為舛互格,如例(1)。
參考文獻:
[1]金岳霖.形式邏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彭少峰.這種句子不能看做自相矛盾[J].邏輯與語言學習,1990,(2).
[3]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4]王嚴根.“舛互”辭格的邏輯基礎[J].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 1997,(4).
[5]邢福義.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6]邢福義.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小三角”和“三個平面”[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社哲版),1994,(2):97-103.
[7]張炎蓀 張宏梁.一種新的漢語辭格:留一[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韋其標,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