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過足球的人都知道。下半場比上半場難踢。因為。體力下降,腿腳不聽使喚。但難踢不等于踢不好,在德國世界杯上.就有不少精彩的下半場。比如,四分之一決賽法國隊送巴西隊回家,德國隊更是在落后的情況下,下半場由克洛澤頭球扳平,繼而淘汰阿根廷的。
著名聲樂大師周小燕教授,在上海市慶祝建黨85周年盛會上有感而發:“我今年已90歲了,但還在看‘世界杯’。我剛踢完‘上半場’。我還要踢好‘下半場’!”從藝已70年的周小燕,如何在90歲的高齡再來踢好“下半場”呢?她的回答更是振聾發聵:“堅持自主創新,繼續用心培養能躋身國際舞臺的優秀聲樂人才。”
人生猶如一場足球賽。如果以60歲畫線,60歲以前是“上半場”,60歲退休后,應是“下半場”。民諺云:“80不稀奇,90多來兮,百歲笑瞇瞇,70還是小弟弟,60睡在搖籃里。”如此看來,60歲退休,才剛剛是“下半場”比賽的開始,切不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下半場”比賽還沒分出勝負呢!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許多知名人士都是在高齡取得巨大成就的,比如齊白石的衰年變法、巴金晚年的《隨想錄》、季羨林的許多研究成果,都是“下半場”的神來之筆。如果他們讓大腦和手腳閑下來,對“下半場”比賽叫停.我們還會見到這樣寶貴的精神財富嗎?
普通人的“下半場”照樣熠熠生輝,比如認真讀些書,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
當然,老年人的“下半場”也比“上半場”難踢,年老體弱,精力不濟,有的還有這樣那樣的生活困難,但只要堅定樂觀,活到老學到老,站好位傳好球,像周小燕一樣90歲不言老,就能煥發第二青春,踢好人生“下半場”。
(編輯 方舟)