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狂”,《新華詞典》(修訂版)給出了四個義項:
①發瘋;精神失常。例:發狂。②狂妄。例:狂言。③縱情地、無拘無束地。例:狂歡。④猛烈。例:狂風暴雨。
在現今張揚個性的網絡時代,“狂”更多地表示“不計后果”、“毫無保留”的意思。與其他許多詞綴不同,“狂”在和其他成分搭配使用時既可能出現在其他詞的前面,也可能出現在其他詞的后面。我們把這兩種用法分別表示為“狂X”和“X狂”。
“狂X”首先表示的是一種不計后果的行為,常見的有狂扁、狂吃、狂聽、狂發短信、狂購物、狂讀書、狂玩、狂買書、狂升級等。比如“狂購物”,狂購物的人一般都沒有想過買那么多東西有什么用。要的是一種感覺,這是“狂X”的人的普遍心理。還有“狂扁”,有上網經驗的人都知道,在網上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招致別人的一陣“狂扁”。
“狂X”還表示一種毫無保留的行為,包括狂愛、狂吐、狂薦、狂降等。比如報紙和網絡上經常出現這樣的標題:
“讓人目瞪口呆——索尼40寸液晶狂降5000”。
商家在宣布某件商品“狂降價”的時候,最希望別人相信自己已經是賠本賺吆喝,實實在在的毫無保留。有時候這種“狂X”前面還會出現“賠本”“吐血”之類的夸張字眼。如網上經常出現這樣的帖子:
“讓內存巨幅增值的優秀軟件,吐血狂薦。”
另外一種“狂X”包括狂搞笑、狂郁悶、狂汗、狂悲、狂喜等,這時的“狂”已經變成一個單純的程度副詞,表示到了某種無以復加的程度。比如北岳文藝出版社的小說《小妮子帥氣新作:G小調進行曲》中就有“狂郁悶的一天”這樣的標題。
和“狂X”表示行為不同,“X狂”往往表示一個名詞個體,并且特指一類人。這種人往往對某種物件非常喜愛,達到如癡如狂的地步,比如游戲狂、車狂、電腦狂、工作狂、超女狂、色情狂、美食狂、網狂等就屬于這類人。最有名的“X狂”當數我們平常所說的“工作狂”,日本富士電視臺曾經制作過一部名叫《工作狂》的動畫片,日本漫畫家安野夢洋子也以“工作狂”為題材出版過一系列漫畫集。
有些“X狂”癡迷的則是某種行為,這樣的“X狂”包括購物狂、偏執狂、變態狂、殺人狂、破壞狂、偷窺狂、自戀狂、拜物狂、施虐狂、受虐狂、收藏狂、考研狂、求職狂、戀愛狂、囤積狂、暴露狂等。有趣的是,這種“X狂”的“X”和“狂”如果調換一下位置,就變成了前面所說的“狂X”行為了。
(龍海平,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外事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