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罰單”
1998年初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召開了一次重要的倫理學會議。當專家們依照慣例征詢聽眾們所關心的問題時,他們吃驚地發現,聽眾們不約而同地都對微軟公司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令這些經驗豐富的倫理學專家感到十分棘手。其實這個問題本身非常簡單:微軟公司遵循了道德規范嗎?由于專家們無法就該問題達成一致,因此他們決定由來自于企業界和學術界的聽眾投票進行表決。出人意料的是,投票結果為五五開。與專家們的分歧一樣,幾乎都有一半的聽眾支持或者反對微軟公司的道德規范性。自從這次會議之后,微軟公司的社會聲望受到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眾所周知,微軟公司是一個全球聞名的IT企業。從積極面來說,微軟公司為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以及慈善事業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從另一方面看,它又不斷受到政府部門的調查。微軟與政府部門的關系經常成為開玩笑的話題。2006年11月1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技術創新博物館接受詹姆斯·摩根全球慈善家獎的頒獎晚會上,比爾·蓋茨就自嘲地說:“我和政府總是打麻煩,甚至還收到不少超速駕駛的罰單。”
微軟的故事反映出人們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日益關注。根據社會責任協會的界定,企業社會責任是指經營活動符合或超出倫理、環境、商業和公共預期的標準。也就是說,一個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應當承諾其企業行為符合倫理標準,并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盡可能地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員工家庭生活質量,促進當地和社會發展。
以前,人們關注的是企業的法律義務和法律責任。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法律責任并不能涵蓋社會對企業的所有期望行為。尤其是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不斷涌現之后,法律應付不了企業可能面對的所有話題,法律也開始感到力所不及。
“流氓軟件”風波
以2006年最熱的詞匯之一“流氓軟件”為例。據中國互聯網協會介紹,所謂“流氓軟件”,主要是指未經用戶許可,就被強制安裝進用戶電腦的各類程序。這些程序不僅可以強制用戶接受廣告,未經用戶許可便卸載用戶電腦上的軟件,甚至還能夠監測用戶的上網行為或者惡意收集用戶信息。
某些商業公司就通過制作流氓軟件,采用打擦邊球的方法來進行“流氓營銷”。近期不少MSN用戶的賬號被人惡意冒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某交友網站通過惡意添加MSN用戶為好友,當用戶登錄該網站后,該網站即要求注冊者提交MSN賬號和密碼。網站獲取到MSN用戶賬號和密碼后,通過“機器人”軟件,自動登錄該用戶MSN獲取該用戶的地址簿信息,進而向地址簿中的用戶發送廣告,所發的廣告郵件內容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在推薦某交友網站。該交友網站在獲取MSN用戶的賬戶和密碼信息時,刻意規避了一些法律風險。比如,用戶往往不會認真閱讀網站的注冊協議,便直接選擇同意接受,但協議條款里就含有網站免責的一些條款。比如其中“注冊須知”第5條的內容為:“本網站不承擔因會員注冊的個人信息、上傳的照片而引發的糾紛與責任(包含連帶責任)。”流氓軟件讓用戶真是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已經成為野廣告之類的代名詞了。
流氓軟件之所以流氓,是因為流氓行為背后的廣告等利益。某些流氓軟件侵入電腦的數量可以超過2000萬臺,最少也能達到100萬臺左右。借助于流氓軟件,企業向用戶發送廣告并從中獲利。有很多流氓軟件已經利用許多病毒技術來操控用戶電腦,用戶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這些公司賺錢的工具。
流氓軟件3721上網助手的始作俑者,被稱為“流氓軟件之父”的周鴻袆表示:“我一直有一種情結,雖然當年3721從未做過彈出廣告、間諜軟件和廣告軟件等傷害用戶利益的行為,但是,我開創了插件推廣這種方式,實際上是打開了流氓軟件的‘潘多拉的盒子’,我覺得我有責任去關上這個‘盒子’。”
當需要在獲取利益和遵循道德兩者之間進行選擇時,許多網絡公司選擇了前者。而且,隨著無線網絡的發展,無線網絡領域的道德規范問題也顯得日益突出。
貝納通服裝上的“芯片”
無線電頻率識別芯片(RFID)是一個非常小的傳導器,它可以用于在一段距離內對物體進行識別和跟蹤。它們通常被用于倉庫中的物流工作。實際上,它們有時候被視為庫存跟蹤技術的發展方向。飛利浦半導體公司是生產RFID設備的主要廠商之一。2003年初,飛利浦公司開始向貝納通(Benetton)公司出售RFID產品。
Benetton公司的核心業務是服裝。其服裝具有很強的意大利風格。人們經常可以從它的“United Colors ofBenetton”和“Sisley”品牌,以及為十多歲孩子的“The Hip Site”牌和運動裝品牌“Playlife”和“Killer Loop”中看出它的服裝款式、設計和時尚。
2003年3月,飛利浦半導體公司發布公告,它將裝運1500個標簽給Benetton公司的Sisley品牌服裝生產線。根據該聲明,Benetton公司將把RFID芯片縫入領口標簽中,這樣可以跟蹤服裝的運輸情況。在運輸中,一個大盒子里裝有各種款式、顏色和尺寸的服裝,以前需要一件一件清點。而現在利用RFID技術的應用,Benetton公司的庫存系統可以更快、更容易跟蹤裝載情況。只要在商店里安裝上RFID閱讀器,店員就可以確認庫存中的服裝的每一種顏色和每種款式的尺寸。如果店員不小心把衣服放錯了位置,就會很快發現并進行更正。
RFID技術給Benetton公司帶來了許多好處,而不僅是使用上的方便。跟需要與物品直接進行接觸的條形碼掃描器不同,店員拿著RFID接收器就可以在短距離內對成箱的貨物進行掃描。因此,在掃描庫存貨物時,需要的人手就更少。該項技術還可以減少偷竊,這也為企業節省了不少錢。企業可以對RFID標簽編制一個報警程序以防止人們拿走服裝卻不付錢。同樣的,該項技術也可以減少商家在跳蚤市場或者其他地點銷售偷來的或者走私的服裝。零售商如果懷疑某件衣服可能是偷的,或者非法生產的,就可以利用標簽來查詢其原產地。
但是,美國的一個數據隱私保護組織——CASPIAN組織(消費者反對超市隱私侵犯和編號組織)提出了抗議。該組織是最早對飛利浦公司的公告進行反應的組織之一。在數天之內,它就宣稱它將反對Benetton公司在衣服標簽中植入芯片,并且呼吁立刻在全世界范圍內對Benetton公司進行抵制。CASPIAN組織的創始人和領導者,凱瑟萊恩·阿博瑞奇特是哈佛大學的博士生,也是消費者隱私保護的倡導者。她警告說,Benetton公司的芯片不僅可以用于向消費者發送未經許可的廣告。她說,“Benetton公司可以很容易地把顧客的姓名和信用卡信息與顧客運動衫上的序列號聯系起來。從根本上把這件運動衫‘注冊’為你的。然后,無論何時,只要你靠近一個RFID閱讀設備,這件運動衫就會向任何可以訪問數據庫的人透露出你的身份。所有這些你都不知情,也未經你的許可。”她猛烈地抨擊說,穿衣者無法覺察到這些設備。而且只要這些衣服還再被穿戴,它們就會保存顧客的個人信息。她還聲稱,這樣的芯片已經出現在Benetton公司的“Sisley”系列服裝的生產線中了。
其他一些評論人員也表示了關注。麥克·拉瑞德是一位來自名為“Venture Development”技術調查與咨詢公司的分析人士。他說,“企業越多地把RFID技術用于標簽中,那么就越有可能當某個營銷人員開車經過一間房子的時候,他會說‘看,這里都有些什么。有一個高清晰度數字電視,有位女士穿著Benetton公司的衣服’。”
迫于輿論的壓力,數周之后,Benetton公司決定采取一種新商品管理方法,而不再是RFID。但是這個故事反映了企業在利潤和倫理問題之間的艱難選擇。
由飛利浦公司和Benetton公司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倫理責任是社會規范的“軟約束”。企業的倫理責任包括滿足沒有寫入法律中的其他社會的期望。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有關勞動安全、污染控制、消費者保護、稅收等方面的立法,是社會對企業的最低道德要求,也是強制性的法律義務。如企業違反,就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與法律相比,道德是對企業行為更高要求的社會規范。國家可以把對企業的道德要求寫入企業法,但并不由此構成企業的法律責任。因此,如何保證企業遵循社會道德規范就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國際社會責任組織”于2001年12月12日發表了SA8000標準(社會責任8000標準)。SA8000問世以來,受到公眾極大的關注,并在企業界引起了重大反響。SA800是繼ISO9000、ISO14000之后出現的規范企業、組織、社會道德行為的一個重要的國際標準。如果說ISO9000標準針對的是產品的質量,ISO14000標準針對的是環境保護的話,那么SA8000標準關注的就是人的生存質量。目前,該標準已開始作為第三方認證的準則,在全球的工商領域和企業機構逐漸推廣、應用和實施。雖然目前它只涉及人身權益以及與健康、安全、社會平等內容,但隨著對其不斷修訂和完善,該標準最終可能發展成為一個覆蓋道德、社會和環境等范圍廣泛的標準,并將成為像ISO標準一樣的真正國際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